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kswagen ID GTX路試捕獲 驚艷的電動性能休旅!

摘自Carscoops.com

Volkswagen電動車ID Family系列,擁有各種不同型式的概念作品,並且逐漸地進行量產化中,繼先前捕捉到ID.3與ID.4測試車後,這次我們又看到了另一輛新作上路。

在Volkswagen ID Family一系列的概念車當中,包含了一輛名為ID Crozz Concept的概念車,形式上該車為類Coupe運動休旅車款(SAV),預期將命名為ID.5。為了因應市場上對性能休旅的需求,Volkswagen也從善如流地安排了對應作品。

日前外媒Carscoops在歐陸地區,捕捉到一輛偽裝測試車,經過頭燈組與車身線條等車身比對,確定這就是ID Crozz Concept的量產版本,但由前後保桿富有層次的設計線條,與該車擁有的大型尾翼,斷定這是一輛性能版本作品。消息指出,Volkswagen已註冊ID GTX的車名,想必這就是ID GTX的偽裝測試車。熟稔Volkswagen車系的車迷朋友們都知道,擁有GT字眼作為車名的,都擁有一定的性能實力,包括GTI、GTD與GTE,如今再追加使用純電動力的GTX,似乎也是從善如流。

摘自Carscoops.com
摘自Carscoops.com

而由GTX車名中的X字母推論,ID GTX很有可能是一輛AWD全時四驅系統作品,預期採用前後軸各一組電動馬達進行車輛驅動。由於後輪驅動設定的ID.3已具備201hp的最大馬力,讓我們也相當期待使用與ID.3相同馬達,並且還多出了第二顆的ID GTX,會有著令人驚豔的性能表現。

摘自Carscoops.com
摘自Carscoops.com

概念車

開始玩增程式動力?Volkswagen次世代電動車平台仍開放裝配引擎!

開始玩增程式動力?Volkswagen次世代電動車平台仍開放裝配引擎!

七人座專家-福斯商旅,用75年的造成工藝成就最強七人座系

七人座專家-福斯商旅,用75年的造成工藝成就最強七人座系

重溫當時的美好! 2025年Villa d’Este古董車展的經典完美車款

重溫當時的美好! 2025年Villa d’Este古董車展的經典完美車款

延伸閱讀

Volkswagen未來電動車技術 可能來自有力廠家供應?

Volkswagen未來電動車技術 可能來自有力廠家供應?

華為推出最新車用顯示技術 前擋風玻璃變身AR抬頭顯示器!

華為推出最新車用顯示技術 前擋風玻璃變身AR抬頭顯示器!

EV6、EV9銷量雪崩式下滑無礙!Kia燃油房車雙雄前五月銷售已近10萬輛

EV6、EV9銷量雪崩式下滑無礙!Kia燃油房車雙雄前五月銷售已近10萬輛

原廠改,沒煩惱!Volkswagen發表Golf GTI 50週年限定版,EA888三百匹達成!

原廠改,沒煩惱!Volkswagen發表Golf GTI 50週年限定版,EA888三百匹達成!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