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又不失質感的純電入門休旅 BMW iX1 xDrive30 xLine試駕

BMW iX1 xDrive30 xLine。 記者陳威任/攝影

對於並不是這麼熱衷純電車的筆者而言,如果撇除掉純電車都會遇到的充電需求及續航里程問題的話,光就產品陣容、特色及選擇來說的話,筆者其實更偏好德系豪華品牌BMW的純電車。

一路從最早期的i3都會小車開始體驗、一直到近年的iX、i4、i7、i5及iX1等,除了兼具市場上仍不少的燃油需求外,在純電領域發展也同步投入大量資源,不知不覺也已經打造出一整隊擁有BMW特色及樂趣的電動車,而去年第一季就正式上市的BMW iX1,遲至今年才有試乘車提供媒體,就是因為光銷售交車都來不及,以純電入門休旅的身分切入市場,累積至四月為止,也以390輛成為品牌旗下最暢銷電動車,究竟這款入門純電休旅有什麼魅力,透過這次試車來做一個初步分析。

iX1 xDrive30 xLine可以同時滿足入門電動車及性能運動休旅等需求。 記者陳威任/攝影
iX1 xDrive30 xLine可以同時滿足入門電動車及性能運動休旅等需求。 記者陳威任/攝影

新世代X1共有三種車型,分別是燃油動力sDrive18i xLine及sDrive20i xLine,而純電車型則以旗艦之姿提供單一車型iX1 xDrive30 xLine作為選擇,售價部分則分別是194萬元、216萬元及228萬元。

雖然距離台灣發表超過一年媒體才有機會試駕到,但晚試也是有好處的,因為相較於剛推出時燃油和純電車型都採用同一個車頭設計,新年式iX1調整成與iX2相同的封閉菱格紋路,更符合純電車款的特質,不過之前前後保桿、側裙的藍色飾條則全部改成霧銀,哪一種好看見仁見智。

新年式車型在水箱護罩上有所不同。 記者陳威任/攝影
新年式車型在水箱護罩上有所不同。 記者陳威任/攝影

新年式iX1調整成與iX2相同的封閉菱格紋路,更符合純電車款的特質。 記者陳威任/攝影
新年式iX1調整成與iX2相同的封閉菱格紋路,更符合純電車款的特質。 記者陳威任/攝影

車頭另一個亮點式全新光型變化智慧LED頭燈,倒L型日行燈條的銳利纖長賦予不容忽視的運動跑格。雖然和X2等新世代車型的直立式設計有差異,但對於功能沒有任何影響。此外,相較於BMW多數車型都搭載M Sport套件,X1及iX1則導入xLine套件。

全新光型變化智慧LED頭燈搭配上倒L型日行燈條設計。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全新光型變化智慧LED頭燈搭配上倒L型日行燈條設計。 記者陳威任/攝影

作為品牌入門休旅,X1過往給人就是活潑動感又不失舒適的感受,其中iX1的長寬高分別為4500x1845x1616(mm),軸距為2692mm,全新世代車型維持動感身影,車側肌理線條搭配新世代平整化車門把手設計讓車身造型更為流暢洗鍊,0.26Cd風阻係數不僅讓整體線條更加流線俐落,也更有助於整體續航里程表現。搭載V幅式867型19吋鋁圈,配胎規格為245/45R19。

車身線條兼具質感及運動化訴求。 記者陳威任/攝影
車身線條兼具質感及運動化訴求。 記者陳威任/攝影

新世代平整化車門把手設計。 記者陳威任/攝影
新世代平整化車門把手設計。 記者陳威任/攝影

V幅式867型19吋鋁圈,配胎規格為245/45R19。 記者陳威任/攝影
V幅式867型19吋鋁圈,配胎規格為245/45R19。 記者陳威任/攝影

厚實的車尾線條結合全新燻黑L型3D立體尾燈造型,透過透明以及深色玻璃交織而成六角形圖案,立體曲面的時尚設計語彙別具一格,運動化擾流尾翼展現不受拘束的率性態度,底部則透過黑色高光澤護板及霧銀下護板點綴,打造層層堆疊的視覺感受。

