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展望系列】老編2024十大流量新聞 油電車、MG、Mufasa都是熱門關鍵字

油電動力仍然是TOYOTA現今最重要的動力。 記者陳威任/攝影

再過幾天就來到2025年了,對於進入媒體工作將近20年的老編而言,最有感而發就是過去以紙本聯合報為主要舞台,近年則隨著數位化腳步邁進,每天的工作更專注於數位新聞撰寫,並且要時時關注流量表現。老編特別調出後頭數據,來看看在2024年所撰寫新聞、試車及外電,到底2024年十大流量最高的新聞是那些呢?讓我們看看車友們都在關心什麼?

10.美國市場電動車堆積在庫 反觀油電車賣到一車難求

流量第十名是一篇外電,主要內容是今年不斷提及到的電動車銷售趨緩,反而是油電車成為市場新寵,銷量最高的20輛汽車中有8輛是油電車,其中12輛是TOYOTA,這表明可靠性和低營運成本是消費者優先考慮的因素。

TOYOTA Grand Highlander Hybrid。 摘自TOYOTA USA
TOYOTA Grand Highlander Hybrid。 摘自TOYOTA USA

09.開過就回不去了? 92%電動車車主不會再使用純燃油車

流量第九名同樣是一篇外電,主要是提到全球電動車駕駛聯盟調查,有92%的電動車駕駛表示他們永遠不會再使用純燃油汽車,這份調查之中,只有1%的車主表示他們肯定會重回燃油車懷抱,4%車主表示他們會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PHEV),其餘的則不確定。

這篇新聞發出後,隨即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甚至有網友搞笑回覆:「開過就回不去,是沒電了嗎?」。事實上這篇外電由於是全球電動車駕駛聯盟所進行的調查,受訪對象是現任電動車車主而言,在這個議題上本來就存在可能不是最公正調查的情況,但某種角度或許可以感受到多數電動車使用者都有獲得好的使用體驗。

根據調查,高達92%電動車車主選擇繼續使用電動車。 圖/Audi
根據調查,高達92%電動車車主選擇繼續使用電動車。 圖/Audi

08.撐不到2025年! 8款進入停產倒數的車款

流量第八名同樣是外電,是在今年二月就就面臨停產、撐不到2025年的車款,其中更不乏在市場上頗具名氣或是銷售時間相當長的經典車款。部分車款也同步引進台灣,雖然台灣市場未必會立即停止銷售,但在原廠停產的情況下,停止銷售將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Alfa Romeo Stelvio Quadrifoglio & Giulia Quadrifoglio。
Alfa Romeo Stelvio Quadrifoglio & Giulia Quadrifoglio。

07.休年假也擋不住MG HS拿下國產中型休旅銷售冠軍

流量第七名是國內動態,其實是一篇尋常到不過的單月銷售成績戰報,但因為當時MG氣勢正旺,不論是銷售表現、話題度甚至是流量都可說是當紅炸子雞,當時2月份一舉打敗了CR-V、Kuga及Tucson L等好手,拿下國產中型休旅銷售冠軍,也獲得不少網友關注。

MG HS。 圖/MG Taiwan
MG HS。 圖/MG Taiwan

06.從TOYOTA Prius銷量飆升 證明市場更想要Hybrid而不是EV

流量第六名也是一篇外電,主要是TOYOTA當時公佈了2024 年第一季的銷售數據,其中Prius的銷售年增138.6%,相較於TOYOTA品牌仍相當稀少的電動車銷售量,市場也清楚地表明Hybrid車款仍具有很高的需求。

這也是今年觀察到流量主要來源之一,在電動車表現疲弱情況下,油電車更受到關注,電動車及油電車的比較成為流量保證,而即便台灣電動車仍處於上升階段,但本來就為數不少的油電車主,也都關注相關新聞發展。

第五代Toyota Prius。 摘自Toyota
第五代Toyota Prius。 摘自Toyota

05.瀕臨危急存亡之秋! Nissan到底做錯了什麼?

進入老編的年度流量前五名,第五名是近期的國際大事,Nissan一度面臨破產的危急狀態,之後的發展有關注的車友應該都知道,Nissan、Mitsubishi與Honda將以聯盟方式進行更深一層合作,預計明年6月成立共同控股公司,有望創建世界第三大汽車集團。但老字號的Nissan為什麼會發生緊急狀態,則是這篇報導主要論述的焦點,也獲得不少網友的關注。

Nissan股價創下50年來最差表現。 圖/Nissan
Nissan股價創下50年來最差表現。 圖/Nissan

04.隨便都是降價30萬以上!入主進口車現在正是撿便宜時候

老編流量第四名,則是相當應景的針對年底購車旺季,整理了進口車的降價優惠,尤其又以舊年式車款、電動車或是即將停產的最後出清車款的優惠最多,對於有意願購車的民眾而言,可說是相當好的購車優惠懶人包。

福特六和搶先於2024年終推出限時/限量Mustang Mach-E馭電從速優惠方案,入主指定車色,即可以199.9萬元優惠價入主GT車型,同時Select、Premium車型也分別提供164.9萬元、184.9萬元專屬優惠價。 圖/福特六和提供
福特六和搶先於2024年終推出限時/限量Mustang Mach-E馭電從速優惠方案,入主指定車色,即可以199.9萬元優惠價入主GT車型,同時Select、Premium車型也分別提供164.9萬元、184.9萬元專屬優惠價。 圖/福特六和提供

03.南陽實業證實今年要推國產新休旅 Hyundai Mufasa會怎麼定位?

