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去年底的台北世界新車大展看到實車時,才了解到LEXUS LM的瞄準對象根本不是TOYOTA Alphard,而是BMW 7 Series及Mercedes-Benz S-Class等豪華旗艦房車,在實際試駕及試乘後則更加確認,對於每一位後座買家的層峰人士而言,有一種頂級尊榮移動方式叫做LM。
首先從外型來看,LM是一款以TOYOTA Alphard為基礎打造出來的豪華MPV,整體氣勢及豪華細節則更有LEXUS豪華品牌該有的樣貌。車頭採用了品牌史上最大的紡錘型水箱護罩設計,格柵的最上方更以鍍鉻材質強化視覺感受,搭配上同樣是家族史上最大的品牌LOGO,打造出搶眼又不失質感的第一印象。
頭燈組部分則採用了L形日行燈組及箭矢型三眼式LED頭燈附序列式方向燈與轉向輔助燈,呈現出不俗的科技感;車頭左右下方兩側則配置LED霧燈周遭並以鍍鉻材質強化質感。
車側部分則以雙L造型鍍鉻線條在B柱交會,為車側勾勒出更具特色的樣貌,同時也增加識別度,足下則採用 17吋胎圈設定,造型複雜但頗有設計感的多輻式鋁圈更增添豪華感。
車尾同樣展現出品牌特色,採用與跨界休旅UX類似的貫穿式LED尾燈設計,尾燈正下方也以鍍鉻飾條呈現出對稱的視覺感受,讓車尾頗具未來感,搭配車輛下緣向左右沿伸的鍍鉻飾條,處處講究的設計,除了讓LM擺脫豪華版Alphard的印象外,也讓LM看起來更奢華大器。
LM的產品重點自然是尊榮享受的後座配置,台灣市場提供7人座及4人座車型,而本次體驗的就是車系最頂級、要價500萬的4人座車型。後座兩側配置電動滑門設計,一走進後座就可以看到相當誇張的兩張Semi-Aniline頂級真皮雙獨立Ottoman按摩座椅,就像是把頂級按摩椅搬進車室內般,不論是舒適度、包覆性或是觸摸感受,都讓人愛不釋手,加上毫無壓迫感的超大頭部及膝部空間,更是一般旗艦房車所辦不到的享受。
這兩張座椅除了採用Semi-Aniline頂級真皮外,更將高級床墊所使用的記憶海綿運用在椅面上,能夠有效分散乘客重量外,更能夠吸收碎震,並提供3段座椅通風及加熱,7種模式氣壓按摩、更配置4個座椅抑震器,兼具頂級真皮沙發及按摩椅的功能,讓後座乘坐感受達到另一個境界。此外,原廠也表示這兩張座椅經過精密計算,讓座椅傾倒後的角度最符合人體工學達到62度,有助於放鬆全身肌肉。
除了乘坐舒適度外,LM也為後座尊榮乘客提供豐富的視聽娛樂享受,四人座車型配有26吋大螢幕,可透過HDMI連結手機及平板觀看影音,另外還支援藍光播放、Miracast等播放方式。加上搭載Mark Levinson鑑賞級音響系統及19支揚聲器,搭配上環景氣氛燈增添車室特色,讓後座有如個人視聽室般。
此外,LM的後座另外也提供多樣化的貼心功能,其中中央扶手上的觸控螢幕,能夠進行按摩椅調整、空調及音響系統等功能的操作,使用起來相當容易上手。大螢幕下方還有容量達14公升的獨立冷藏櫃,並提供文件及公事包放置處,處處都顯現LEXUS在乘坐細節上的重視。
後座的另一個重點特色,就是滿足乘客對空間隱私的注重,在前座與後座間隔層導入靈感源自中國傳統屏風的可霧化升降隔屏,隔屏具備電動升降及調節透光度功能,提供開啟、關閉及霧化等三種情境,可依需求調整後座隱密性。