厚實的車尾線條結合全新燻黑L型3D立體尾燈造型。 記者陳威任/攝影
厚實的車尾線條結合全新燻黑L型3D立體尾燈造型。 記者陳威任/攝影

燻黑L型3D立體尾燈造型以透明及深色玻璃交織而成六角形圖案作為設計亮點。 記者陳威任/攝影
燻黑L型3D立體尾燈造型以透明及深色玻璃交織而成六角形圖案作為設計亮點。 記者陳威任/攝影

即便是入門純電休旅,BMW也沒有因此讓內裝質感或科技感打了折扣,iX1同樣搭載最新的懸浮式曲面螢幕科技,以10.25吋虛擬數位儀錶搭配10.7吋中控觸控螢幕,並由Operating System 8升級至最新的OS 9,不論是初上車的衝擊感及實際使用後更直覺的操作介面等,都讓整體使用體驗更加優異。

整體內裝紐沒有因為是電動車而過度簡化,仍維持豪華車樣貌。 記者陳威任/攝影
整體內裝紐沒有因為是電動車而過度簡化,仍維持豪華車樣貌。 記者陳威任/攝影

10.25吋虛擬數位儀表。 記者陳威任/攝影
10.25吋虛擬數位儀表。 記者陳威任/攝影

10.7吋中控觸控螢幕。 記者陳威任/攝影
10.7吋中控觸控螢幕。 記者陳威任/攝影

此外,透過圖像式設計更容易上手外,視覺呈現也頗為精緻細膩,BMW也將語音溝通完美植入,導入全新世代的BMW智慧語音助理2.0,車內成員不僅能為智慧語音助理命名、用更自然的語言邏輯來進行溝通。另外包含手機無線充電和BMW手機數位鑰匙2.0等,用不用得到、習不習慣用是一回事,但打造出來的全新用車體驗及氛圍,才是BMW想要傳遞的重點。

透過圖像式設計更容易上手外,視覺呈現也頗為精緻細膩。 記者陳威任/攝影
透過圖像式設計更容易上手外,視覺呈現也頗為精緻細膩。 記者陳威任/攝影

無線Apple CarPlay功能。 記者陳威任/攝影
無線Apple CarPlay功能。 記者陳威任/攝影

手機無線充電功能。 記者陳威任/攝影
手機無線充電功能。 記者陳威任/攝影

相較於有些電動車會刻意將車室弄得過於簡約或是刻意強調永續環保,老經驗的BMW顯得自然許多,首先透過全新的懸浮式排檔座以及撥桿式排檔,讓車室空間更為簡約俐落,充滿前衛氛圍。搭載雙前座跑車座椅以及Fine-wood尤加利木紋飾板,內裝的皮革並非真皮,而是Veganza純素皮革,但觸感及質感卻完全不輸給真皮,繼強調自然卻也不失豪華舒適感,確實是豪華品牌應該呈現的方向。

全新的懸浮式排檔座以及撥桿式排檔,讓車室空間更為簡約俐落。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全新的懸浮式排檔座以及撥桿式排檔,讓車室空間更為簡約俐落。 記者陳威任/攝影

雙前座跑車座椅搭配Veganza純素皮革。 記者陳威任/攝影
雙前座跑車座椅搭配Veganza純素皮革。 記者陳威任/攝影

三幅式方向盤手感優異。 記者陳威任/攝影
三幅式方向盤手感優異。 記者陳威任/攝影

空間表現部分,後座提供冷氣出風口及兩個Type-C USB插座,全景式天窗營造出開闊的車室氛圍,雖然整體空間表現都算不錯,但因為電池置放在車底的關係,車室內地板較汽油版本高了點,坐下去後的腿部支撐表現稍微有差距,長時間乘坐可能會較為疲累。

後座空間尚可,但底板高度偏高影響整體腿部支撐性。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座空間尚可,但底板高度偏高影響整體腿部支撐性。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座冷氣出風口及兩個Type-C USB插座。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座冷氣出風口及兩個Type-C USB插座。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全景天窗讓車內通透感更好。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全景天窗讓車內通透感更好。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全新世代BMW X1擁有同級最大後行李廂空間,在未傾倒狀況下為540L,透過40:20:40可傾倒後座椅背,容量最高能擴充至1,600L。但iX1因為車輛下方置放大電池的關係,所以整體空間稍微受到影響,但整體而言並沒有差距太多,依然是相當能載的休旅車。

