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舒服開也可以超緊繃的國產馬力王 MG4 XPOWER試駕

國產純電馬力王,MG4 XPOWER。 記者陳威任/攝影

當2022年8月底MG正式重回台灣市場後,各大媒體都在分析中華汽車到底在盤算什麼以及MG導入台灣生產組裝後,能夠提升產線稼動率。但轉眼將MG Taiwan在台滿三年,締造無數驚奇甚至打破了一些市場規則,說實在,就連中華汽車自己,可能都算不到MG HS會一炮而紅,甚至成為當前國產中型休旅銷售冠軍。

但回過頭來看當初導入MG進入台灣市場的一大考量要素,就是著眼於新能源車的發展,在HS PHEV成功引起討論後,純電跨界掀背MG4的導入,更可說是一個全新里程碑,畢竟這款車在全球市場都締造亮眼銷售,包括在英國、紐澳及西班牙等市場都取得前段班成績,親民售價及優異產品實力都讓電動車強權Tesla倍感壓力,也讓源自英國、現在隸屬於中國上汽集團的MG,可以反過來殺回歐洲,獲得無數肯定。

這次MG4的導入,MG Taiwan也以一貫大滿配策略,不僅直接導入性能旗艦MG4 XPOWER,也搶先在發表之前舉辦媒體公辦試駕,並且包下彰化順風飛行俱樂部作為直線加速及繞錐測試的場地,大大方方讓媒體直接檢驗其能耐。事實上,過往筆者雖然寫過許多「中國電動車」新聞,但對於中國電動車總還是心存懷疑,這次的試駕之後,最起碼在新車狀態下,不論是動力、操駕或整體競爭力,都讓筆者印象深刻。

MG4 XPOWER能否以優異產品力開紅盤,後續值得觀察。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能否以優異產品力開紅盤,後續值得觀察。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作為車系旗艦,擁有相當跑格又流線的設定,電動車設定在少了水箱護罩之後,擁有更為銳利的線條感,搭配呈現三角形的靈動之眼LED燈組,呈現濃厚侵略感;車頭下方則透過進氣口設計同時也搭載AGS主動式進氣格柵,強化空氣力學的效果。

MG4 XPOWER車頭看起來頗具侵略感。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車頭看起來頗具侵略感。 記者陳威任/攝影

呈現三角形又銳利的靈動之眼LED燈組。 記者陳威任/攝影
呈現三角形又銳利的靈動之眼LED燈組。 記者陳威任/攝影

車頭下方則透過進氣口設計同時也搭載AGS主動式進氣格柵,強化空氣力學的效果。 記者陳威任/攝影
車頭下方則透過進氣口設計同時也搭載AGS主動式進氣格柵,強化空氣力學的效果。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的車身尺碼為4287X1836x1516(mm),軸距則為2705mm,雖然設定來看是掀背車型,但由於長軸距搭配上比掀背車稍高的車高設定,因此總代理定調為跨界掀背。車側以水平上腰線及上揚下腰線的動感設定,搭配上C柱快速下切斜背造型,都彰顯出不俗的跑格印象,2-Tone懸浮車頂搭配銀河曜黑運動套件的車側鋼琴烤漆及鍍鉻飾條點綴,美醜與否見仁見智,但最起碼整體細節效果相當足夠。

MG4 XPOWER的車身尺碼為4287X1836x1516(mm),軸距則為2705mm。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的車身尺碼為4287X1836x1516(mm),軸距則為2705mm。 記者陳威任/攝影

車側鋼琴烤漆及鍍鉻飾條點綴展現車款細節。 記者陳威任/攝影
車側鋼琴烤漆及鍍鉻飾條點綴展現車款細節。 記者陳威任/攝影

2-Tone懸浮車頂搭配猶如翅膀的尾翼。 記者陳威任/攝影
2-Tone懸浮車頂搭配猶如翅膀的尾翼。 記者陳威任/攝影

花瓣狀的18吋雙色切削鑽石型鋁圈視覺效果不錯,並搭配橙色Continental高性能煞車卡鉗,採用前345mm後340mm通風碟盤,配胎規格為235/45R18。

