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部分車款預裝主動式M電子懸吊 又需付月費才能解鎖?

圖/BMW

儘管過去在「訂閱服務」部分飽受抨擊,德國豪華車廠BMW似乎仍未放棄此類商業模式,而最近又被發現新的付費解鎖選項。

圖/BMW
圖/BMW

早在2022年8月,BMW認為客戶最終會習慣訂閱制功能,但由於後續的強烈反彈,BMW放棄了將座椅加熱變成訂閱制服務的計劃。最近一位眼尖的Reddit網友發現一項與主動式懸吊相關的新服務。這位用戶分享了一則來自斯洛伐克的BMW廣告,內容是關於主動式M電子懸吊的訂閱服務,每月起價25歐元(約新台幣850元),買家也可以支付460歐元(約新台幣15,600元)永久啟用。原來將主動式M懸吊列為選配的BMW車型,無論消費者是否選配,實際上都已經預裝了這套系統,只是未啟用。

圖/BMW
圖/BMW

BMW發言人向外媒Motor1表示,在美國地區,主動式M懸吊可透過美國的Connected Drive商店購買,但並非『必須』訂閱。它仍然可以作為原廠選配,但透過商店,可以將其添加到原本沒有選配該功能的特定車輛上。客戶可以免費試用一個月,如果喜歡,他們可以選擇按月或按年訂閱,或者直接支付500美元(約新台幣15,700元)的一次性費用永久購買。

圖/BMW
圖/BMW

這意味著某些BMW車型的車主,即使在購買時沒有勾選主動式M懸吊的選項,他們的車上也已經安裝了這套系統。如果BMW沒有預裝這個昂貴的系統,這款車的價格可能會來的更低一些。不過好處在於,車主們至少可以在決定訂閱或購買之前,擁有免費試用一個月的權利,有機會先體驗總是不錯的。

圖/BMW
圖/BMW

BMW

全新改款BMW iX3科技大躍進!將搭載AI駕駛輔助系統

全新改款BMW iX3科技大躍進!將搭載AI駕駛輔助系統

以BMW M4為基礎打造!Bovensiepen Zagato GT豪華轎跑2026年第二季開始交車

以BMW M4為基礎打造!Bovensiepen Zagato GT豪華轎跑2026年第二季開始交車

滿足碳纖維狂粉的野望:Mansory為BMW M5推升級改裝套件!

滿足碳纖維狂粉的野望:Mansory為BMW M5推升級改裝套件!

延伸閱讀

全新改款BMW iX3科技大躍進!將搭載AI駕駛輔助系統

全新改款BMW iX3科技大躍進!將搭載AI駕駛輔助系統

以BMW M4為基礎打造!Bovensiepen Zagato GT豪華轎跑2026年第二季開始交車

以BMW M4為基礎打造!Bovensiepen Zagato GT豪華轎跑2026年第二季開始交車

女神李多慧親臨現場 普利司通「包冰涼」夏日活動登場! 7月選購指定輪胎系列 即可享限量好禮

女神李多慧親臨現場 普利司通「包冰涼」夏日活動登場! 7月選購指定輪胎系列 即可享限量好禮

滿足碳纖維狂粉的野望:Mansory為BMW M5推升級改裝套件!

滿足碳纖維狂粉的野望:Mansory為BMW M5推升級改裝套件!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