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車廠十年內恐裁員7萬人 失業潮全因風向轉往電動車!

Volkswagen ID.3預計2020年夏季率先於歐洲上市。 摘自Volkswagen
特斯拉等電動車製造商為德國汽車業帶來挑戰。(美聯社)
特斯拉等電動車製造商為德國汽車業帶來挑戰。(美聯社)

2019年全球車市持續不景氣,傳統汽柴油車整體銷量和前兩年一樣持續下滑,電動車卻逆勢成長,這一趨勢嚴重衝擊汽車生產大國德國,迫使當地車廠與相關供應鏈削減成本,以便投資新技術,但傳統汽車產業員工生計已受到影響。

汽車大廠 經濟動能開始停滯

紐約時報報導,德國厄林根是該國最大產業汽車業的發源地。表面上來看,當地生活大致美好,失業率僅2.3%,餐館、養老院與幼兒園都在徵人,厄林根市政府也利用不斷增加的稅收興建新的中學跟醫院。但在厄林根老城區外,有跡象顯示經濟動能正開始停滯。

生產電動車所需人力跟零組件數量少於汽柴油車。圖為福斯電動車生產線。(美聯社)
生產電動車所需人力跟零組件數量少於汽柴油車。圖為福斯電動車生產線。(美聯社)

汽車零組件製造商馬勒關閉了旗下一間製造空氣濾清器的工廠,240名員工因此失業,一股重塑汽車業與威脅德國經濟基礎的力量,正讓該工廠成為受害者。

全球汽車銷量持續下滑之際,車廠投入數十億美元發展自動駕駛和電動車等新技術,這些車輛更容易組裝且需要的工人及零組件更少。

削減成本 戴姆勒、奧迪裁萬人

包括戴姆勒跟福斯子公司奧迪在內的汽車製造商,以及馬牌輪胎和博世等供應商,近幾周均宣布裁員上萬人。根據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授杜登霍夫估計,德國汽車產量在2019年與2020年將處於22年來最低水位。

Audi首款純電動車e-tron。 記者黃俐嘉/攝影
Audi首款純電動車e-tron。 記者黃俐嘉/攝影

汽車工人首當其衝。馬勒執行長斯塔曼說,「對馬勒跟整個產業來說,技術變革是項艱鉅任務」。這意味著削減成本與做出艱難決定。

人們不安地認為,德國強大的汽車業正發生比另一個經濟周期還要重大的事情。電動車日益普及,恐迫使全球汽車業的權力平衡發生轉變,對德國產生長期影響。

福斯在2019年10月正式發表的首款電動車ID.3。(路透)
福斯在2019年10月正式發表的首款電動車ID.3。(路透)

電動車市占小 但成長速度驚人

到目前為止,電動車銷量在整體車市占比仍然很小,但成長很快。根據市調公司駿特(JATO)的數據,在2019年10月,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占歐洲新車註冊量近一成,另一項LMC Automotive的數據也顯示,電動車在美市占率不到4%。不過,電動車成長速度驚人,在歐洲銷量年增率高達40%。

這一趨勢若持續下去,對數百家製造內燃機零組件的供應商來說就麻煩大了。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馬蒂斯說:「目前整個產業正轉向零組件更少且更容易製造的電動車。因此,我們預期就業將減少。」

全球汽車產業風向正轉往電動車。圖為豐田汽車的充電座。(美聯社)
全球汽車產業風向正轉往電動車。圖為豐田汽車的充電座。(美聯社)

曾任福特德國業務主管的馬蒂斯援引研究數據估計,市場轉向電動車,恐讓德國在2030年前減少7萬個工作機會。有些估計甚至更高。

像厄林根這樣的社區,裁員帶來的影響可能最為明顯,因當地經濟以專為汽車業服務的中小型製造商為主。在半徑約65公里的範圍內,奧迪、保時捷和戴姆勒均設有工廠。

美國通用汽車工人去年9月發動長達40天的罷工。(美聯社)
美國通用汽車工人去年9月發動長達40天的罷工。(美聯社)

傳統汽車員工轉業 臨時工作大減

面臨主要市場銷量持平或是下滑,大型車廠料將把大部分痛苦轉嫁到供應商身上。車廠將要求供應商降價,並開始將先前委託給承包商的工作拿回來自己做。

厄林根市市長密希勒說,當地經濟多樣化,足以在馬勒工廠關閉後生存下來。厄林根市約有2.5萬居民,同時也是中型企業的所在地,像是全球最大的5公升啤酒桶製造商Huber Packaging。

