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時代創新鉅作Ford Mustang Mach-E 首款”電動野馬休旅”正式發表!

Ford Mustang Mach-E。 摘自Ford
Ford Mustang Mach-E。 摘自Ford
Ford Mustang Mach-E。 摘自Ford

這是Ford在55年來第一次擴大Mustang的車系,讓Mustang不再只有Coupe和Convertible,相信許多人當初都料想不到,那個在大眾文化、影視電影裡出盡鋒頭的美式經典跑車Ford Mustang福特野馬車系,有一天也會轉型成SUV吧!而且還是一輛純電動的SUV,完全跳脫肌肉車的框架,蛻變成今日的Ford Mustang Mach-E。

Ford Mustang車系,在經過55年後首度加入了SUV車型Mach-E。 摘自Ford
Ford Mustang車系,在經過55年後首度加入了SUV車型Mach-E。 摘自Ford

在外觀上Mach-E延續了Mustang優美的線條,讓雙門Coupe的造型融入SUV中,引擎蓋上4條充滿肌肉感的摺線延伸至角度稍微傾斜的擋風玻璃,雖然不再有Coupe的長車頭設計,不過搭配上細長的LED頭燈與車頭上的野馬廠徽,加上斜背造型的短車尾搭配三柵式尾燈,讓這輛SUV到處都充滿著傳統野馬的經典元素。

Ford Mustang Mach-E仍然保留了野馬經典的三格柵式尾燈ㄡ 摘自Ford
Ford Mustang Mach-E仍然保留了野馬經典的三格柵式尾燈ㄡ 摘自Ford

進入車室前,我們會發現Mach-E的四個車門上並沒有門把,取而代之的是B柱上的按鈕與輔助握把,按下去後前門自動彈出,而後門則是完全沒有把手。同時Ford也首次將手機解鎖搭載於Mach-E上,透過藍芽連接,可以在駕駛靠近時偵測手機並解鎖車輛。

Mach-E的車門並沒有門把,必須按下B柱的按鈕後車門才會自動彈出(前門有輔助握把)。 摘自Ford
Mach-E的車門並沒有門把,必須按下B柱的按鈕後車門才會自動彈出(前門有輔助握把)。 摘自Ford

Ford Mustang Mach-E。 摘自Ford
Ford Mustang Mach-E。 摘自Ford

進到內部,在經典飛翼式中控台上的15.5吋大螢幕立即吸引目光,在傳統儀表板的位置上則是配置一片10.2吋螢幕,透過這兩塊螢幕的顯示,駕駛能夠很輕鬆的操控最新的Sync信息娛樂系統以及主動安全套件Co-Pilot 360 2.0。當然,方向盤上仍然保留實體按鈕,以便於駕駛操作。

Mach-E內裝鋪陳仍然沿用野馬車系經典的飛翼式中控台。 摘自Ford
Mach-E內裝鋪陳仍然沿用野馬車系經典的飛翼式中控台。 摘自Ford

15.5吋的觸控螢幕,並配備最新的Sync系統。 摘自Ford
15.5吋的觸控螢幕,並配備最新的Sync系統。 摘自Ford

在置物空間方面,從Coupe”升級”為SUV的Mach-E,在後行李箱的容積為821公升,若將後排座椅放倒,最大可達1687公升的大容積。且由於Mach-E是電動車的緣故,原本引擎室的部分也變成了有著136公升的行李箱,空間運用足以應付一般人的日常需求。福特設計師還表示,Mach-E不僅置物能力優異,車室空間更是I-Pace、Niro EV和E-Tron這些同級對手中最好的。

Ford Mustang Mach-E後行李箱的容積為821公升。 摘自Ford
Ford Mustang Mach-E後行李箱的容積為821公升。 摘自Ford

原本引擎室的部分也變成了136公升的行李箱。 摘自Ford
原本引擎室的部分也變成了136公升的行李箱。 摘自Ford

Ford表示在車室空間上Mach-E領先同級電動車。 摘自Ford
Ford表示在車室空間上Mach-E領先同級電動車。 摘自Ford

此外,Ford在Mach-E車頂配備擁有特殊塗層的玻璃全景天窗,能夠有助於隔離熱源,不僅讓車室內冬暖夏涼,更能隔絕陽光帶來的紫外線傷害。

Ford在Mach-E車頂配備擁有特殊塗層的玻璃全景天窗。 摘自Ford
Ford在Mach-E車頂配備擁有特殊塗層的玻璃全景天窗。 摘自Ford

Mustang Mach-E根據5車型有9種不同的動力配置:

