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強推電動車 全台設6500座公共充電樁 但6000座為慢充
國發會三月底公布台灣二○五○年淨零路徑,其中訂定二○四○年新售小客車全面電動化目標,但國內運具電動化進度牛步,關鍵原因之一被指是硬體設施不足。交通部近期研擬廣設公共充電樁,依淨零指標換算,二○二五年前全台需六千五百座才能支撐需求,初步規畫將於公共停車場、國道服務區、轉運站甚至百貨公車及大賣場設置。
台灣電動車數量雖逐年攀升但仍屬小眾,民間曾調查民眾除了擔心維修不易、費用較高,最大憂慮就是充電樁不足,導致使用意願較低。交通部也統計,去年自用小客車新車領牌數僅約百分之一為純電動車。
為推動小客車電動化,交通部表示,依照階段性目標及未來電動車用量估算,二○二五年前必須裝設六千五百座充電樁。
根據交通部規畫,其中六千座為「慢充」,建置成本便宜,連同拉線一座約八萬元左右,但要六至八小時才能充滿電,因此擬設於百貨公司、大賣場等,因這些地方的車子通常停比較久,另還有一般公共停車場和旅館等,有些停車場因月租,車子會放過夜,也適合慢充。
「快充」則規畫設置五百座,半小時內就可充飽電,適合設置在國道服務區等地,車主快速充電後就可上路,但每座快充成本達兩百萬元。
根據統計,目前全台有一九九○座慢充、一○九座快充,但多半位於雙北,未來即使廣設六千五百座,若仍集中部分區域,很多車主可能還是「看不到也充不到」,甚至充電樁若有城鄉差距,車子開到非都會區就有充電問題;也有民眾認為快充占比要拉高,除了國道,省道或觀光景點也應考量設置。
交通部說,未來也會補助各地方政府設置充電樁;且除了交通部公共充電樁,內政部也擬修改「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讓社區更容易設置充電樁。
至於公共充電樁如何收費?交通部說,充電樁若要建立商業模式還是要回歸使用者付費,但中央不會規範一定收費標準,就像停車場回歸市場機制,有些地方便宜、有些地方會比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