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碎碎念/新增「行人庇護島」會撞車?那是因為左轉觀念根本錯誤!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1/12/1/11177392.jpg&s=Y&x=0&y=0&sw=1048&sh=644&sl=W&fw=930&exp=3600)
近期台灣道路逐漸往「以人為本」的方向進行修改,其中以「行人庇護島」的效果最為立竿見影,不過此項工程卻惹來許多駕駛的反彈,以台北市為例,忠孝東路在去年底,陸續完成設置行人庇護島工程,但卻不斷發生車輛撞上庇護島的事故,紛紛怪罪庇護島設置不當、A柱死角擋住看不見等意見,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是大家的駕駛觀念有問題!
![增設「行人庇護島」導致車禍,是駕駛問題還是設施問題? 記者廖炳棋/翻攝](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1/09/realtime/1102918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首先,合格的行人庇護島工程,必須先將原路口的人行斑馬線往後挪移,再將庇護島的位置設置在原斑馬線上,這樣整個行人設施所占用的面積才不會突出至路口,因此在原路口處並不會有新增的設備擋住行車動線。然而在原路口設施的相對位置沒有變動下,為什麼還是會有駕駛撞上行人庇護島呢?追根究底便是左轉的駕駛觀念出了相當大的紕漏。
![忠孝東路與杭州南路口的行人庇護島設施,斑馬線明顯後移。 記者趙駿宏/製圖](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1/12/1/11177393.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根據本國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2條第五項:
左轉彎時,應距交岔路口三十公尺前顯示方向燈或手勢,換入內側車道或左轉車道,「行至交岔路口中心處左轉」,並不得占用來車道搶先左轉。
顧名思義,意思就是在左轉時必須經過中心點過了來車車道才能向左轉,這樣才是最正確的左轉路徑。但在各位民眾便宜行事,以及沒有認真宣導下,許多貪圖方便的駕駛者便以路徑較短的「切西瓜」方式進行左轉,不僅自己轉彎的視野受到影響,相對的斑馬線上的行人也會因為駕駛的方便及疏忽下被迎面撞上,而行人庇護島最大的功用就是在防範這類的事故發生。
![十字路口時仍然得和對向左轉車在中心點交會左轉。示意圖 素材:pngtree 記者趙駿宏/製圖](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1/12/1/11181228.jpg&s=Y&x=0&y=0&sw=1048&sh=644&sl=W&fw=800&exp=3600)
而會撞上行人庇護島的駕駛,無非就是平常在左轉時並沒有依照交通規則左轉,直接就切進車道,只是因為那個位置原本就僅有斑馬線,沒有任何能矯正行車動線的設施,這也代表著如果沒有行人庇護島的存在,駕駛在某一次轉彎時就有可能擦撞到斑馬線上的行人。因此,請各位駕駛在左轉時好好的照路徑走,就不用擔心會撞上「設置完善」的行人庇護島了。
![「行人庇護島」用意在於守護行人安全,駕駛人依照路徑轉彎並無疑慮。 記者廖炳棋/翻攝](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1/09/realtime/1102918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車訊最前線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
熱門新聞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