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折台幣有望在百萬元以下!全新Kia EV4入門純電休旅偽裝車首度捕獲

Kia EV5。 摘自Kia

EV6EV9相繼到位後,Kia純電陣容並沒打算就此停住,更打算趁勝追擊!近日便有一輛神秘偽裝車經過歐陸街頭被外媒捕獲,由於有著「縮小版EV9」稱號的全新EV5已在上月底的成都車展中正式發表,因此目前這輛Kia偽裝測試車可能是車名為EV4的全新入門純電休旅!

由於EV9目前已被定位為品牌旗艦大型純電休旅,甫問世的EV5則是輛車身尺碼與現行代五代Sportage相近的純電SUV,至於最近被抓到正在進行路試的Kia EV4,據悉未來上市後的最直接對手將鎖定Peugeot E-2008與Volkswagen尚未問世、以ID.3打造的新純電休旅;另一方面,雖然尚未有確切資訊,但全新Kia EV4的車長可能會介於現行4,195mm的Soul與4,420mm的Niro之間。

雖然動力規格等細節仍是個謎,但全新Kia EV4依舊會採用現代汽車集團目前正主流使用中的E-GMP全球電動車模組化底盤平台,不過,或許是因為未來定位將較親民,外媒猜測Kia EV4最多將只支援至400V高壓系統,而不若EV6、EV9可以達到800V高壓架構,如此一來將能為EV4售價取得較易入手的門檻。有傳聞指出,全新Kia EV4之後的價格將有望壓在3萬美元以下(約台95.5幣萬元),成為日後售價最便的Kia純電車(在身形更緊湊的跨界純電EV3亮相之前)。

Kia

Kia卡旺K2500逆勢成長再創銷售佳績!通路升級拓展打造優質服務

Kia卡旺K2500逆勢成長再創銷售佳績!通路升級拓展打造優質服務

配備、續航里程全數升級!小改款Kia EV6售價166.9萬元起正式上市

配備、續航里程全數升級!小改款Kia EV6售價166.9萬元起正式上市

Kia Sportage歐規小改款突襲登場!台灣今年底前能否見客?

Kia Sportage歐規小改款突襲登場!台灣今年底前能否見客?

延伸閱讀

Tesla 全新 Model Y 正式登台交付!第四代超級充電系統同步亮相 深化在台佈局藍圖

Tesla 全新 Model Y 正式登台交付!第四代超級充電系統同步亮相 深化在台佈局藍圖

全新Mazda EZ-6 Sport Edition特仕車上市!起價只要66萬新台幣

全新Mazda EZ-6 Sport Edition特仕車上市!起價只要66萬新台幣

刷圈狂魔!Porsche Taycan Turbo GT 於美國 Road Atlanta 賽道及阿布達比 Yas Marina 賽道再創紀錄

刷圈狂魔!Porsche Taycan Turbo GT 於美國 Road Atlanta 賽道及阿布達比 Yas Marina 賽道再創紀錄

Kia卡旺K2500逆勢成長再創銷售佳績!通路升級拓展打造優質服務

Kia卡旺K2500逆勢成長再創銷售佳績!通路升級拓展打造優質服務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