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的車內鏡頭 終於要派上用場了嗎?

摘自Tesla

幾年前Tesla剛推出Model 3時,就有人注意到在車內後照鏡的上方,有一顆小小的鏡頭,該廠也解釋,這顆鏡頭是日後為了監測駕駛行為所設置的,並且僅在北美地區啟用。

不過這顆鏡頭也在北美引起一陣騷動,有駭客破解入侵了車輛系統,將車內畫面的影像截取出來並貼在YouTube上面;而在2018年,Tesla創辦人Elon Musk也表示車上不需要利用這顆鏡頭,作為眼球追蹤以判斷駕駛人在Autopilot啟用時的專注程度。只是時至今日,無論是在世界何處,因為誤用Autopilot系統而導致車禍傷亡的Tesla駕駛者越來越多,令該廠也不得不注重車內的駕駛監控系統。

於是Tesla在最近一次的系統更新中,正式開啟了這顆鏡頭的偵測功能,並與Autopilot系統串連,以防止事故發生。Tesla表示,這顆鏡頭所拍攝的影像將在一個封閉的迴路中循環,除非車主自行開啟檔案共享存取,否則這些資訊皆不會流到汽車以外的地方。其實現在已經有許多車廠用車內鏡頭來監控駕駛人在開啟輔助系統時的行為,以取代傳統的方向盤重力感應。

摘自Tesla
摘自Tesla

希望Tesla新增了這項功能之後,能夠確實地降低因誤用Autopilot系統而導致傷亡的事故,而Tesla也並未將原本就有的方向盤重力感應關閉。不過現今像是GM與Ford推出的最新駕駛輔助系統,已經可以允許在部分路段讓駕駛人在監控之下將雙手離開方向盤。

摘自Tesla
摘自Tesla

Tesla

六座 Model Y L 現身! 中國市場率先迎來 Tesla 最長軸距電動 SUV

六座 Model Y L 現身! 中國市場率先迎來 Tesla 最長軸距電動 SUV

關稅高昂!特斯拉 Model Y 約新台幣205萬元 進軍印度市場

關稅高昂!特斯拉 Model Y 約新台幣205萬元 進軍印度市場

Tesla、Peugeot 挺進榜單 6 月進口車市竄升!台灣車市將迎 7 月拚量戰?

Tesla、Peugeot 挺進榜單 6 月進口車市竄升!台灣車市將迎 7 月拚量戰?

延伸閱讀

Ferrari法拉利推出方向盤實體按鍵選配!新舊車都能安裝

Ferrari法拉利推出方向盤實體按鍵選配!新舊車都能安裝

六座 Model Y L 現身! 中國市場率先迎來 Tesla 最長軸距電動 SUV

六座 Model Y L 現身! 中國市場率先迎來 Tesla 最長軸距電動 SUV

Audi、Volvo排名末班車是怎麼回事?J.D.Power釋出新車品質評估報告!

Audi、Volvo排名末班車是怎麼回事?J.D.Power釋出新車品質評估報告!

Tesla、Peugeot 挺進榜單 6 月進口車市竄升!台灣車市將迎 7 月拚量戰?

Tesla、Peugeot 挺進榜單 6 月進口車市竄升!台灣車市將迎 7 月拚量戰?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Audi、Volvo排名末班車是怎麼回事?J.D.Power釋出新車品質評估報告!

Audi、Volvo排名末班車是怎麼回事?J.D.Power釋出新車品質評估報告!

Toyota 迷你 Land Cruiser 有望明年春季登場

Toyota 迷你 Land Cruiser 有望明年春季登場

Ferrari Amalfi小改一下竟然變成一輛Toyota?

Ferrari Amalfi小改一下竟然變成一輛Toyota?

Mazda第三代CX-5終於現身!油電動力、無實體按鍵數位介面上身!

Mazda第三代CX-5終於現身!油電動力、無實體按鍵數位介面上身!

BMW改裝廠AC Schnitzer出手 為新X3改頭換面!

BMW改裝廠AC Schnitzer出手 為新X3改頭換面!

Mitsubishi 重返歐洲市場 但似乎少了點什麼

Mitsubishi 重返歐洲市場 但似乎少了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