花瓣狀的18吋雙色切削鑽石型鋁圈視覺效果不錯,並搭配橙色Continental高性能煞車卡鉗。 記者陳威任/攝影
花瓣狀的18吋雙色切削鑽石型鋁圈視覺效果不錯,並搭配橙色Continental高性能煞車卡鉗。 記者陳威任/攝影

車尾設計則相當具特色,首先後擋玻璃上緣的分離式尾翼展現出性能鋼砲的運動氛圍,尾燈設計則採用類似貫穿式尾燈的設計,左右兩側呈現Y字型,一路延伸至中央,再以置中廠徽連結,更特別的是這一整塊尾燈設計上方更有類似星座圖樣式的設計,稱作為天鵝座貫穿LED尾燈,微微翹起的設計也像是小鴨尾般,搭配銀色下護板,完整傳達運動跑格感設定。

尾燈設計則採用類似貫穿式尾燈的設計。 記者陳威任/攝影
尾燈設計則採用類似貫穿式尾燈的設計。 記者陳威任/攝影

尾燈左右兩側呈現Y字型。 記者陳威任/攝影
尾燈左右兩側呈現Y字型。 記者陳威任/攝影

上尾翼及後方類似小鴨尾的設計,展現優異空氣力學表現。 記者陳威任/攝影
上尾翼及後方類似小鴨尾的設計,展現優異空氣力學表現。 記者陳威任/攝影

車尾設計擁有相當多細節。 記者陳威任/攝影
車尾設計擁有相當多細節。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內裝則是兼具電動車特色及傳統汽車內裝設計風格,以10.25吋影音主機、7吋全數位儀表、懸浮式排檔座及Alcantara麂皮座椅作為內裝亮點。整體風格呈現簡約和實用,以黑色為主搭配鋼琴烤漆,雖然用了一些硬質塑膠,但整體質感仍具有一定水準。

內裝鋪陳不過度簡化,兼具日常實用性。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內裝鋪陳不過度簡化,兼具日常實用性。 記者陳威任/攝影

雖然相較於豪華品牌的大螢幕設定,MG4 XPOWER的7吋數位儀錶板不太起眼,但以三區塊方式顯示各種車輛資訊及駕駛輔助功能,並透過圖像式資訊,整體使用起來中規中矩,甚至也有車輛周邊車況模擬動畫(有時會不太準,例如開高速公路突然顯示有機車XD),但使用起來已經算是足夠。

7吋全數位儀表將主要資訊分成三個區塊,並以圖像式資訊呈現。 記者陳威任/攝影
7吋全數位儀表將主要資訊分成三個區塊,並以圖像式資訊呈現。 記者陳威任/攝影

中控台10.25吋的懸浮式觸控螢幕,可以連接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也整合了多種車輛功能,整體使用容易上手,有時候會稍微有點卡,但還在可接受範圍內,倒車顯影具備360度環景功能,但畫質依然維持MG過往在台的傳統,整體解析度還有待提升。

中控台10.25吋的懸浮式觸控螢幕,可以連接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 記者陳威任/攝影
中控台10.25吋的懸浮式觸控螢幕,可以連接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 記者陳威任/攝影

360度環景畫質有待提升。 記者陳威任/攝影
360度環景畫質有待提升。 記者陳威任/攝影

此外,透過懸浮式排檔座及旋鈕式電子排檔,釋放了大量中央鞍座空間,空間大到可以直接放單眼相機或隨身包包,前方則有無線充電版,而下方則提供2個USB充電座。方向盤採用雙幅式設計,左右各有一個星形快捷鍵,可以用車主自行設定常用功能,不論是動能回充段數或是動態模式等,都可以輕鬆一鍵掌握。

懸浮式排檔座及旋鈕式電子排檔,釋放了大量中央鞍座空間。 記者陳威任/攝影
懸浮式排檔座及旋鈕式電子排檔,釋放了大量中央鞍座空間。 記者陳威任/攝影

無線充電功能。 記者陳威任/攝影
無線充電功能。 記者陳威任/攝影

方向盤採用雙幅式設計,左右各有一個星形快捷鍵,可以用車主自行設定常用功能。 記者陳威任/攝影
方向盤採用雙幅式設計,左右各有一個星形快捷鍵,可以用車主自行設定常用功能。 記者陳威任/攝影

