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公路旅行的真諦 德奧1,700公里自駕遊 - 駕駛規矩與Autobahn

攝影 / 彭奕翔

抵達慕尼黑的第四天早上,在結束了所有的市內行程後,便來到當初訂車的Sixt Munich Stachus分店取車。德國人做事相當遵守約定,我在10:40分抵達,櫃檯小姐仍告知要11:00才能開始取車作業,即使當時店內沒有其他客人。雖然看似不近人情,但當取車流程開始之後,店員的詳盡說明與熱心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除了話家常之外,也提供了慕尼黑附近購物點與景點供參考。因為我有在訂車系統上特別註記需要BMW車款,閒聊中也談到比較喜歡BMW車系,最後取車時就被升等成520d Touring,算是這趟旅行中的小確幸之一。(店員:為什麽從台灣來的朋友,幾乎都只租BMW沒人租賓士?我:哈哈哈哇阿災...可能對台灣人來說賓士形象比較優雅,BMW就是要拿來胚這樣子吧,大家來德國自駕都是為了要上Autobahn狂飆啊~)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延續上篇該注意的部分,還有幾點需要做說明:

交通規則:先行權、圓環

給人形象一板一眼的德國人,其實也不會把每一項細節守得非常死,不過在大原則方面的遵循則是做得非常確實,在當地的交通上就可以看出一二。在德國駕駛車輛上路,大致上跟台灣相差無幾,同為左駕設定也不會產生適應問題,但有兩點原則一定要遵守。首先是先行權,在德國的市區巷道或是鄉間小路上,遇見交叉路口時通常不會出現紅綠燈,而是以先行權的指示牌告知用路人所屬的行駛路權。在具有先行權的幹道上,路口就會出現先行權圖示,與其交叉的另一條路路口,就會出現停止或是禮讓的道路標示牌。實際上,當我行駛在具先行權的路上時,看到左右側交叉路口開過來的車速度不慢,總會下意識地開始踩煞車,後來確定在路口前他們一定會煞停,也慢慢的融入這個對大家都方便的習慣。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圓環主要是在郊區或鄉間取代紅綠燈使用,在進入圓環前,一定要將車輛完全煞停,必須等到左側來車完全清空之後,再駛入圓環,之後選擇欲前往的出口駛出,如果不小心錯過出口,因為圓環通常都不大,只要再開一圈後駛出就好,盡量不要硬切。德國人開車雖然不算慢,碰到龜車也是會不客氣地按喇叭,不過他們相當禮讓,即使在塞車車陣中要切車道轉彎,只要先打方向燈,幾乎都會讓道。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道路速限:

看到以下牌子時,除了告訴你正離開或進入市區外,也有著告知限速的作用。通常在市區或是城鎮中心的限速為30~50km/h,郊區限速大概在70~100km/h。當然跟台灣一樣,道路兩旁不時會出現速限指示牌,隨時提醒駕駛人該路段速限。

德國人開車速度不算慢,到郊區時即使路段僅雙向二車道,甚至車道也不寬,但大部分人還是會用100km/h的最高速限行駛,完全不像台灣能容忍「在速限內駕駛即可」的觀念,如果真的無法以最高時速行進,就必須時時盯緊照後鏡,做好隨時讓路的準備。

通行證 (Vignette)

到目前為止,德國高速公路Autobahn不需收取通行費,但Autobahn幾乎都會連通到其他國家,由於我們這次到Hallstat的路程中需跨境奧地利,奧地利境內的高速公路不像德國有無速限路段,全線最高速皆為130km/h,另外就是要收取通行費。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通行證就像是一張貼紙(如上圖),建議在靠近邊境時的加油站購買,有10天、2個月與年票三種期間可供選擇,短期旅客購買10天票即可,含規費約在9.5歐元左右,購買後將背膠撕掉,將其黏貼在前擋風玻璃的駕駛側角落,或是正中間的上緣皆可。如果未購買通行證行駛高速公路而被攔查,罰款金額相當高,建議不要貪小便宜。

