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開玩笑! 這些原料都可以拿來做車
汽車在製造過程中會用到許多不同材質的原料,不論是金屬、塑膠或是木材等,都是相當常見的材料。但是為了減少對環境的負擔,車廠積極開發永續使用的原料,兼具耐用度的同時,也能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豆漿、豆腐、豆花,這些以大豆製成的食物在我們的生活中稀鬆平常。但大豆除了可供食用之外,有人知道大豆纖維可以再生製成汽車座椅嗎?Ford首度於2008年的Ford Mustang配置大豆泡棉汽車座椅。自2011年以來,大豆泡棉已成為Ford在北美地區椅墊、椅背和頭枕中的主要材料。
至今,北美地區生產超過1850萬輛新車,並使用了5000億噸的大豆。在生產及回收的過程中,Ford減少了超過2億2800萬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據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統計,這相當於400萬棵樹每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總量。
要將這項研究實現是個艱鉅的挑戰,最初研發的大豆泡棉並無法達到嚴苛的耐用標準─提供使用15年後仍保有的回彈力。加上大豆纖維和塑膠材料的低相容性、大豆泡棉的特殊氣味等種種困難,促使Ford致力研究改善配方,重新平衡化學式並移除氣味不佳的化合物。 此外,當時油價到了每桶40美元之低點,環保能帶來的金錢效益並不顯著,因此說服供應商採用大豆泡棉的環保材料成了另一項難題。
終於在2008年油價飆升之際,大豆泡棉的價值逐漸開始受到重視。以環保材質來取代塑化材質不僅能大幅降低碳排放量,也帶來了商業價值。Ford在各領域積極推廣大豆泡棉及其永續性應用,展開與農業、傢俱和家用品等產業的密切合作。
除了大豆以外,Ford還採用多種永續環保材質於旗下北美量產車款上,包括小麥、稻米、蓖麻、洋麻(木槿)、樹幹纖維素、黃麻和椰子;在持續的實驗中,更嘗試了麥桿、番茄皮、竹子、劍麻纖維、蒲公英,甚至是海藻,發揮出難以想像的創意及研發能力。
此外,部分市場在製造Ford New Mondeo和Ford Kuga的內飾門板時,使用了50%的洋麻纖維和50%的塑膠材料。與使用純塑膠相比,此舉可減重30%以上;Ford每年通過回收塑膠瓶及其他工業廢棄物,能製備約137萬公尺的回收紗線,用於全球市場上Ford New Mondeo車型(即北美市場Ford Fusion車型)的座椅製造。
此外,BMW的i3電動車除了動力更為友善環境外,內裝更是充滿永續利用特色,透過可再生天然纖維、天然鞣皮皮革以及100 % FSC®認證林業開孔桉樹之木材所製造的車門飾板與儀表板。內裝更使用了25%的可再生原料以及回收塑料;織品座椅則是完全採用34% PET製造的回收聚酯製成;此外更有25%回收塑料使用於車身外觀。
日系大廠TOYOTA曾在2016年米蘭車展中展示採用木材製作的概念車Setsuna,全車所有的木料接合處,捨去螺絲與釘子銜接,改採日式的榫接工法接合,透過與Denso及京都大學合作研發,製作出以木漿為原料的材質,比鋼鐵強5倍的纖維材料,重量僅鋼材的1/5,但現階段成本仍偏高,還無法投入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