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特斯拉反向操作!Mercedes-Benz車價調漲讓第一季獲利優於預期

摘自Mercedes-Benz

賓士(Mercerdes-Benz)周四公布初步財報,第1季獲利優於預期,顯示市場對它的豪車需求增加,推升其表現。

由於定價合宜以及銷售增加,賓士經調整的銷售利潤率是14.8%,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4.2%。

這家德國豪華車大廠正嘗試進一步往高端市場發展,以提振獲利並協助支應轉型電動車的高昂成本。與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頻頻調降車價,追求銷量而非利潤的作法截然不同。目前,汽車產業供應短缺問題揮之不去,經濟不確定性和通膨居高不下更加劇了挑戰。

摘自Mercedes-Benz
摘自Mercedes-Benz

去年底,因為市場激烈競爭,賓士調降旗艦電動車在中國大陸的售價,使豪車品牌的形象受創。但這家車廠成功提升高利潤內燃引擎車,例如S-Class和G-Class的銷售。

賓士財務長Harald Wilhelm在聲明裡說:「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我們再次展現韌性。強勁的定價大幅抵消原料成本帶來的不利因素,以及又一季穩健的財報表現。」賓士預定4月28日發布完整財報。

Daniel Roeska帶頭的Bernstein分析師看好「賓士很快會在今年稍晚上修財測」。

摘自Mercedes-Benz
摘自Mercedes-Benz

Mercedes-Benz

Mercedes-Benz CLA 劃世代登場 五大亮點預告電動移動新紀元

Mercedes-Benz CLA 劃世代登場 五大亮點預告電動移動新紀元

樂高首度攜手F1迎開季!飆速「拼」戰活動席捲台北 1:1樂高 F1 賓士賽車重返信義區

樂高首度攜手F1迎開季!飆速「拼」戰活動席捲台北 1:1樂高 F1 賓士賽車重返信義區

數位奢華再進化!台灣賓士 25/25 年式 E-Class、S-Class 豪華升級配備更新

數位奢華再進化!台灣賓士 25/25 年式 E-Class、S-Class 豪華升級配備更新

延伸閱讀

Mercedes-Benz CLA 劃世代登場 五大亮點預告電動移動新紀元

Mercedes-Benz CLA 劃世代登場 五大亮點預告電動移動新紀元

樂高首度攜手F1迎開季!飆速「拼」戰活動席捲台北 1:1樂高 F1 賓士賽車重返信義區

樂高首度攜手F1迎開季!飆速「拼」戰活動席捲台北 1:1樂高 F1 賓士賽車重返信義區

Mercedes-Benz設計總監:大螢幕只是起點 工藝精緻度加上極致體驗才是豪華定義

Mercedes-Benz設計總監:大螢幕只是起點 工藝精緻度加上極致體驗才是豪華定義

全面進化!台灣賓士 推出25/25 年式 GLC 與 C-Class擁三大升級亮點

全面進化!台灣賓士 推出25/25 年式 GLC 與 C-Class擁三大升級亮點

最新文章

放行了!Hyundai Custin將恢復產銷,新國產休旅蓄勢待發?

放行了!Hyundai Custin將恢復產銷,新國產休旅蓄勢待發?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開轟AMG?BMW表示四缸引擎完全不適合M3!

開轟AMG?BMW表示四缸引擎完全不適合M3!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變胖被人嫌?BMW表示沒有預料到M5會因為車重而廣受議論!

變胖被人嫌?BMW表示沒有預料到M5會因為車重而廣受議論!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休旅車至上?Volvo以後不打算賣旅行車了!

休旅車至上?Volvo以後不打算賣旅行車了!

Maserati在2024年銷量暴跌 究竟發生什麼事?

Maserati在2024年銷量暴跌 究竟發生什麼事?

當代最具指標性掀背作品就此消逝,Ford Focus將自11月起全面退出歐洲市場!

當代最具指標性掀背作品就此消逝,Ford Focus將自11月起全面退出歐洲市場!

Mercedes-Benz設計總監:大螢幕只是起點 工藝精緻度加上極致體驗才是豪華定義

Mercedes-Benz設計總監:大螢幕只是起點 工藝精緻度加上極致體驗才是豪華定義

Ford Focus將於年底告別歐洲市場 台灣市場接下來怎麼面對?

Ford Focus將於年底告別歐洲市場 台灣市場接下來怎麼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