後車廂空間表現相當優異。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車廂空間表現相當優異。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車廂另外有收納空間。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車廂另外有收納空間。 記者陳威任/攝影

主動安全科技部分,iX1也提供豐富且強大的輔助科技,包含全新世代BMW Personal CoPilot智慧駕駛輔助科技,不僅配備有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系統、主動車道維持輔助、盲點偵測系統、後方車流警示、倒車輔助攝影、自動停車與自動倒車輔助系統等功能,iX1還配備有車況抬頭顯示器、360度環景輔助攝影、車側防撞輔助、前方車流警示、主動車道維持輔助,給予駕馭過程更多安全後盾,不僅豐富而且實用又容易上手。

Level 2半自動駕駛使用起來相當容易上手。 記者陳威任/攝影
Level 2半自動駕駛使用起來相當容易上手。 記者陳威任/攝影

擁有豐富的主動安全科技。 記者陳威任/攝影
擁有豐富的主動安全科技。 記者陳威任/攝影

透過圖像式設計更容易上手外,視覺呈現也頗為精緻細膩。 記者陳威任/攝影
透過圖像式設計更容易上手外,視覺呈現也頗為精緻細膩。 記者陳威任/攝影

360度環景輔助攝影。 記者陳威任/攝影
360度環景輔助攝影。 記者陳威任/攝影

相當實用的全新AR擴增實境導航,可於中控觸控螢幕顯示前方實際路況畫面,並透過即時的圖像標示在接下來車輛即將轉往的實景圖上,不僅科技與未來氣息十足,也為所有駕駛提供最即時的路況,即使到了不熟悉的路段駕駛也能夠從容應對。

全新AR擴增實境導航。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全新AR擴增實境導航。 記者陳威任/攝影

BMW iX1採用全新第五代eDrive電能科技,搭配總容量達到66.5kWh的鋰電池模組,前後軸雙馬達與BMW xDrive智慧型可變四輪傳動系統,X1 xDrive30在搭配Boost功能之下,更創造出313匹的最大馬力輸出與494牛頓米的最大扭力,0到100km/h加速僅需5.6秒,在WLTP測試規範下最高續航里程可達440km。

BMW iX1採用全新第五代eDrive電能科技,搭配總容量達到66.5kWh的鋰電池模組,前後軸雙馬達與BMW xDrive智慧型可變四輪傳動系統配置。 記者陳威任/攝影
BMW iX1採用全新第五代eDrive電能科技,搭配總容量達到66.5kWh的鋰電池模組,前後軸雙馬達與BMW xDrive智慧型可變四輪傳動系統配置。 記者陳威任/攝影

懸浮式排檔座以及撥桿式排檔。 記者陳威任/攝影
懸浮式排檔座以及撥桿式排檔。 記者陳威任/攝影

全新BMW iX1最高可支援130kW的充電功率,透過BMW i高速充電站,iX1 xDrive30只要充電10分鐘就能補充最高120km的續航里程,為旅程增添更多靈活性。

BMW iX1最高可支援130kW的充電功率,透過BMW i高速充電站,只要充電10分鐘就能補充最高120km的續航里程。 記者陳威任/攝影
BMW iX1最高可支援130kW的充電功率,透過BMW i高速充電站,只要充電10分鐘就能補充最高120km的續航里程。 記者陳威任/攝影

實際試駕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台相當容易上手的電動車,不會過於神經的動力輸出表現,不僅滿足電動車的寧靜特色、無須換檔就全轉速輸出特色,又不會到難以駕馭的不適感,搭配上多樣化的行車模式,不論何種駕駛訴求的車主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設定,符合入門純電休旅的定位。

iX1 xDrive30 xLine擁有不俗的動態表現。 記者陳威任/攝影
iX1 xDrive30 xLine擁有不俗的動態表現。 記者陳威任/攝影

此外,相較於燃油版車型,iX1更肩負著更運動化的責任,透過M跑車化動態懸吊系統以及運動化轉向系統即可窺知一二,一台電動車順順開可以輕鬆舒適沒負擔、如果要緊繃開也能夠玩出一番天地,BMW的這步棋可說是頗為精妙。