相關資訊可參考官方網站:https://www.asfinag.at/toll/toll-sticker/

Autobahn德國高速公路

以下影片與照片的內容,在台灣一定違反交通規則,但在德國是合法的: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首先還是簡略介紹Autobahn,全名為Bundesautobahn(BAB,聯邦高速公路),瑞士與奧地利的高速公路也稱為Autobahn,但在不特別強調國家的狀況下,Autobahn專指德國高速公路。為了維護管理,Autobahn依照區域的不同,分為A10至A90九大塊路網,彼此互相連結。建立初期,公路全段無限速,後續因應城市與相關區域的快速發展,部分地區與山區開始進行限速,發展至今則演變為機動性限速,會因為施工、交通事故、天氣變化來隨時調整各路段間的速限。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從慕尼黑往薩爾斯堡的A8高速公路入口出有三線道,當閘道口從紅燈變綠燈,行駛在中線的我依正常加速狀況準備進入,說時遲那時快,兩旁突然轟隆作響,在我左右線道的車輛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往前衝去,排在我後面的車也隨即把我超掉,雖然大腦還反應不過來,但下意識覺得跟就對了,馬上將變速箱切進S模式油門到底開始衝,果不其然不久後就看到了這個標誌: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這個標誌代表的是無限速路段,直到下一次看到有時速限制的標牌之前,都能以車輛可到達的最高速度行駛。如果一直都沒看到低於130km/h以下的速限標示,那就盡情地向前衝吧!剛剛有提到高速公路在部分情況會有時速限制,從110~130km/h不等,遇到施工路段則會再降到80km/h,甚至會有縮減車道寬度至2米以內的狀況發生,如果車體寬度大於1.8米,在高速狀況之下駛入此類車道,真的是相當考驗技術與穩定性。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在Autobahn上頭開車真的非常舒服,最大的原因在於他們對於車道的變換與分流做得相當確實,簡單來說,就是把內線讓出來給更快的車走,無論該路段是否有限速。相較於台灣的龜車三寶一堆佔用內車道,導致其他用路人的不便甚至塞車,Autobahn可說是非常非常良好的典範,而且大家都會時時刻刻注意後方動態,避免變換車道時阻斷他人動線。小編在Autobahn上開了近1,500公里,真的完全沒有碰過持續佔用內車道的車輛(以高速持續超車的車輛除外),也沒遇過車輛突然插進自己前方(傳說中的剪線,台灣駕駛人惡習之一),更沒有「以最高車速行駛內車道無視後方來車」這樣的情況發生,因此除非是碰到了道路施工,在這趟旅程中我幾乎沒有塞過車。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透過駕駛Autobahn的經驗,帶來的另一個體會,就是為何歐洲車開起來如此穩定。一般人認為歐洲車的穩定與安心感是來自於他們對安全的嚴格要求,與其這樣講,不如說是環境而造成的「因地制宜」,包括了Autobahn的無限速,以及郊區近100km/h的道路速限,且在道路稍微狹小時也必須保持這樣的速度,在這些因素的綜合考量下,所製造出來的車輛如果操控不夠精準,無法在行駛時帶給駕駛人良好的掌控權與安心感,便不會被當地消費者所接受,這也是為何部分日韓系車廠將研發中心遷移至德國的重要原因。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經過統計,在Autobahn上行駛的平均時速約落在140~150km/h左右,以我這次駕駛的520d Touring實際體驗,最沒有壓力且順暢的行駛時速約為160~180km/h,到190km/h時就會對車輛動態的維持上感受到壓力,剛好這次租借的車輛配備了電子懸吊,能依照駕駛模式的變換自行調整對應,此時將模式從Normal切換到Sport或Sport+,發現相同的壓力感則會延遲到超過210km/h後才會浮現,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在台灣市場,對消費者而言偏向於噱頭成分居多的電子調整懸吊或是主動式懸吊,在德國當地是確確實實的實用性配備,再一次驗證了「因地制宜」這樣的說法。

