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寶馬你愛嗎? BMW iX xDrive40試駕體驗
你喜歡開車嗎?這句話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但在全球汽車產業即將邁向電動化的過程中,或許「開」車這件事,也會漸漸轉變成「被開」車。而一向造車時以駕駛為導向的BMW能不能在電動車上延續這份理念,還是純粹跟著浪潮持續向前走呢?
前衛外型
不可否認的,iX在外型上總是給人似曾相似,但又有點摸不著頭緒的距離感,這是因為BMW如實的將當年的iNEXT概念車設計完整的搬到iX上,加上電動車的前衛設計,必定得大膽突破,與傳統燃油車款有所區別,但又不能過於喪失品牌風格的前提下,才會體現出如此熟悉但卻十分遙遠的特殊美感。
而那BMW招牌的雙腎形水箱罩便是最強大的標誌,不同於燃油車的前置引擎,電動車在省去撞風的必要性下,iX的直立式雙腎水箱罩是封閉式的,原廠工程師也巧妙地運用了這點,將攝影機科技、雷達功能、先進的感應器科技,以及相關的清潔系統和加熱元件等許多科技化功能整合在裏頭。為了保護如此精密的組件,原廠也在水箱罩上施以Shy Tech自體修復塗層,小刮傷可於常溫24小時內或高溫5分鐘自行復原。
除此之外BMW在車頭上還隱藏著小巧思,那個被象徵電動車的藍圈圈包裹的BMW廠徽,居然輕輕按一下便可彈開,原廠將其設計為雨刷水的加水孔,也多了一份另類的可愛。
其餘外觀上,本次iX xDrive40試駕車是深灰色,從後照鏡下方一直延伸至後窗下緣,以及車門把手外框的古銅金線條也達到相當的對比效果,即便搭載22吋鋁圈(選配),和全車運動化空力套件,iX依舊保有典雅的外觀,不至於太過肅殺。
新世代豪華車艙
比起車外造型,車艙內或許才是iX的重點,座艙導入BMW全新世代布局,直接將前控台上換成12.3吋儀表和14.9吋中控螢幕的一體式曲面螢幕,並且仍維持具駕駛導向的傾斜度,這也是BMW內裝一直以來的堅持,但這可能也是BMW在純電車上對「開車、駕駛」這件事唯一能致敬的少數設計。
因為在曲面螢幕與全新iDrive 8系統的加持下,在提車後第一次進到車艙中,迎面而來的已經不是「我很想開開看的喜悅」,反而更像是我拿到了一隻新的iPhone或是開箱新筆電的感覺,這種差異在強調操駕樂趣的BMW上尤其明顯。不過在這電動與數位化的年代,車輛給人的科技感,電腦功能的強大與否或許才是新一代消費者想看到的趨勢,但至少老派如我對這些東西上車可是一點也提不起勁。(到底誰想在一台BMW上滑中控台看新聞還是氣象報導?)
但撇除以上主觀的見解,iDrive 8系統可說是十分強大,具有極其強大的自定義功能,在車輛的各種設定都能依照自身偏好設置,讓駕駛設定好後,往後進入車內能馬上就手。
且車艙內的豪華程度,也不會因為是電動車而有所刪減,開放式中央鞍座上的木紋飾板搭配分布在iDrive、排檔撥桿和電動椅調整鈕的水晶套件,以及古銅金的飾條和由天然橄欖葉鞣製而成的特殊皮革,無愧於一輛豪華品牌該有的精緻程度,真的不是放一塊強大的電腦平板就能敷衍了事的。
在座椅方面BMW也絲毫不吝嗇,直接配給iX兩張菱格紋縫線樣式的座椅,其發泡棉十分厚實有韌性,乍看之下會以為是類似沙發的感受,尤其椅面和椅背面積可能是近年來最大,但實際上其支撐性與包覆性還是在水準之上,不過若要說上運動化嘛?那倒不至於,整體還是偏舒適調性。
後座空間部分,得益於3,000mm的軸距,整體乘坐的空間十分寬廣,加上與前座相同的菱格紋座椅設計,加上四區恆溫空調、前座椅背上各兩組Type C充電孔,同時iX也首度配備BMW車系中最大面積的全景天窗,移除了電動遮陽簾,改透過電控調節變色遮陽,讓後座乘客猶如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般自在。
相對寬敞的乘坐空間,iX在置物空間上表現就較為平凡,在未傾倒的狀態下有500L,椅背做4/2/4傾倒後則可以獲得1,750L,後行李箱側邊有況速傾倒按鈕。在行李箱開口兩側的Carbon Cage碳纖維複合車體結構上也有後方警示燈的貼心配備。四個車門打開時也能清楚看見iX的Carbon Cage碳纖維複合結構。
作為劃時代產品,iX配備的方向盤當然不會是燃油車時期的真圓造型,而是雙輻式「六角形」設計十分獨特,在方向盤按鈕上也做了簡化,左側操作ACC右側則是負責儀錶設定和多媒體功能。
