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EA888馬力上看 270 匹 第二世代 Škoda Kodiaq RS 推出有譜!

圖/Škoda

日前,Škoda 正式迎來了第二世代 Kodiaq 車系的正式亮相,而目前同台上最為旗艦的編成則為 Sportline 運動化車型;不過,對本車有相當興趣的車迷朋友,相信都清楚Kodiaq 還有一款位居性能旗艦的 RS 車型尚未現身,而日前則有海外媒體報導指出,本車也已經列入品牌未來的發表規劃當中。

圖/Škoda
圖/Škoda

不過,與目前 RS 車系的模組化產製方式不同,據悉,Kodiaq RS 將不會採用與 Octavia RS 目前所使用的 EA888 2.0 升渦輪泛用機種,而以目前所蒐集到的資訊來看,要使用哪一款引擎,目前都尚未有明朗資訊;不過,據傳 Škoda 將使用別的方法來將最大出力進一步上推至 268 匹左右,變速箱則同樣為自手排雙離合器機制。

圖/Škoda
圖/Škoda

而海外媒體最近也與專責科技研發的董事會主席 Johannes Neft 證實此事,他表示,團隊內部正戮力研發當中,也不一定會如外界預期使用插電式油電複合架構來強化動力輸出,且要談歐盟七期法規的限制還為之過早。

圖/Škoda
圖/Škoda

順帶一提,目前在紐柏林的最速七座休旅,仍舊是上一代 Kodiaq 擔當,且當時所裝配的引擎為 2.0 升柴油渦輪動力,紀錄至今尚未迎來任何挑戰。

圖/Škoda
圖/Škoda

Kodiaq

擠下Santa Fe、ID. Buzz!Nissan Ariya獲選《車訊風雲獎》2025年度風雲車

擠下Santa Fe、ID. Buzz!Nissan Ariya獲選《車訊風雲獎》2025年度風雲車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重回疫情前的水準了!Škoda今年前九月銷量突破67萬輛

重回疫情前的水準了!Škoda今年前九月銷量突破67萬輛

延伸閱讀

嫌三廂式休旅不好看?新世代Audi Q3 Sportback箭在弦上!

嫌三廂式休旅不好看?新世代Audi Q3 Sportback箭在弦上!

Mitsubishi 重返歐洲市場 但似乎少了點什麼

Mitsubishi 重返歐洲市場 但似乎少了點什麼

E = MCPURA:Maserati 的義式相對論!純粹義式性能的全新詮釋

E = MCPURA:Maserati 的義式相對論!純粹義式性能的全新詮釋

因應市場變化,Nissan兩款新電動車將延後上市!

因應市場變化,Nissan兩款新電動車將延後上市!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Audi、Volvo排名末班車是怎麼回事?J.D.Power釋出新車品質評估報告!

Audi、Volvo排名末班車是怎麼回事?J.D.Power釋出新車品質評估報告!

沒這麼快啦!Ford Kuga/Escape將在北美市場續推26年式新車!

沒這麼快啦!Ford Kuga/Escape將在北美市場續推26年式新車!

Toyota 迷你 Land Cruiser 有望明年春季登場

Toyota 迷你 Land Cruiser 有望明年春季登場

Mazda第三代CX-5終於現身!油電動力、無實體按鍵數位介面上身!

Mazda第三代CX-5終於現身!油電動力、無實體按鍵數位介面上身!

Nissan 第三代 e-POWER 技術發表!率先搭載於歐規 Qashqai 改善油耗與靜肅性

Nissan 第三代 e-POWER 技術發表!率先搭載於歐規 Qashqai 改善油耗與靜肅性

新世代 CLA 接單超乎預期 Mercedes-Benz 調整產線應對需求

新世代 CLA 接單超乎預期 Mercedes-Benz 調整產線應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