空間部分原本以為應該式MG4的劣勢,沒想到拜2705mm軸距之賜,加上MSP純電模組平台採用110mm超薄躺式電池,降低占用車室空間影響,後座椅不會有太明顯的地板隆起而有坐板凳的感覺,整體空間不論頭部或膝部都有不俗的空間表現。但唯一可惜是後座沒有冷氣出風口。

拜2705mm軸距之賜,加上MSP純電模組平台採用110mm超薄躺式電池,整體空間不論頭部或膝部都有不俗的空間表現。 記者陳威任/攝影
拜2705mm軸距之賜,加上MSP純電模組平台採用110mm超薄躺式電池,整體空間不論頭部或膝部都有不俗的空間表現。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全車都採用Alcantara麂皮座椅。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全車都採用Alcantara麂皮座椅。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車廂空間則以方正開口及空間平整作為優勢,一般情況下擁有363L空間、底板下潛後則有440L、後座全部傾倒後則有1165L,並沒有因為是電動車而居於劣勢。

後座全部傾倒後則有1165L,並沒有因為是電動車而居於劣勢。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座全部傾倒後則有1165L,並沒有因為是電動車而居於劣勢。 記者陳威任/攝影

作為科技擔當的電動車,MG4 XPOWER配備有MG Pilot 2.0 Level 2 智慧駕駛輔助,具備ACC智慧型全速域主動車距巡航控制系統(附Stop & Go)、TJA交通壅塞輔助系統、LK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DP車道偏離輔助系統、LDW車道偏離警示系統、FCW前方防碰撞預警系統、AEB自動緊急煞車輔助系統、BSD盲點偵測系統、LCA車道變換輔助系統、RCTA後方盲區偵測系統。

配備ICA智慧巡航輔助系統,具有一鍵啟動全速域ACC+全速域LKA功能,即便是新手駕駛也能順利完成設定。 記者陳威任/攝影
配備ICA智慧巡航輔助系統,具有一鍵啟動全速域ACC+全速域LKA功能,即便是新手駕駛也能順利完成設定。 記者陳威任/攝影

此外,更配備ICA智慧巡航輔助系統,具有一鍵啟動全速域ACC+全速域LKA功能,即便是新手駕駛也能順利完成設定,使用起來更加便利容易上手。

作為性能純電跨界掀背,MG4 XPOWER的動力輸出自然是全車最大亮點,搭載兩組前後軸的永磁同步馬達,透過150kW的前輪以及170kW的後輪,提供高達435匹、61.2kgm的最大動力,驅動系統則是AWD智能四驅系統。電池容量為64kWh,0-100km/h加速成績達到3.8秒,續航里程在NEDC規範下有491公里,充電規格則是台灣市場常見的DC快充CCS1及AC慢充SAE J1772。

MG4 XPOWER搭載兩組前後軸的永磁同步馬達,透過150kW的前輪以及170kW的後輪,提供高達435匹、61.2kgm的最大動力。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搭載兩組前後軸的永磁同步馬達,透過150kW的前輪以及170kW的後輪,提供高達435匹、61.2kgm的最大動力。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充電規格則是台灣市場常見的DC快充CCS1及AC慢充SAE J1772。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充電規格則是台灣市場常見的DC快充CCS1及AC慢充SAE J1772。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的懸吊配置是前獨立麥花臣後獨立五連桿,都有防傾桿設計,因應強大動力表現,原廠也針對MG4 XPOWER懸吊進行重新調教,懸吊系統剛性及避震器阻尼軍強化10%~30%,使得MG4 XPOWER在操控表現上更熱血穩定,XPOWER制動卡鉗加上前345mm後340mm的制動碟盤可以讓MG4 XPOWER零百加速後的煞停距離降低至33.9公尺。