雖然BMW在數位儀表內駕駛模式的主題上都不如競爭對手花俏,但仍然能透過色彩來區分,中央的資訊幕也能根據使用情況跟換為地圖、旅程資料或輔助駕駛等顯示。HUD抬頭顯示器介面也是最新世代,能一併顯示更多訊息。
裝載iDrive 8系統的14.9吋中控螢幕,提供了與智慧型手機類似的APP、區塊移動功能,可按照個人喜好排列順序,對於現代的手機使用者來說肯定不陌生。空調系統也一併整合在螢幕裡,因此下方沒有任何實體按鍵。在選單最後還有電動車專屬的充電規劃程式,能夠估算充電的時間與效能。
當然最基本的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接也是必備,不過這次我們就先捨棄最熟悉的Google Map導航,改用BMW原廠導航系統,因為iDrive 8的另一項功能便是AR擴增實境導航,在接近路口或是岔路、轉彎處都會在螢幕上顯示車前畫面,並用3D的箭頭圖示來引導駕駛,就像在玩賽車電玩一樣。不過剛接觸AR時可能會有點不習慣而錯過路口,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能體會它的魅力。
動力駕乘體驗
BMW iX xDrive40裝載的為76.6kWh鋰電池模組,並使用雙電動馬達的四輪驅動配置,最大馬力326hp最大扭力則來到了64.2kg-m(630Nm),0-100km/h的加速不算猛爆,僅6.1秒。即便用上Carbon Cage碳纖維複合結構和眾多鋁合金材質減輕重量加強車身剛性,車重還是達到2,365kg的地步,但這無可厚非,畢竟這也是現在大型電動車的硬傷,在加速過程中或許感受不明顯,但只要踩下煞車,就能明顯感覺到重量的位移,需要比開燃油車時踩得更深。(這時動能回收系統的功用就出現了)
但要如何在電動車中詮釋BMW品牌核心「駕駛」兩字,那可就真的是一大挑戰了。我們知道,電動車的電能輸出不像內燃機一樣需要讓活塞往復作動,轉速提升才能達到目標動力,電能則省去了這些過程,不是0就是100,就有如電影《命運好好玩》的遙控器,在跟老婆恩愛時直接跳到了結果。
這也讓電動車變成了A-B點移動的「絕佳工具」,畢竟安靜、平順又強大的電能動力、十分精密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加上車艙中許多功能的大螢幕,活像了上捷運後就開始滑手機(車內大螢幕)的駕駛。
不過好在,BMW還是能透過在駕駛模式的切換,改變電門輸出時的爆發性,在節能模式下的反應,猶如過往大排量多缸引擎般的絲滑柔順,溫柔的推動近2.4噸的龐然大物在市區中遊走;一但點選運動模式,BMW特調的電能模擬聲浪,以及變得活潑的電門反應,多少彌補了沒有引擎後的BMW在駕駛上的情感空缺。
另外,BMW iX也不像某些品牌電動車將動能回收切換設置在換檔撥片上,而是在系統設定中調整,在預設主動式的狀況下,基本上駕駛與車內乘客是沒有任何頓挫的感覺;切至弱、中模式時,就很像燃油車收油門的阻力效果;如果設定至強或是排檔排至B檔時,就與燃油車打低速檔的引擎煞車一般,熟悉作動後就能夠以單踏板操控行駛。*但動能回收太強的話,即便在平地乘客都有很大機率暈車。
或許是iX的產品特性和客層偏好舒適性較多,BMW的運動精神在這台車上並沒有相當顯著,但就乘坐的豪華感受、動力的順暢性以及底盤轉向的反應,還是符合BMW豪華品牌的水準,唯獨3米的長軸距在迴轉時可能需要多打一次才能通過,以一台品牌首款純電平台的作品來說,已是可圈可點的表現。
續航里程與充電站點
BMW iX xDrive40原廠續航里程數據為372-425km,而本次試駕車拿到車時電池量約在97%預估行駛里程為335km。
台灣BMW預計在全台經銷點設置設置14座「i直流高速充電站」,目前完工的有四處,分別是BMW桃園大桐、BMW南投長慶、BMW台南永康汎德及BMW高雄新生汎德。原廠也和「中興電工iCharging」合作,在國道服務區、市區停車場都設置直流快充站。
不過經實地走訪後,台北市區內大部分停車場的iCharging停車格都被燃油車佔滿,當天並無可用的車格,而停車場業者僅表示「電動車優先車位」並不代表不能停燃油車,為此充電廠商也是十分苦惱,想必也是未來電動車普及後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