Ford Mustang Mach-E車型資料。 圖/記者趙駿宏製圖
Ford Mustang Mach-E車型資料。 圖/記者趙駿宏製圖

入門Select版全都配置標準版電池,馬力同為255 hp,可選擇後輪驅動或是四輪驅動版本,後驅版扭力為42.2kgm,0-96km/h加速低於6秒,行駛里程可達370km。四驅版的扭力則為增加置59.2kgm,0-96km/h加速為5.5秒,行駛里程則降為338km。

Ford Mustang Mach-E有後輪驅動和四輪驅動版本可供選擇。 摘自Ford
Ford Mustang Mach-E有後輪驅動和四輪驅動版本可供選擇。 摘自Ford

而Premium版本則有4種規格,配備標準版電池的車型馬力為255 hp,後驅扭力42.2kgm,0-96km/h加速低於6秒,行駛里程可達370km。四驅扭力59.2kgm,0-96km/h加速為5.5秒,行駛里程為338km。

配備增程版電池的的車型,後驅版本動力為282hp/42.2kgm,0-96km/h加速為6.5秒,行駛里程為482km。四驅版本動力為332hp/59.2kgm,0-96km/h加速為5.5秒,行駛里程為434km。

Ford Mustang Mach-E。 摘自Ford
Ford Mustang Mach-E。 摘自Ford

First Edition版本則配備增程版電池,僅有四輪驅動,動力為332hp/59.2kgm,0-96km/h加速為5.5秒,行駛里程為434km。

California Route 1版本配備增程版電池,僅有後輪驅動,動力為282hp/42.2kgm,0-96km/h加速為6.5秒,行駛里程為482km。

最後是高性能的Mach-E GT版本,配備增程版電池、四輪驅動,動力為459hp/62.4kgm,0-96km/h加速為驚人的3.5秒,行駛里程為378km。

Ford將於2020年率先販售Premium與First Edition版本,其餘車型將延至2021年開始販售。

Ford Mustang Mach-E。 摘自Ford
Ford Mustang Mach-E。 摘自Ford

Mustang

美式肌肉對決!Cadillac CT4-V Blackwing挑戰Ford Mustang Dark Horse

美式肌肉對決!Cadillac CT4-V Blackwing挑戰Ford Mustang Dark Horse

開價高於市場預期?Ford Mustang GTD北美開出破千萬單價!

開價高於市場預期?Ford Mustang GTD北美開出破千萬單價!

Ford Mustang GTD 再戰綠色地獄!刷新自身紀錄「美國野馬」直追歐陸列強

Ford Mustang GTD 再戰綠色地獄!刷新自身紀錄「美國野馬」直追歐陸列強

延伸閱讀

Volkswagen全球首座純電工廠第100萬輛電動車下線!台灣同步強化電動車布局

Volkswagen全球首座純電工廠第100萬輛電動車下線!台灣同步強化電動車布局

Ferrari將延遲第二款電動車 富豪們還是難捨燃油車習慣!

Ferrari將延遲第二款電動車 富豪們還是難捨燃油車習慣!

會有回歸希望嗎?Ford Focus ST正式走入歷史!

會有回歸希望嗎?Ford Focus ST正式走入歷史!

Nissan N7純電轎車中國上市!頂規只要62萬新台幣

Nissan N7純電轎車中國上市!頂規只要62萬新台幣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年輕人購買新車意願降低 原因不令人意外

年輕人購買新車意願降低 原因不令人意外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原廠改,沒煩惱!Volkswagen發表Golf GTI 50週年限定版,EA888三百匹達成!

原廠改,沒煩惱!Volkswagen發表Golf GTI 50週年限定版,EA888三百匹達成!

Mazda CX-3終於有後繼車了!將提供新Hybrid動力?

Mazda CX-3終於有後繼車了!將提供新Hybrid動力?

Kia Sportage歐規小改款突襲登場!台灣今年底前能否見客?

Kia Sportage歐規小改款突襲登場!台灣今年底前能否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