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想加裝充電樁超困難 中南部阻力比北部大
電動車趨勢正夯,社區大樓停車位裝設充電樁的需求隨之增加,廠商發現要談簽約,得要頻跑社區報告、釋疑等,甚至最後不見得會成功,歸因於住戶態度、社區經費,就連政府法令、台電申請用電條件,都可能成為卡關門檻。
充電樁廠商、銳能智慧科技經理蔡自偉表示,每位電動車買主都希望可在自家裝設充電樁,若是自有產權就沒問題,但公寓大廈牽涉產權,老舊大樓的阻力更大,居民在意法規、用電安全、線路美觀等。
蔡自偉說,反對居民通常擔心消防、用電等安全問題,其次是如何管理,畢竟社區管委會是多數決,住戶會希望裝設充電樁也要收費或公平管理,不能說某些停車位能裝、某些地方不能裝,最後是拉管線會影響社區美觀等。他直言電動車科技新穎,民眾較少接觸相關資訊,因此只要發生事故就會被放大檢視,但事故率比起油車低很多。
他以過往經驗來講,10年以上大樓在北部(北北基桃竹)的阻力相對小,因為民眾有需求,電動車數量多,諮詢後裝設者約6成,中南部阻力大很多,僅約3成裝設。
蔡自偉強調,現在裝設充電樁都有相關規範,合格業者裝設時,一定會高於法規的安全標準建置,而且台灣法規要求充電樁須具有一定安全性,目前已有許多公有停車場建置充電車位,所以安全性沒問題。
他認為,與2年前相比,現在的資訊、法規愈來愈完善,對業者而言是好事,更容易與社區溝通。他舉例,過去法規不明確,社區、居民諮詢業者或政府窗口後,可能給的答案會不同,讓人無所適從,如今資訊透明、標準變得具體,為了安全不能妥協,法規嚴格點,在安裝時就能保障安全。
蔡自偉說,住戶若私接電線,才可能會出現電力不足的問題,政策也不會往這方向走;要裝設充電樁必須向台電申請電力,因此不會有電力不足問題,畢竟開電動車的人非多數,只要社區內的電力配置在系統調配、管理下,基本上都能在社區停車場裝設充電樁。
而協助新北汐止「忠孝大院」社區建置的充電樁廠商,車可充負責人張為光觀察,過往民眾認為電動車價格貴,今年納智捷推出平價電動車,才有一般人也買得起的感覺,需求隨之增加,因此近來愈來愈多社區會想要整套建置,原因之一是電動車生態日漸發展,二是社區若沒把相關設施弄好,有意換電動車的住戶也不敢換。
他分享一件社區裝充電樁成功案例,自己從接洽、規畫設計、報告說明到最終簽約,至少拜訪社區10次之多。每個社區依據各自預算去選擇配套,預算夠就一次到位,從基礎的電力改善做起,申請新的電表來供充電使用,再者是走線規畫,將各充電樁的充電線收納到同一線槽等配比,若一整套做到好,建置金額上看數百萬元。
張為光不諱言,有些社區確實部分住戶不同意,也有社區是認為時候未到,目前需求量尚不高,但隨著電動車趨勢上升,住戶們也會開始認真去討論,畢竟未來他們可能會有此需求,不排斥去討論這個議題,而當有共識就願意支持社區裝充電樁。
立法院2021年一讀通過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正案,明訂不得拒絕裝設充電樁電動車。他直言這是霸王條款,看似有助於電動車在台發展,但社區光要不要裝充電樁就卡關這麼久,兩大根本原因,一是預算,社區沒錢還是裝不了,二是人,不同意也是白搭;加上管委會可用各種評估、凝聚共識等議題技術性拖延,就算有法令也沒用,反而間接造成住戶間對立。
他認為,目前政府或台電對於用電的態度相當曖昧,不僅至今仍無相關專法上路,台電近年針對各項用電申請的條件也愈來愈嚴苛,例如原本錶後增設只需2、3項資料,迄今可能多達10項等狀況。據他所知,曾有請電業者提及中南部新申請電力相對不易,政府對於能源政策大方向,如何解決電力不夠問題,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