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日系四驅旅行車 小改款 Subaru Levorg 1.6 GT-S 試駕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80014.jpg&x=0&y=0&sw=0&sh=0&sl=W&fw=930&exp=3600)
歲月是把殘酷的刀,當過去只在乎車輛操控、懸吊要多硬有多硬的年少輕狂,轉眼間開始為了空間而妥協時,你才會開始瞭解人生階段的遞嬗是多麼奇妙的過程。
其實在 Subaru 台灣意美汽車正式上市發表前(好爸爸與東洋武士亮相!Subaru Levorg 、WRX&WRX STI 在台上市),聯合發燒車訊便已試駕此次改款的 Subaru Levorg 1.6 GT-S 車型。回想當初 Levorg 於 2015 年 10 月導入台灣時,可說是市面上唯一一部、且售價相對親民的日系旅行車。時至今日,在左右日系、歐系競品環伺下,此番改款的 Subaru Levorg 還有哪些優勢?改款的項目有哪些?以及還有哪些值得精進的地方?請看以下的試駕體驗:
![此次記者試駕的車款為 Subaru Levorg 1.6 GT-S 車型,究竟這次改款有哪些不同,請看以下分析。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16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首先,改款後的 Levorg 在外觀上進行小針美容,先前獨立出來、位於霧燈上方的方向燈重新整合進頭燈組內,並將大燈升級為具有 SRH 主動轉向功能的 LED 大燈、前霧燈也改以 LED 的規格;同時在水箱護罩方面,除了放大中間的黑色橫柵外,並於下方換上鍍鉻材質,並延伸至前保桿的左右兩側,增添視覺美感。
![改款後的 Levorg 將方向燈重新整合進頭燈組內,並讓車頭前臉更具質感。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16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改款後的 Levorg 升級 SRH 主動轉向 LED 大燈、前霧燈也改以 LED 的規格。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33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至於在旅行車最優美的車側方面,此番試駕的 Subaru Levorg 1.6 GT-S 車型採用新式車面鋁圈,其規格為 225/45 R18(1.6 GT 車型則是 215/50 R17),原廠配胎皆為 Dunlop sp sport maxx 050,在側裙、鍍鉻水切的點綴下,使車長 4,690mm 的 Levorg 不至太過呆板。
![Levorg 的車身尺碼為:4690mm x 1780mm x 1485mm,軸距為 2650mm。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34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1.6 GT-S 車型輪框規格為 225/45 R18(1.6 GT 車型則是 215/50 R17),原廠配胎為 Dunlop sp sport maxx 050。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931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車尾方面,C 柱以後的圓滑身形加上車頂鯊魚鰭天線與略為延伸的掀背尾翼,使 Levorg 在先天「多一截」的宿命上不會太過突兀,取而代之的是日系車慣有的設計美感。同時辨識性良好的尾燈組與顯眼的左右單出尾管,也讓這部好爸爸旅行車多了一絲性格。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9579.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左右單出尾管增添 Levorg 旅行車的運動氣息。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958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25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此次 Levorg 的改款重點著重在乘坐舒適性上,原廠透過大量霧黑飾版來提升內裝質感,並將中控台上方的 LCD 多功能行車資訊顯示螢幕升級至 5.9 吋、新增駕駛座電動腰靠調整(共 10 項電調),並透過加厚車門玻璃、增加隔音材質與發泡材質來填充空隙等方式增進 NVH 表現,整體來說在車室隔音上較改款前明顯提升不少。
![內裝使用大量霧黑、霧銀飾版增添質感,並將中控台上的 LCD 多功能行車資訊顯示螢幕升級至 5.9 吋。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40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423.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中控台上的 5.9 吋 LCD 多功能行車資訊顯示螢幕可提供豐富的車輛資訊。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51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車門把手凹槽也重新設計,在握感上較為厚實。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667.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999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藉由此次改款,Levorg 也成為 Subaru 旗下首部搭載 AVH (Auto vehicle hold)車輛暫停維持系統的車款(簡單來說就是 Auto Hold),這項配備對於都會區走走停停的路況相當便利。可惜的是,此次改款雖然仍維持電動天窗的配置,但對旅行車來說,或許換上全景天窗更能為後排乘員帶來更棒的採光與視野。
![AVH (Auto vehicle hold)車輛暫停維持功能對走走停停的都會路段相當便利。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73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對旅行車來說,或許全景天窗更能加分。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669.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空間載運方面,Levorg 的後座具有五段傾斜可調機制,中央扶手後方也設置兩具 USB 插孔;雖然後廂空間在未傾倒下仍維持 522 公升的表現(傾倒後可至 1,446 公升),但後排座椅也從改款前的 6/4 分離改為 4/2/4 的分離傾倒設計,在維持四人乘座的情況下對於長形物體的載運需求更加便利。
![Levorg 的後座具有五段傾斜可調機制,圖為後座調整把手。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73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中央扶手後方設置兩具 USB 插孔。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980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後排座椅改為 4/2/4 的分離傾倒設計,在維持四人乘座的情況下對於長形物體的載運需求更加便利。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40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在後排座椅全部傾倒後,後廂空間一舉可提升至 1,446 公升。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403.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動力核心方面,此次改款並無太大變革,同樣採用原廠代號 FB16 的 1.6 升 Boxer 水平對臥四缸直噴渦輪引擎,搭配 Lineartronic CVT 無段變速箱與 Subaru 引以為傲的 SAWD 對稱式全時四驅系統後,最大馬力為 170 匹/25.5 公斤米,平均油耗為 13.5km/L。
![動力方面維持(FB16)1.6 升 Boxer 水平對臥四缸直噴渦輪引擎,搭配 Lineartronic CVT 無段變速箱後,最大馬力為 170 匹/25.5 公斤米,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541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實際上路後,記者明顯有感改變的地方便是懸吊。相較於改款前的硬朗風格,此次小改後的 Levorg 在原廠重新調校下整體的吸震效果相當明顯,在乘座舒適性上也較平易近人;至於在加速表現上,這具 FB16 搭配 CVT 無段變速箱的配置對一台車重達 1,597 公斤的旅行車來說還算「輕盈」,不會有步履蹣跚的重拖感。僅管在使用換檔撥片退檔時仍免不了 CVT 先拉轉後湧現力道的特性,但就退檔時機上也不會過於遲緩,且這樣的動力輸出對一部首重空間、家庭取向的旅行車來說已算夠用。唯一還能精進的地方,就是激烈操駕時原廠輪胎可能稍嫌不足,雖不致於失去抓地,但還是建議熱血車主可以優先考慮更換性能胎,增進駕駛樂趣。
![此次改款並無換上SGP(Subaru Global Platform)模組化底盤平台與 Eye-Sight 主動駕駛輔助系統,對車迷來說都是遺珠之憾。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930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當然,沒有一台車是十全十美的,尤其當市場越來越競爭時,消費者貨比三家的籌碼只會越來越大。以此次的改款內容來說, SGP(Subaru Global Platform)模組化底盤平台與 Eye-Sight 主動駕駛輔助系統都可說是遺珠之憾,未來是否在主打的水平對臥與四驅性能之外,還能以更豐富的配備來吸引更多消費者青睞,就端看 Subaru 台灣意美汽車的規劃考量了。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99/387928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車訊最前線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