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差8萬,要直上1.5L嗎?Skoda Scala豪華菁英版試駕

近期熱賣的歐系掀背Skoda Scala,除動能版之外尚有動力更大的菁英版可選。 記者張振群/攝影

今年2月底正式導入台灣市場的Skoda Scala,以歐系掀背、超值配備與實惠售價等特點掀起一股熱賣風潮。當中,節能省稅的動能版不僅搭載1.0L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豪華動能版更加入許多實用與科技配備。而除了動能版之外,Skoda Taiwan還供動力更好的菁英版可選,且配備模式同等動能版,但價差最少有8萬元台幣。

Skoda Scala菁英版配備模式同等動能版,只有動力上的差別不過價差最少有8萬元台幣。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菁英版配備模式同等動能版,只有動力上的差別不過價差最少有8萬元台幣。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菁英版動力搭載1.5L TSI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相比動能版的1.0L TSI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擁有更充裕的150hp最大馬力、25.5kgm峰值扭力輸出(1.0L TSI為115hp馬力、20.4kgm峰值扭力),相同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與前輪驅動設定,正因為帳面數據看起來差異沒有很大,也讓不少人陷入選擇迷思。

Skoda Scala菁英版動力搭載1.5L TSI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擁有更充裕的150hp最大馬力、25.5kgm峰值扭力輸出。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菁英版動力搭載1.5L TSI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擁有更充裕的150hp最大馬力、25.5kgm峰值扭力輸出。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菁英版相同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與前輪驅動設定。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菁英版相同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與前輪驅動設定。 記者張振群/攝影

由於距離試駕Skoda Scala豪華動能版的時間才過沒多久,這次再度駕駛豪華菁英版,其實兩車之間的感受很明顯就能察覺。首先是起步時Skoda Scala菁英版由於排氣量更大,低速動力響應就較為直接,不用刻意加深油門角度,很快就能達到預期時速。同時,中速域的再加速反應也較積極,超車時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完成。

Skoda Scala菁英版低速動力響應較為直接,不用刻意加深油門角度,很快就能達到預期時速。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菁英版低速動力響應較為直接,不用刻意加深油門角度,很快就能達到預期時速。 記者張振群/攝影

中速域的再加速反應也較積極,超車時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完成。 記者張振群/攝影
中速域的再加速反應也較積極,超車時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完成。 記者張振群/攝影

再來就是台灣常見的爬山路況,Skoda Scala菁英版可大幅減少油門全開的時機,就算是全員滿座也能游刃有餘。不過可惜的是,就算買到Skoda Scala豪華菁英版,但仍舊沒有配置方向盤換檔撥片,但至少還有自手排功能與拉升轉速減少頻繁檔位變換的「S檔位」,仍能替Skoda Scala菁英版在山路帶來些許駕馭樂趣。

面對山路時,Skoda Scala菁英版能大幅減少油門全開的時機,就算是全員滿座也能游刃有餘。 記者張振群/攝影
面對山路時,Skoda Scala菁英版能大幅減少油門全開的時機,就算是全員滿座也能游刃有餘。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菁英版動力增加了!自然而然過彎速度也會同步提升。雖然先前試駕豪華動能版對於Skoda Scala車身剛性強、韌性佳的歐系底盤風格印象深刻。只是很快就發現Skoda Scala菁英版動力雖然更好了,但原廠配胎抓地力表現普普的問題也同步放大,速度不用很快就會出現抗議聲,也讓駕駛對於油門、煞車等控制會更加警慎。

Skoda Scala菁英版動力雖然更好了,但原廠配胎抓地力表現普普的問題也同步放大,速度不用很快就會出現抗議聲。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菁英版動力雖然更好了,但原廠配胎抓地力表現普普的問題也同步放大,速度不用很快就會出現抗議聲。 記者張振群/攝影

還有從三缸到四缸引擎的配重變化,Skoda Scala菁英版相比動能版雖然只多了26kg,但由於全都落在車頭位置,下坡過彎時的重心轉移也就更明顯些,甚至前懸吊的支撐表現從Skoda Scala動能版的表現尚可,到菁英版上只能算足夠使用而已。只是就算如此,就以這級距的掀背車而言,已經能滿足90%以上買家的用車需求。

Skoda Scala菁英版相比動能版雖然只多了26kg,但由於全都落在車頭位置,下坡過彎時的重心轉移也就更明顯些。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菁英版相比動能版雖然只多了26kg,但由於全都落在車頭位置,下坡過彎時的重心轉移也就更明顯些。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菁英版以及動能版就只有動力上的差異,其他像是外觀、內裝以及配備等,不僅完全相同,豪華型增加的配備也完全沒有差異。例如Skoda Scala豪華菁英版將輪框升級至17吋Stratos樣式鋁圈,頭燈改為動態幾何光束LED頭燈、全LED尾燈/倒車燈/牌照燈以及動態序列式LED方向燈等,不過全景式玻璃車頂還是列為選配。

動態幾何光束LED頭燈也是Skoda Scala豪華菁英版標配。 記者張振群/攝影
動態幾何光束LED頭燈也是Skoda Scala豪華菁英版標配。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豪華菁英版輪框升級至17吋Stratos樣式鋁圈。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豪華菁英版輪框升級至17吋Stratos樣式鋁圈。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為品牌首款採用新世代風格內裝設計的新車,重點在於採用懸浮式設計的8吋多功能彩色觸控螢幕,搭配延伸至兩側的飾板(一般型為黑色亮面、豪華型為類木紋亮面),契合紅色或銀色飾條下,使控台整體看起來更簡潔、流暢。若購買豪華型車型,多功能方向盤也升級為較有運動氣息的三輻跑車式平把造型設計。