攝影 / 彭奕翔
攝影 / 彭奕翔

有趣的是,雖然說德國人守法,可是在Autobahn上好像又有點例外,他們非常遵守車道使用原則,但我在限速100~110km/h非施工路段的中線車道行駛時,發現中線的車輛大部分都以130km/h左右的速度行駛,內線的車更以超過160km/h的速度從我旁邊刷過,讓我頓時不知該跟還是不跟,畢竟在德國超速被舉發,罰金也是相當可觀。

老實說,無論是駕駛人還是車輛本身,沒有三兩三,要在Autobahn開破200km/h會是一種很大的壓力。感謝之前的工作經驗讓我受過進階的駕駛訓練,再加上BMW的加持,讓我在這次Autobahn之行能夠輕鬆面對,完成了長久以來的心願之一。

BMW

車主應該也很少用的先進科技! BMW將放棄手勢控制功能

車主應該也很少用的先進科技! BMW將放棄手勢控制功能

出了手排還真的買了!美規BMW Z4手排車型銷量大幅領先

出了手排還真的買了!美規BMW Z4手排車型銷量大幅領先

豪華電動車銷售開紅盤「BMW i榮耀共享」優購專案即刻啟動

豪華電動車銷售開紅盤「BMW i榮耀共享」優購專案即刻啟動

延伸閱讀

出純電旅行車就買?全新BMW i5 Touring偽裝車首度捕獲!

出純電旅行車就買?全新BMW i5 Touring偽裝車首度捕獲!

純燃油、純電車都賣很好!2024上半年BMW銷量再度稱霸豪華品牌

純燃油、純電車都賣很好!2024上半年BMW銷量再度稱霸豪華品牌

旅行車終於來了!BMW G61世代5 Series Touring、i5 Touring正式現身!

旅行車終於來了!BMW G61世代5 Series Touring、i5 Touring正式現身!

全新純電BMW i5 Touring確定導入台灣!但是在發表前無偽裝曝光了

全新純電BMW i5 Touring確定導入台灣!但是在發表前無偽裝曝光了

最新文章

油箱瑕疵最嚴重恐漏油起火 2024年式Corolla Altis、Corolla Cross汽油版發出召回改正

油箱瑕疵最嚴重恐漏油起火 2024年式Corolla Altis、Corolla Cross汽油版發出召回改正

開過就回不去了? 92%電動車車主不會再使用純燃油車

開過就回不去了? 92%電動車車主不會再使用純燃油車

《現在撥打的電話》柳演錫連開車也霸氣!最帥總統室發言人座駕其實並非賓利?

《現在撥打的電話》柳演錫連開車也霸氣!最帥總統室發言人座駕其實並非賓利?

一代名車殞落、Jaguar向燃油車說再見!盤點2025停產車款

一代名車殞落、Jaguar向燃油車說再見!盤點2025停產車款

交長:電車還太少!電動車最快2030年依「馬力」收汽燃費 最高15,720元

交長:電車還太少!電動車最快2030年依「馬力」收汽燃費 最高15,720元

Nissan與Honda宣布簽署合作備忘錄 成立控股公司展開經營整合

Nissan與Honda宣布簽署合作備忘錄 成立控股公司展開經營整合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BMW北美2024年銷量破37萬輛創新高!X5展現高人氣、XM卻沒人要?

BMW北美2024年銷量破37萬輛創新高!X5展現高人氣、XM卻沒人要?

Subaru關閉泰國生產工廠!還有車廠將跟進?

Subaru關閉泰國生產工廠!還有車廠將跟進?

CES/BMW展現全新全景式抬頭顯示科技!傳統儀表板消失了?

CES/BMW展現全新全景式抬頭顯示科技!傳統儀表板消失了?

CES展全球首發 Honda 0 Saloon和Honda 0 SUV原型車亮相

CES展全球首發 Honda 0 Saloon和Honda 0 SUV原型車亮相

Nissan Z在美上市四年來 2024年銷量終於贏過Toyota Supra

Nissan Z在美上市四年來 2024年銷量終於贏過Toyota Supra

2024年在美國召修次數最多的品牌 Tesla與Honda竟榜上有名?

2024年在美國召修次數最多的品牌 Tesla與Honda竟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