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需求趨緩成關鍵?Lexus推遲次世代電動車推出時程!

圖/Lexus

Toyota 集團,包含該品牌與 Lexus 在內,一直以來對於電動車所抱持的態度都是相對保守,也不若歐系列強們在政策轉換與施展上這麼激進。雖說如此,集團還是以多元動力、多線並進的方式來維持電動車的研發進程;日前,則傳出 Lexus 預計即將推出的次世代旗艦純電作品將全面推遲發表。

圖/Lexus
圖/Lexus

以雛形而論,目前 Lexus 在電動車領域將以 LF-ZC 和 LF-ZL 兩款概念車為基礎延伸,據悉,量產型原規劃在 2026 年投放,但目前將推遲至 2027 年。一如前述,兩款車都採用了集團最尖端的造車技術,尤其壓鑄工藝需要完全不一樣的產線流程來製造車輛,透過車子前、後完全獨立的部件設計,替往後更新的電池科技技術整合鋪路。此外,新車也歸因於電池模組的體積與形狀變化,讓蓄電密度得以更高,續航里程可達 1,000 公里水位。

圖/Lexus
圖/Lexus

總之,也許是歸因於國際間的電動車整體需求趨緩,筆者研判品牌或許是希望能夠更有餘裕針對全新的平台進行各式修正與產線改進,務求推出新車時,包含產品本身、產線效能、乃至於整體數位體驗能夠完全齊備。

圖/Lexus
圖/Lexus

老實說,這項傳言若屬實,其實也很合理,畢竟 Toyota 集團出了名務實,到底成品會是什麼模樣,實在讓人相當好奇。

圖/Lexus
圖/Lexus

電動車

特爾電力清明連假推超優惠超充費率 每度電5.8元

特爾電力清明連假推超優惠超充費率 每度電5.8元

一秒兩公里!比亞迪1,000 kW超充技術登場 燃油車最後防線崩潰?

一秒兩公里!比亞迪1,000 kW超充技術登場 燃油車最後防線崩潰?

Mitsubishi久違的新車今年底量產!中華汽車自主研發電動商用車ET35將上市

Mitsubishi久違的新車今年底量產!中華汽車自主研發電動商用車ET35將上市

延伸閱讀

台灣3月市場仍持續低迷 第一季較去年同期衰退11.2%

台灣3月市場仍持續低迷 第一季較去年同期衰退11.2%

特爾電力清明連假推超優惠超充費率 每度電5.8元

特爾電力清明連假推超優惠超充費率 每度電5.8元

Mitsubishi久違的新車今年底量產!中華汽車自主研發電動商用車ET35將上市

Mitsubishi久違的新車今年底量產!中華汽車自主研發電動商用車ET35將上市

Mercedes-Benz數位工廠成形  AI人形機器人與突破性電動馬達,開啟汽車製造新篇章

Mercedes-Benz數位工廠成形 AI人形機器人與突破性電動馬達,開啟汽車製造新篇章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一秒兩公里!比亞迪1,000 kW超充技術登場 燃油車最後防線崩潰?

一秒兩公里!比亞迪1,000 kW超充技術登場 燃油車最後防線崩潰?

BMW iX3將於9月亮相 2027年前還會有40款新車!

BMW iX3將於9月亮相 2027年前還會有40款新車!

體型變大、外型展現不同設計!大改款MG4 EV純電掀背首度曝光!

體型變大、外型展現不同設計!大改款MG4 EV純電掀背首度曝光!

提供兩種電池選擇、復刻C-HR暢銷模式!全新Toyota純電休旅「C-HR+」正式發表

提供兩種電池選擇、復刻C-HR暢銷模式!全新Toyota純電休旅「C-HR+」正式發表

Gogoro與星宇航空聯手打造全新車款 Gogoro Pulse Starwalker Edition 首批限量登場

Gogoro與星宇航空聯手打造全新車款 Gogoro Pulse Starwalker Edition 首批限量登場

馬斯克爭議不斷?調查發現94%的德國人不會購買特斯拉!

馬斯克爭議不斷?調查發現94%的德國人不會購買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