受惠於低失業率,多數馬勒公司的員工在2020年底工廠關閉時,仍可能找到新工作,但代表當地勞工的IG金屬工會官員布雷西恩指出,新工作的薪資可能較低,而且有些是缺乏保障的臨時合約。

布雷西恩表示,汽車業劇變造成的就業損失比表面上看來更大,因為企業悄悄用臨時合約來裁員,「我們看到許多公司的臨時工作正在大量減少,但我們卻沒聽到關於此事的風聲。」

全球汽車銷量連三年下滑。圖為廣州港準備出口的汽車。(法新社)
全球汽車銷量連三年下滑。圖為廣州港準備出口的汽車。(法新社)

特斯拉擴廠 傳統車廠挑戰更大

在厄林根市周圍的鄉村,散布著大大小小的工廠,這些工廠可能不是家喻戶曉的品牌,但在市場中占主導地位,這類公司也是德國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像是在高速公路旁的工業風扇製造商施樂百,全球擁有逾4千名員工。

1910年成立的施樂百,過去十年銷量上升,2019年卻持平,反映了德國工業生產普遍下滑情形。

雖然德國去年勉強躲過了經濟衰退,但工廠產量自2018年初以來一直在下降,貿易戰甚至影響了像施樂百這樣不依賴汽車業的公司。施樂百製造的產品有超過四分之三出口。

德國傳統車廠面臨的風險是,太過依賴舊技術而遭受專注於電動車的新公司嚴重威脅,例如已宣布將在柏林興建一座工廠的特斯拉,以及電動公車電池製造商Eurabus。

Mercedes-Benz EQC電動休旅。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EQC電動休旅。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Audi旗下拿過利曼及DTM冠軍的賽車 現在你有機會入手!

Audi旗下拿過利曼及DTM冠軍的賽車 現在你有機會入手!

Audi 將於2026年推出尺寸最小、最實惠的電動車

Audi 將於2026年推出尺寸最小、最實惠的電動車

Audi 首款PPE平台純電車款 Q6 e-tron 265 萬元起台灣上市

Audi 首款PPE平台純電車款 Q6 e-tron 265 萬元起台灣上市

延伸閱讀

Volkswagen的MQB平台 將搭載全新Level 2+自動駕駛技術

Volkswagen的MQB平台 將搭載全新Level 2+自動駕駛技術

Audi旗下拿過利曼及DTM冠軍的賽車 現在你有機會入手!

Audi旗下拿過利曼及DTM冠軍的賽車 現在你有機會入手!

台灣賓士 25/25 年式 GLE、GLS 新增 MANUFAKTUR 選項,EQE SUV、V-Class 配備升級

台灣賓士 25/25 年式 GLE、GLS 新增 MANUFAKTUR 選項,EQE SUV、V-Class 配備升級

電動車逃生機制受質疑?小米SU7高速公路自撞車門無法開啟 三女大生葬身火海

電動車逃生機制受質疑?小米SU7高速公路自撞車門無法開啟 三女大生葬身火海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猜猜哪款車有69%的車主都選擇了手排變速箱?

猜猜哪款車有69%的車主都選擇了手排變速箱?

每日駕駛Z上下班!Nissan 新 CEO 誓言復活 GT-R 與 Silvia

每日駕駛Z上下班!Nissan 新 CEO 誓言復活 GT-R 與 Silvia

F1賽道設計師操刀、年費762萬起跳 一探Magarigawa Club會員制駕駛俱樂部

F1賽道設計師操刀、年費762萬起跳 一探Magarigawa Club會員制駕駛俱樂部

經典F40有望推出新車? Lewis Hamilton希望打造致敬經典的手排F44

經典F40有望推出新車? Lewis Hamilton希望打造致敬經典的手排F44

2027年14款新車 Nissan 翻身計劃公開 新一代 Leaf 實車外觀搶先曝光

2027年14款新車 Nissan 翻身計劃公開 新一代 Leaf 實車外觀搶先曝光

BMW M5 Touring的熱賣 連原廠都震驚!

BMW M5 Touring的熱賣 連原廠都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