今年目前的流量第三名,是一台備受關注的國產休旅Hyundai Mufasa,本來有望加入國產休旅戰局,成為TOYOTA Corolla Cross的新對手,可惜最後受限於今年8月1日起實施的「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新政策,在自製率的限制下,也讓原本預計將採用CKD方式在台灣國產化Mufasa急踩煞車,至今都還無法登場。

但隨著三陽緊急投資數億元調整現代汽車的產線,除了過去同以CKD方式導入的CUSTIN相關零組件國產化已逐步到位,Mufasa也有望後續按原計畫在台灣市場登場。

Hyundai Mufasa有望導入台灣市場。 摘自Hyundai
Hyundai Mufasa有望導入台灣市場。 摘自Hyundai

02.源自哪一國有差嗎? 從MG銷售爆紅談起

今年流量第二名則堪稱是一篇打臉文,內文主要以MG爆紅做為主軸,細數過往中國色彩車款導入台灣的銷售情況,強調近年來消費者更看重的是產品競爭力及CP值,而非要追根溯源討論品牌歷史。

但沒想到時隔半年多以後,「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新政策的橫空出世,瞬間將本文的一切論述推翻,國產自製率緊箍咒嚴重影響到部分車廠的布局及規劃,回頭來看這波發展及後續操作,確實讓人始料未及。

MG以最短時間成為當前炙手可熱的新興勢力。 圖/MG提供
MG以最短時間成為當前炙手可熱的新興勢力。 圖/MG提供

01.沒將未來全押在電動車 事實證明TOYOTA是正確的

今年老編個人的流量冠軍,同樣是探討電動車及油電車發展的外電內容,在電動車需求開始放緩、各大品牌開始檢討或調整其電動車發展規劃的情況下,從過往對於電動車的態度及銷售數據來看,論述TOYOTA似乎做出了正確決定。

當然這些都只是今年至今的發展情況,很難說明年電動車會不會因為電池技術的突破,讓售價進一步降低,再次成為市場寵兒,但以今年發展來看,除了中國市場以外,其他市場似乎在電動車發展都出現瓶頸,甚至不少車廠及國家也都在檢討燃油車大限的政策,相關新聞的高流量,也可以看出車友們對於動力轉型議題及油電車發展的關切。

豐田品牌引以為傲的油電技術在市場上仍受到歡迎。 記者陳立凱/攝影
豐田品牌引以為傲的油電技術在市場上仍受到歡迎。 記者陳立凱/攝影

電動車銷售

重量級車款還沒來仍持續成長 台灣第一季電動車年增29.7%

重量級車款還沒來仍持續成長 台灣第一季電動車年增29.7%

格上Go Smart共享車導入Volvo電動車 跨足純電共享時代

格上Go Smart共享車導入Volvo電動車 跨足純電共享時代

3月入主冠軍純電休旅 LUXGEN n7 送車宿套件優惠超過14萬

3月入主冠軍純電休旅 LUXGEN n7 送車宿套件優惠超過14萬

延伸閱讀

銷售創新高仍被撤職?Volvo CEO Jim Rowan下台!

銷售創新高仍被撤職?Volvo CEO Jim Rowan下台!

TOYOTA購買橫濱輪胎或電瓶 推出「安全滿貫 抽iPhone」活動

TOYOTA購買橫濱輪胎或電瓶 推出「安全滿貫 抽iPhone」活動

小改款Hyundai Tucson L預售起跑!維持雙動力車型102.9萬元起

小改款Hyundai Tucson L預售起跑!維持雙動力車型102.9萬元起

超過300台LUXGEN n7齊聚 4月入主送車宿套件優惠總價值逾14萬

超過300台LUXGEN n7齊聚 4月入主送車宿套件優惠總價值逾14萬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itsubishi久違的新車今年底量產!中華汽車自主研發電動商用車ET35將上市

Mitsubishi久違的新車今年底量產!中華汽車自主研發電動商用車ET35將上市

小改款Hyundai Tucson L預售起跑!維持雙動力車型102.9萬元起

小改款Hyundai Tucson L預售起跑!維持雙動力車型102.9萬元起

Audi 首款PPE平台純電車款 Q6 e-tron 265 萬元起台灣上市

Audi 首款PPE平台純電車款 Q6 e-tron 265 萬元起台灣上市

小改款Kia Picanto雙車型售價59.9萬元起上市!新美起亞土城展示中心同步盛大開幕

小改款Kia Picanto雙車型售價59.9萬元起上市!新美起亞土城展示中心同步盛大開幕

台灣3月市場仍持續低迷 第一季較去年同期衰退11.2%

台灣3月市場仍持續低迷 第一季較去年同期衰退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