懸浮式8吋多功能彩色觸控螢幕,搭配延伸至兩側的飾板(豪華型為類木紋亮面)契合銀色飾條,使控台整體看起來更簡潔。 記者張振群/攝影
懸浮式8吋多功能彩色觸控螢幕,搭配延伸至兩側的飾板(豪華型為類木紋亮面)契合銀色飾條,使控台整體看起來更簡潔。 記者張振群/攝影

8吋多功能彩色觸控螢幕全面提供中文繁體調控介面。 記者張振群/攝影
8吋多功能彩色觸控螢幕全面提供中文繁體調控介面。 記者張振群/攝影

便捷科技也是Skoda Scala的賣點之一,除多媒體影音系統具備智慧型手機連接功能外,行李箱電動啟閉尾門也是標準配備。車艙方面也提供多達四個USB插孔(前二、後二皆為Type-C規格)與一個12V插孔可以使用。重點是同級車款中許多都需要選配的手機無線充電板,在Skoda Scala全車型上通通列為標準配備。

行李箱電動啟閉尾門為標準配備。 記者張振群/攝影
行李箱電動啟閉尾門為標準配備。 記者張振群/攝影

許多車款都列為選配的手機無線充電板,在Skoda Scala則全都列為標配。 記者張振群/攝影
許多車款都列為選配的手機無線充電板,在Skoda Scala則全都列為標配。 記者張振群/攝影

看似定位在小型都會掀背的Skoda Scala,受益模組化底盤平台的優勢下,於僅4,362mm的車身長度,提供中型掀背等級的2,694mm軸距設定。不僅可以使後排乘客有更寬裕、舒適的乘坐空間,後行李箱置物空間在滿座狀況下即能有467L,若將第二排椅背全數傾倒後,則可提升到1,410L,整體表現優於同級對手。

Skoda Scala受益模組化底盤平台優勢,在僅4,362mm的車身長度,提供中型掀背等級的2,694mm軸距設定。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受益模組化底盤平台優勢,在僅4,362mm的車身長度,提供中型掀背等級的2,694mm軸距設定。 記者張振群/攝影

後行李箱空間將第二排椅背全數傾倒後,可提升到1,410L。 記者張振群/攝影
後行李箱空間將第二排椅背全數傾倒後,可提升到1,410L。 記者張振群/攝影

行車安全輔助系統方面Skoda Scala更是誠意滿滿,凡舉全速域ACC主動式定速跟車系統、車側盲點警示系統、Front Assist前方輔助系統(含AEB行駛中緊急煞車系統)、後方來車警示系統和Lane Assist車道維持系統、偏移警示系統以及倒車顯影系統等都是標準配備,且無分普通版還是豪華版車型全都入列。

行車安全輔助系統方面,凡舉全速域ACC主動式定速跟車、車側盲點警示、Front Assist前方輔助、後方來車警示、Lane Assist車道維持以及倒車顯影等系統都是標配。 記者張振群/攝影
行車安全輔助系統方面,凡舉全速域ACC主動式定速跟車、車側盲點警示、Front Assist前方輔助、後方來車警示、Lane Assist車道維持以及倒車顯影等系統都是標配。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cala豪華動能版(售價95.9萬)與豪華菁英版(售價103.9萬)的價差為8萬元台幣,主要就是動力差異,其餘配備沒有異動。對於僅在都會市區且短途用車的人來說,豪華動能版不僅稱職且還省稅賦。但若經常遠途行駛、有載人/載貨需求,加上經常行走山路的使用情況下,豪華菁英版就是個更合適的進階選項。

若經常遠途行駛、有載人/載貨需求,加上經常行走山路的使用情況下,Skoda Scala菁英版則就是更適切的進階選項。 記者張振群/攝影
若經常遠途行駛、有載人/載貨需求,加上經常行走山路的使用情況下,Skoda Scala菁英版則就是更適切的進階選項。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Skoda Elroq RS預告:平價性能電動車即將登場

Skoda Elroq RS預告:平價性能電動車即將登場

猜猜哪款車有69%的車主都選擇了手排變速箱?

猜猜哪款車有69%的車主都選擇了手排變速箱?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延伸閱讀

Audi A5油電化!插電後性能直逼S5?

Audi A5油電化!插電後性能直逼S5?

Volkswagen的MQB平台 將搭載全新Level 2+自動駕駛技術

Volkswagen的MQB平台 將搭載全新Level 2+自動駕駛技術

小改款Hyundai Tucson L預售起跑!維持雙動力車型102.9萬元起

小改款Hyundai Tucson L預售起跑!維持雙動力車型102.9萬元起

小鋼炮還是BMW M最對味 BMW M135 xDrive試駕

小鋼炮還是BMW M最對味 BMW M135 xDrive試駕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小鋼炮還是BMW M最對味 BMW M135 xDrive試駕

小鋼炮還是BMW M最對味 BMW M135 xDrive試駕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小改後更超值Audi A3 Sportback 35 TFSI advanced德系四環掀背試駕體驗

小改後更超值Audi A3 Sportback 35 TFSI advanced德系四環掀背試駕體驗

用外型與空間實用性取勝!福斯商旅Volkswagen ID. Buzz Pro S長軸版試駕體驗

用外型與空間實用性取勝!福斯商旅Volkswagen ID. Buzz Pro S長軸版試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