相較於燃油版車型,iX1肩負著更運動化的責任。 記者陳威任/攝影
相較於燃油版車型,iX1肩負著更運動化的責任。 記者陳威任/攝影

平心而論,配備端iX1提供相當具競爭力的戰力,即便電動車目前在台灣仍在初期成長階段,但不論是iX1或是iX2的單一車型安排及與燃油車之間的互補,都可以看得出BMW和汎德在推廣電動車的想法上是「玩真的」,而且即便是電動車也幾乎複製了BMW過往的駕馭體驗,剩下的就看買家本身的喜好來選擇。

iX1累積至今年4月,是BMW銷售最好的電動車。 記者陳威任/攝影
iX1累積至今年4月,是BMW銷售最好的電動車。 記者陳威任/攝影

延伸閱讀

不僅變成小跑旅也多了新動力! 全新BMW iX2純電休旅偽裝車首度捕獲

不僅變成小跑旅也多了新動力! 全新BMW iX2純電休旅偽裝車首度捕獲

雖然入門,但續航表現更優!全新BMW iX2 eDrive20正式登場

雖然入門,但續航表現更優!全新BMW iX2 eDrive20正式登場

影/有著發光鼻孔的縮小版X4!大改款BMW X2小跑旅預告發表

影/有著發光鼻孔的縮小版X4!大改款BMW X2小跑旅預告發表

電池組、電動車一條龍生產! 全新BMW iX1純電休旅德國Regensburg廠區正式投產

電池組、電動車一條龍生產! 全新BMW iX1純電休旅德國Regensburg廠區正式投產

最新文章

老鄉,換了身科技勁裝還是又潮又猛啊! MINI JCW Countryman ALL4試駕

老鄉,換了身科技勁裝還是又潮又猛啊! MINI JCW Countryman ALL4試駕

標配Level 2後更實用了!小改款Hyundai Venue新增SCC升級試駕

標配Level 2後更實用了!小改款Hyundai Venue新增SCC升級試駕

亞洲車神陳和皇化身LUXGEN n⁷最佳推廣人 親朋好友用過都說讚!

亞洲車神陳和皇化身LUXGEN n⁷最佳推廣人 親朋好友用過都說讚!

800V架構讓充電輕鬆寫意!Kia EV6 GT-Line增程版北南一日來回試駕體驗

800V架構讓充電輕鬆寫意!Kia EV6 GT-Line增程版北南一日來回試駕體驗

美型又實用的入門豪華電車 Audi Q4 e-tron 45 advanced試駕體驗

美型又實用的入門豪華電車 Audi Q4 e-tron 45 advanced試駕體驗

可以舒服開也可以超緊繃的國產馬力王 MG4 XPOWER試駕

可以舒服開也可以超緊繃的國產馬力王 MG4 XPOWER試駕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亞洲車神陳和皇化身LUXGEN n⁷最佳推廣人 親朋好友用過都說讚!

亞洲車神陳和皇化身LUXGEN n⁷最佳推廣人 親朋好友用過都說讚!

標配Level 2後更實用了!小改款Hyundai Venue新增SCC升級試駕

標配Level 2後更實用了!小改款Hyundai Venue新增SCC升級試駕

老鄉,換了身科技勁裝還是又潮又猛啊! MINI JCW Countryman ALL4試駕

老鄉,換了身科技勁裝還是又潮又猛啊! MINI JCW Countryman ALL4試駕

800V架構讓充電輕鬆寫意!Kia EV6 GT-Line增程版北南一日來回試駕體驗

800V架構讓充電輕鬆寫意!Kia EV6 GT-Line增程版北南一日來回試駕體驗

可以舒服開也可以超緊繃的國產馬力王 MG4 XPOWER試駕

可以舒服開也可以超緊繃的國產馬力王 MG4 XPOWER試駕

美型又實用的入門豪華電車 Audi Q4 e-tron 45 advanced試駕體驗

美型又實用的入門豪華電車 Audi Q4 e-tron 45 advanced試駕體驗

autos-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