布萊恩年度回顧 2017試駕車款TOP10(進口篇)
延續上一篇的國產篇,相較於國產車,其實2017年的進口新車不只數量頗多,更是來勢洶洶。為了不要有遺珠之憾,在進口篇部分特別來分享布萊恩自己去年試駕進口新車的TOP8,提供車友們參考。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售價:95.9~116.9萬
之前布萊恩曾說過自己在2018年要買一台新車,在有限的預算下(布萊恩除了有房貸還準備要養小孩,沒有太多錢可以買夢想車款),ECLIPSE CROSS原本是購車選項之ㄧ,但無奈心中所屬的S-AWC旗艦型價錢太高,只能暫時放棄。
對布萊恩而言,ECLIPSE CROSS這台車的精華就在於S-AWC旗艦型車款,除了配備齊全外,還多了Mitsubishi最知名的S-AWC (Super All-Wheel Control)全時四輪控制系統,除了提升行路安全外,即便是輕微的Off Road也難不倒這台車。
更讓人滿意的是,這台跨界休旅有不俗的軸距表現,所以不論是後座或後車廂都有優異的空間表現,搭配上Euro NCAP五顆星的安全評價,載家人絕對安心無虞。首度導入台灣市場的1.5升直列4缸汽油渦輪引擎,可提供最大馬力163匹、最大扭力25.5公斤米,乍看之下或許不算亮眼,但實際開起來卻頗為暢快,搭配不輸德系休旅的底盤設定,越想就越應該加碼預算買下這台車。
延伸閱讀:日蝕現身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S-AWC旗艦型試駕
TOYOTA C-HR
售價:89.9~107.9萬
提到C-HR,布萊恩想先提幾個較為失望的事情,首先就是完全與帥氣車型不搭的輪圈配置,另外就是少了TSS主動式安全防護系統。但是,這台車確實打破許多人對TOYOTA的刻板印象,前衛運動感的外型,在路上的識別度相當高,相較於其他跨界休旅對手而言,軸距表現較優,空間也不成問題。(但後座在窗戶較小的情況下,確實較為幽閉)
此外,首度導入台灣市場的1.2L渦輪增壓引擎搭配上已經頗受好評的TNGA模組化底盤,讓這台TOYOTA車很不像TOYOTA,加上TOYOTA既有的品牌形象,讓這台車老少通吃,也難怪即便開價不低,依然能有不錯的銷售成績。
對布萊恩而言,也曾考慮是否要買C-HR,但一來是考慮到家庭還是需要更大的空間,二來是我認為這台車最終還是會補上TSS,不想早買捶心肝的情況下,毅然決然放棄這台車,但是這台車所營造出來的強烈衝突感及獨特定位,依然是這台車值得推薦的部分。
延伸閱讀:擺脫昔日舊框架 TOYOTA C-HR 1.2T尊爵AWD試駕
VOLVO V90 Cross Country
售價:276~336萬
當初在試駕V90 Cross Country時,原廠安排在宜蘭的越野場,一開始老實說,布萊恩真的有點小看這台車的越野能力,畢竟在我印象中的Cross Country,多半只是加上套件營造戶外氛圍的設定,全然沒想到這台車真的有極佳的越野能力。
此外,這台車在安全科技上也維持VOLVO車款應有的表現,在另外一次試駕機會中,布萊恩盡情地使用了第二代PA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除了使用起來相當容易直覺外,靈敏的偵測能力更是讓人可以完全放心交由系統來判斷。(但別忘了,還是要隨時注意路況而且不能長時間放掉方向盤)
整體來說,這台車擁有不輸旅行車的優異空間表現,相較於旅行車型,V90 Cross Country在典雅之中又帶了點粗曠,如果是心裡頭潛藏著冒險因子的駕駛,應該都會喜歡這台車,加上本來就無懈可擊的安全科技以及行雲流水的操控及動力輸出,如果你不是非雙B不買的層峰人士,買這台你一定不會後悔。
延伸閱讀:
不只好看更是有料 VOLVO V90 / V90 Cross Country試駕
都市戶外雙棲遊俠 VOLVO V90 Cross Country D5
LEXUS NX200
售價:152~169萬
之所以特別提LEXUS NX200而非整個NX車系,就是因為NX200祭出太過破壞市場行情的價格,152萬元可以買到豪華中型休旅,這本來只是個夢想或期待,轉眼之間居然成真,也難怪從NX200推出以來後,NX車系的銷售量有如一飛衝天般。
在保有大部分LEXUS豪華質感內裝的同時(入門車款相較於進階兩個等級少了電動天窗、電動尾門、18吋輪圈及電動座椅),更配備了Lexus Safety System+主動式安全防護系統,或許無法吸引原本就開豪華車的白領人士,但對於從國產進階到進口的族群而言,這樣的價位、質感及配備,是足以說服消費者直接跳過進口一般車款,直上豪華車的懷抱。
對於動力有更多期待的人,或許會不滿足NX200搭載的2.0升L4引擎,但是布萊恩相信七成以上的消費者對於這顆引擎應該已經足夠了,這也難怪這台車雖然酸的人不少,但是缺車情況卻有增無減。
LEXUS LS車系
售價:367~497萬