原廠也針對MG4 XPOWER懸吊進行重新調教,懸吊系統剛性及避震器阻尼均強化10%~30%。 記者陳威任/攝影
原廠也針對MG4 XPOWER懸吊進行重新調教,懸吊系統剛性及避震器阻尼均強化10%~30%。 記者陳威任/攝影

這次的駕駛路線是從台中前往彰化順風飛行俱樂部,在市區行駛時,以較平穩方式前進,整體動力呈現輕快敏捷的感受,即便是一台超過400匹馬力、扭力來到61.2公斤米的車款,也不會在低速情況下顯得過於神經,呈現出輕盈又不失舒適的感受,懸吊回饋則帶Q,整體行程設定剛好,不會給人過硬或是多餘的上下晃動感。

MG4 XPOWER擁有亮眼動力數據及優異操駕表現。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擁有亮眼動力數據及優異操駕表現。 記者陳威任/攝影

進入高速公路時,在車況允許時只是稍微將電動踏板踩深,速度感就瞬間湧出,貼背感不會讓人過於不適,但整體加速反應相當驚人,搭配上不差的隔音表現及電動車寧靜駕馭的特性,真的要非常注意右腳踩踏及時速表數字,不然一不留神就會超出速限甚多。

稍不留意就容易超速的MG4 XPOWER,是否有機會成為年輕族群的操駕新歡? 記者陳威任/攝影
稍不留意就容易超速的MG4 XPOWER,是否有機會成為年輕族群的操駕新歡? 記者陳威任/攝影

駕駛模式具備Eco、Normal、Sport、Snow和Custom模式,但整體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就是保持順順開很舒適、緊蹦開可以擁有炸翻一票豪華性能跑車的實力。也因此總代理信心滿滿找來封閉場地讓媒體體驗Launch Control彈射起步,現場則由專業賽車教練駕駛Porsche 911 Carrera陪跑,雖然兩者之間先天就有油車及電車的差距,但不論從名氣或售價來看,MG4 XPOWER確實顯得實力堅強又售價親民。

MG TAIWAN特別找來封閉場地進行Launch Control彈射起步,由專業賽車教練駕駛Porsche 911 Carrera陪跑。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 TAIWAN特別找來封閉場地進行Launch Control彈射起步,由專業賽車教練駕駛Porsche 911 Carrera陪跑。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的彈射起步流程相當容易,首先左腳用力踩下煞車後,將駕駛模式調整為SPORT,動能回充調整到第三段後,右腳用力踩下油門踏板,等到儀錶板右下角的蓄力值達到66%後,鬆開煞車就可以體驗到電力全開的全扭力輸出,確實擁有相當驚人的貼背感及加速表現,所以建議入主車主如果不是在封閉場地,真的要謹慎使用油門踏板,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會發生意外。

第二個體驗關卡繞錐體驗就顯得小菜一碟,但除了展現MG4 XPOWER的操駕實力及重心轉移表現外,更重要的是感受車體剛性和組裝品質,整體體驗下來,以新車表現來看,確實可圈可點,特別是這次在組裝品質上,相較於HS和ZS總能找到一些小瑕疵,MG4 XPOWER的組裝看起來更加優異。

總代理對於MG4 XPOWER的操控及動力表現相當有信心。 記者陳威任/攝影
總代理對於MG4 XPOWER的操控及動力表現相當有信心。 記者陳威任/攝影

對筆者而言,MG4 XPOWER確實在市場上會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以筆者預期售價119.9萬至109.9萬這個區間,真正類似價位電動車僅LUXGEN n7,但彼此之間定位有明顯區別,其他電動車如果不是價位高出許多、就是動力弱上許多,更不用說同級距燃油車不論國產或進口,都很少能遇上動力足以匹敵的對手。

MG4 XPOWER在市場上沒有明顯對手,但不論是價格、品牌或是電動車身分,都有待台灣消費者檢驗。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在市場上沒有明顯對手,但不論是價格、品牌或是電動車身分,都有待台灣消費者檢驗。 記者陳威任/攝影

