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防治 汽車科技幫的上忙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記者蔡志宇/綜合報導】

酒駕肇禍案件已經成為全台灣道路使用人的公敵,而政府也順應千萬民意將酒駕取締標準上修至全世界最嚴格,雖然實行初期有稍微減少了道路上的酒駕案件,不過距離零酒駕的目標,似乎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要努力;除了政府加強防範措施與人民有共識之外,就生產車輛的車廠來說,是否也能以科技為防範酒駕出一份心力?

酒精偵測器是否能搭載於汽車原廠配備上。 編輯部

Nissan自1995年其實就已經開始了一項名為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Project (ITS)的科技開發計畫,是與日本神奈川縣合作執行,目標是要在2015年前將道路交通意外死傷人數降低一半,也因此Nissan在2007年以該計畫的一環,推出過一輛搭載預防酒駕科技的概念車,是以多重的科技來降低駕駛人酒後駕車的機會,原理是先確認駕駛人清醒的程度,太低就能夠讓車輛無法發動的機制;其中包含了酒精氣味感知器(Alcohol Odor Sensors),Nissan將高感度的酒精感知器裝設在排檔頭上,當駕駛人手持排檔頭準備排入D檔前,系統會主動從駕駛人手掌的毛細孔來感知酒精存留體內的程度,如果超過標準系統將會鎖定檔位,讓駕駛人無法進入行駛檔位;另外該感知器也將埋設於座椅中,同樣也是用來感知駕駛人身上散發出的酒氣,最後都會透過中控台的影音裝置發出酒駕的警告聲響。

排檔頭上有一個皮膚偵測的裝置。 Nissan

臉部動態偵測。 Nissan

除了酒精氣味感知器之外,目前汽車先進科技已經量產的臉部偵測系統(Facial Monitoring System)當然也能夠運用在酒駕預防上,Nissan在儀表板上鑲入監控鏡頭,能夠主動偵測駕駛人的眼睛是否有失神狀態,當達到懷疑酒駕的標準,除了會發出警告聲之外,安全帶自動緊束也能夠提醒駕駛人注意。

椅背上也有一個酒器偵測的感知器。 Nissan

接著,就是駕駛行為分析系統,其實就是目前當紅的車道偏離警示器,當車主在一定時間內不斷的偏離正常行駛車道,系統就會感知到駕駛人有疲憊或是酒駕的可能,此時也是會發出警告音或是束緊安全帶來提醒駕駛人,不過上述科技包含臉部偵測與車道偏離警示系統都只能算是被動性質的預防,駕駛人喝酒過後也有可能完全沒理會到警示音或是安全帶束緊的提醒,所只有第一項酒精氣味感知器最具備能夠預防酒駕的功效。

而一般警察單位所使用的酒測器,Nissan也曾在日本當地的執法機關用車上,實施了當時最新的車載版本的測試,就跟目前執法單位使用的吹氣偵測技術一樣,透過車載系統偵測,當酒測值高於標準,車輛將自動進入無法駕駛的狀態中。

上述科技雖然皆已經完成了量產階段,不過倒是沒有特別以「防止酒駕」為科技的主打功能,原因在於在日本,日文日語稱為「運轉代行」的代理駕駛制度已經發揮了比科技更加顯著的效果,在日本各大夜生活蓬勃的都會或是主要城市,民眾可以打電話叫到有兩位駕駛的計程車,一位載酒客回家,另一位則是幫酒醉的駕駛人跟著把車開回家,接著兩位司機在搭計程車離開;這樣的制度雖然價格比一般計程車來的高,不過在日本各大城市可是常見的服務;台灣至今無法導入這樣貼心的服務,除了人力成本過高為主因,市場接受度也不高。

而回到科技面,除了Nissan之外,在北美其實也有公司發明了一款裝設在儀表板上的酒精偵測裝置稱為The Ignition Interlock Device,該裝置跟當前吹氣式的酒測器差不多,該裝置主要是提供給曾經因為酒駕被處罰的駕駛,裝設此裝置的駕駛人發動引擎前必須先通過Breath Alcohol Content酒精濃度測試,也就是BAC值,當BAC值高於0.02至0.04%(各州規定不同),引擎就無法點火發動,避免該駕駛人再度因為酒駕而受到處罰,而The Ignition Interlock Device在北美也有不少駕駛人自願以租賃的方式裝設在車上,避免自己的駕照因為酒駕而被吊銷,或是受到其他的處罰。

The Ignition Interlock Device 編輯部

而車載酒測器的開發,似乎在北美市場,執法機關的開發角度也不比車廠慢多少,北美高速公路安全行政局(NHTSA)也在2011年曾經發表一款新的酒駕偵測裝置稱為(DADSS),其原理也是以皮膚的碰觸來偵測體內酒精含量,進而希望提供汽車製造商更多將當前酒測系統加入車輛標配的機會,不管是吹氣偵測或是毛細孔偵測,只要能盡快將防止酒駕的措施提前在酒駕車輛啟動前實施,就能避免道路安全受到危害。

Nissan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