布萊恩在2017年已經試駕過包括LS 500及LS 500h兩種不同動力設定的車款,而被和泰汽車視為更具競爭力的LS 350,則將於2018年初進行試駕,而這台相當入門的旗艦四門房車是否有機會複製類似NX的熱賣表現,也是接下來值得觀察的部分。
全新大改款的LS最讓人滿意的部分,就是和LC跑車一樣搭載專為豪華車款開發的GA-L新世代後驅底盤,這個底盤提供較低的駕駛重心,帶來更穩定更少側傾的駕馭體驗,實際上富士賽道體驗的感受是相當有趣的,一般人不會將旗艦房車開上賽道,但對於LS而言,富士賽道的挑戰顯得不太困難,優異的循跡性及底盤回饋,即便是在高速過彎下,依然能有讓人滿意的演出。
而在台灣道路上試駕LS500全新搭載的3.5L雙渦輪增壓V6引擎,源源不絕的動力搭配上銜接綿密的10速手自排變速統,即便車身尺碼頗大,但是想要熱血時這台車絕對不會讓你漏氣,是一台靜止時賞心悅目、駕駛時心曠神怡的車款,這也難怪和泰高層會如此期待,終於在LS換上新世代引擎動力後,可以在同一起跑點上,正面對決BMW 7系列以及Mercedes-Benz S Class。
延伸閱讀:
BMW 630i Gran Turismo M Sport
售價:363萬
對於布萊恩而言,有時候會感覺開BMW的車子都蠻像的,類似的內裝感受、同樣具樂趣的駕馭快感,但是開6GT時,布萊恩是真心在欣賞這一台車,不論是日常生活的需求或是想要追求更加有特色有樂趣的駕馭享受,從這台車都可以得到滿足。
首先,從5GT衍生而來的6GT,光是在外型上就更為對味了,優雅修長的外型設計,猶如偶像劇中令人稱羨的高富帥一般,也釋放了後座乘坐及行李廂的空間,讓日常生活的使用更加靈活。內裝則是在Dakota真皮內裝的妝點下,不論是觸感或是視覺都是第一流的感受。
此外,雖然車身尺碼較大,但是6GT開起來卻一點都不笨重,在山路過彎一樣相當有模有樣,在全新CLAR模組底盤的加持下,擁有減少約150公斤的輕量化車體結構,讓整台車在過彎時的重心轉換更加流暢,雖然動力可能不如M POWER家族或是MPA車款來得猛爆,但是充足的動力還是讓人可以在道路上游刃有餘的展開旅程。說實在話,以一個將為人父的心情,如果考慮到乘客舒適度,我會選擇這台車勝過BMW其它讓人流口水的性能車款。
延伸閱讀:德系豪華高富帥 BMW 630i Gran Turismo M Sport試駕
BMW 5 Series
售價:250~485萬
2017年也是屬於BMW 5系列的一年,除了拿下不少國內外大獎肯定外,去年光是5系列車款就從一開始的530i、M550i、520i甚至是5系列Touring等都試過一輪。對於布萊恩而言,5系列是個設定相當均衡的車款,擁有BMW骨子裡充滿駕馭樂趣的DNA、不會漏氣的的流線外型及科技化內裝,再加上配備了許多大7系列先進配備,以「小7」的身分提供不俗的CP值表現。
對於布萊恩而言,5系列同時也是一款你不論買哪一個等級、都能獲得到獨特的享受,520i雖然是入門車款,但是對於大多數駕駛人而言,動力已經相當充裕,配備也不陽春的情況下,就可以一圓入主5系列的夢想;配備及動力更上一層樓的530i,則是對動力有更多期待的車主可以考慮入主的車款。
車系2哥M550i則是以相當張狂的動力、爽快十足的貼背感讓人愛不釋手,在多了xDrive四輪驅動配置的情況下,即便稍有閃神,還是能夠給予穩定的行路感。相較於極致動力表現的M5(尚未試駕),布萊恩會實際地選擇比較受控的二哥。
延伸閱讀:
G世代「5」力全開 BMW 530i Luxury Line試駕
帶你看風景 BMW 530i Touring M Sport 試駕
199萬的差距 BMW M550i xDrive & BMW 520i M Sport
PEUGEOT 3008 GT
售價:169.8萬
在寫關於PEUGEOT 3008 GT的想法前,必須先跟總代理寶嘉聯合說聲抱歉,因為在去年約11月底試完這台車後,至今還沒有把試車報導寫出來(解釋一下,因為之後12月遇到車展,實在有太多事情要忙,等到終於有空寫的時候,全世界都寫完了,而布萊恩也有新的影音拍攝及試車報導要寫,所以...Sorry)。
雖然還沒寫出這篇試車報導,但是對布萊恩而言,3008 GT是讓人印象相當深刻的一台車,跳脫過去的MPV外型,換上全新家族化設計,變得更加有型帥氣外,在內裝表現上也不含糊,其中最讓布萊恩滿意的,就是那個擁有多段式調整的按摩座椅(寫著寫著又想按摩了...),再加上科技化的內裝,完全跳脫昔日PEUGEOT給人的印象。
在操控上自然也不再話下,法系底盤設定本來就讓人相當充滿信心,3008在維持一貫傳統設定之餘,也沒有忘記SUV的舒適質感,雖然動力輸出不算突出,但是相較於德系休旅的強硬感,法系的3008明顯是另一種路數,可以瀟灑自在地玩樂,而不是走剛硬生猛的加速表現,再加上少見地提供手排設定,更是讓過去開206等經典車款的老獅友們,有了把車換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