也就是說,以台灣市場而言,MG4 XPOWER真正的對手其實不存在,但相對來說,如何說服原本國產和進口掀背、豪華性能車或其他純電車買家轉而投入其懷抱,才是MG TAIWAN將遇上的問題。

也因為沒有前例,也不是目前市場上較為強勢的休旅車,加上目前電動車市場除了Tesla旗下車款及透過預售累積能量長達一年半之久的的LUXGEN n7以外,其他電動車其實年販數量都相對有限,目前中華汽車針對MG4僅開出首月250輛的交車目標,到底會持續醞釀衝出佳績、還是成為小眾電動車,後續仍值得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以這種實力搭配上更親民的售價,確實會對台灣電動車市場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MG4 XPOWER能否以優異產品力開紅盤,後續值得觀察。 記者陳威任/攝影
MG4 XPOWER能否以優異產品力開紅盤,後續值得觀察。 記者陳威任/攝影

延伸閱讀

【回顧展望系列】MG銷售趁勝追擊 國產電動車是否再下一城?

【回顧展望系列】MG銷售趁勝追擊 國產電動車是否再下一城?

瞄準IONIQ 5、EV6、ID.3的全新平價純電車 MG4 EV英國開價不到百萬元現正預購中!

瞄準IONIQ 5、EV6、ID.3的全新平價純電車 MG4 EV英國開價不到百萬元現正預購中!

連二手市場都熱到不行?純電MG4奪AM「最佳中古車」獎項!

連二手市場都熱到不行?純電MG4奪AM「最佳中古車」獎項!

2023年歐洲迄今汽車銷量 有15%是電動車

2023年歐洲迄今汽車銷量 有15%是電動車

最新文章

老鄉,換了身科技勁裝還是又潮又猛啊! MINI JCW Countryman ALL4試駕

老鄉,換了身科技勁裝還是又潮又猛啊! MINI JCW Countryman ALL4試駕

標配Level 2後更實用了!小改款Hyundai Venue新增SCC升級試駕

標配Level 2後更實用了!小改款Hyundai Venue新增SCC升級試駕

亞洲車神陳和皇化身LUXGEN n⁷最佳推廣人 親朋好友用過都說讚!

亞洲車神陳和皇化身LUXGEN n⁷最佳推廣人 親朋好友用過都說讚!

800V架構讓充電輕鬆寫意!Kia EV6 GT-Line增程版北南一日來回試駕體驗

800V架構讓充電輕鬆寫意!Kia EV6 GT-Line增程版北南一日來回試駕體驗

美型又實用的入門豪華電車 Audi Q4 e-tron 45 advanced試駕體驗

美型又實用的入門豪華電車 Audi Q4 e-tron 45 advanced試駕體驗

均衡又不失質感的純電入門休旅 BMW iX1 xDrive30 xLine試駕

均衡又不失質感的純電入門休旅 BMW iX1 xDrive30 xLine試駕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亞洲車神陳和皇化身LUXGEN n⁷最佳推廣人 親朋好友用過都說讚!

亞洲車神陳和皇化身LUXGEN n⁷最佳推廣人 親朋好友用過都說讚!

標配Level 2後更實用了!小改款Hyundai Venue新增SCC升級試駕

標配Level 2後更實用了!小改款Hyundai Venue新增SCC升級試駕

800V架構讓充電輕鬆寫意!Kia EV6 GT-Line增程版北南一日來回試駕體驗

800V架構讓充電輕鬆寫意!Kia EV6 GT-Line增程版北南一日來回試駕體驗

老鄉,換了身科技勁裝還是又潮又猛啊! MINI JCW Countryman ALL4試駕

老鄉,換了身科技勁裝還是又潮又猛啊! MINI JCW Countryman ALL4試駕

可以舒服開也可以超緊繃的國產馬力王 MG4 XPOWER試駕

可以舒服開也可以超緊繃的國產馬力王 MG4 XPOWER試駕

美型又實用的入門豪華電車 Audi Q4 e-tron 45 advanced試駕體驗

美型又實用的入門豪華電車 Audi Q4 e-tron 45 advanced試駕體驗

autos-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