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肇事十大主因 未保持安全車距最嚴重

106年國道肇事原因首位,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占比近五成。聯合報系資料照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公布最新國道事故檢討分析,106年國道A1類事故(當場或24小時內死亡)總計70件,造成120人死亡、95人受傷。肇事最大原因是未保持行車安全車距,占比高達五成,且有三成四發生於深夜清晨時段。

分析106年前十大肇事原因,第一是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占49.33%,其次為變換車道或方向不當,占12.18%,未注意車前狀態占11.17%,其餘為倒車未依規定、車輪脫落或輪胎爆裂、裝載貨物不穩妥、未保持行車安全間隔、車輛零件脫落、開啟車門不當而肇事等。

高公局表示,許多用路人未保持安全車距,有意外發生時才發現煞車距離過短,撞上前車。還有些用路人開車時恍神、不專心、低頭滑手機,沒有注意車前路況有變化,等到要閃避意外時已經來不及。

近三年統計,國道交通事故以車與車之間追撞意外為主,占比高達88.5%,其次為車子自撞護欄、或撞上穿越道路的行人。

高公局表示,A1類事故集中於凌晨0時至清晨6時發生,占34.3%,因為這段時間車流量較少,用路人容易鬆懈開快車。A2類事故(受傷或24小時後死亡)的發生高峰則於傍晚5時至6時,A3類事故(車輛碰撞造成財物損失)是下午4時至晚上7時,因為這時候車輛多導致車速較慢,用路人容易忽略行車安全距離的重要。

106年總共發生2萬4473件國道事故,取締件數為58萬8741件。違規取締首位為超速,占了66.8%,其次為任意變換車道、行駛路肩、未保持安全車距等。

高公局表示,將根據歷年肇因,擬定今年一整年的國道宣導計畫,公路警察也將依據這些重點,加強取締。

車禍

電動車逃生機制受質疑?小米SU7高速公路自撞車門無法開啟 三女大生葬身火海

電動車逃生機制受質疑?小米SU7高速公路自撞車門無法開啟 三女大生葬身火海

彰化市十大肇事路口出爐!台一線中山路成事故熱點

彰化市十大肇事路口出爐!台一線中山路成事故熱點

嘉義驚魂!66歲男駕駛加油後爆衝洗車隊伍 2人受傷送醫

嘉義驚魂!66歲男駕駛加油後爆衝洗車隊伍 2人受傷送醫

延伸閱讀

電動車逃生機制受質疑?小米SU7高速公路自撞車門無法開啟 三女大生葬身火海

電動車逃生機制受質疑?小米SU7高速公路自撞車門無法開啟 三女大生葬身火海

彰化市十大肇事路口出爐!台一線中山路成事故熱點

彰化市十大肇事路口出爐!台一線中山路成事故熱點

國道1號桃園段上演「碰碰車」資源回收車連環追撞 現場慘不忍睹!

國道1號桃園段上演「碰碰車」資源回收車連環追撞 現場慘不忍睹!

19歲無照男向老闆借賓士開  結果衝到對向撞納智捷釀禍

19歲無照男向老闆借賓士開 結果衝到對向撞納智捷釀禍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影/擋我者撞!英倫休旅駕駛不滿遭擋 猛撞國產轎車還波及特斯拉

影/擋我者撞!英倫休旅駕駛不滿遭擋 猛撞國產轎車還波及特斯拉

電動車逃生機制受質疑?小米SU7高速公路自撞車門無法開啟 三女大生葬身火海

電動車逃生機制受質疑?小米SU7高速公路自撞車門無法開啟 三女大生葬身火海

國道追撞工程車損壞 法院判駕駛應賠償133萬

國道追撞工程車損壞 法院判駕駛應賠償133萬

日系4車廠共同發聲「開放重機上國道」!高公局對此回應了

日系4車廠共同發聲「開放重機上國道」!高公局對此回應了

大型重機停車難騎士叫苦!停機車格一個月被拖吊3次

大型重機停車難騎士叫苦!停機車格一個月被拖吊3次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