但也正因為升降隔屏及兩張大型座椅將或多或少影響到車內後視鏡的作用,因此LEXUS也首次導入數位影像車內後視鏡,將運用安裝於後尾門上的鏡頭,將車輛後方動態投射於車內後視鏡上,駕駛者可依需求調整鏡頭角度與視角,為行車提供更佳的車輛後方能見度。
雖然主要瞄準後座買家,但LM前座表現也同樣讓人滿意,以大量真皮材質定調車內豪華特質,並以結合松樹與雪松經過「浮造」、「燒杉」及「春慶塗」等工法製成的‵「銀水墨」複合式材質飾板,除了相當特別外,也不會有一般木紋飾板偏老氣的感覺。
此外,車內科技質感也相當優異,12.3吋觸控螢幕搭配Remote Touch中文資訊整合系統,使用起來相當上手,另外更整合了包含Apple CarPlay及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等功能。儀表部份則因應油電動力配置而重新設計,搭配木紋包覆的三輻式真皮多功方向盤,即便是司機專屬席也能很有特色及氣質。
後車廂空間部分,四人座少了後排座椅後,整體空間表現更優異,除了放得下4組高爾夫球具 (橫放) 外,放置2個30吋的大行李箱也是綽綽有餘,不論是出遊或公務出差都可以輕鬆完成需求。
作為層峰人士的代步保母車款,主被動安全自然也是重點,標配Lexus Safety System+2.0智動駕駛輔助系統,提供包括DRCC全速域雷達感應式車距維持定速、LDA車道偏離警示、LTA車道循跡輔助、PCS預警式防護附自動煞車輔助、AHS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遮蔽等。
尤其是全速域DRCC及LTA車道循跡輔助,提供Level 2半自動駕駛功能,對於駕駛而言有助於分擔長途駕駛的負擔。另外LM車系也配置BSM盲點偵測警示、ICS智慧停車輔助、RCTB後方車流煞車輔助以及360度環景影像輔助等,提供全方面的安全防護。
動力配置則是另一個LEXUS LM與TOYOTA Alphard做出明顯差異化設定的部分,以2.5升油電混合動力配置搭配E-Four AWD 電子式四輪傳動系統,有別於Alphard車系所採用的3.5升V6自然進氣引擎與前輪驅動設定。前後各一的電動馬達配置提供足夠的加速扭力表現,搭配Hybrid ECVT 電子無段變速系統,可輸出163匹綜效馬力,平均油耗達13.7km/L。
初看動力數據時,相信不少人都會對於LM 300h僅163匹的綜效馬力有所質疑,擔心會不會拖不動重達2.2噸的車身。但實際駕駛過程中,電動馬達驅在低速起步時帶動車款相當輕鬆,並不會有重拖的感覺,在一般市區巡航時,整體動力也相當夠用,搭配上油電動力更具優勢的靜肅性表現,讓移動這件事更有質感更有水準。
將試駕場景轉移到高速公路及快速道路,最印象深刻的是即便車身尺碼不小,但不論是風切聲和輪胎滾動雜音都相當有限,仍維持相當優異的車室寧靜表現。加速表現雖然跟性能扯不上邊,但也不至於到無力的感覺。畢竟這款車的重點就是要給後座最極致的舒適感受,而不是要開著它上山下海或是追求高速表現的。
另外一個讓筆者相當驚訝的部分,就是有如「浮」在路上的乘坐感受,絲毫不會受到台灣道路品質影響,一坐上去感覺就是「遠離塵囂」,任何雜音或碎震都被過濾到幾乎不存在。除了透過大面積隔音玻璃及強化車身剛性來增加寧靜表現外,並導入全新的SWING VALVE機械式可變阻尼,透過精密的避震器閥門設計,可依據路面況調整阻尼強度,在操控穩定性和平穩舒適性取得平衡。
在操駕感覺來說,整體指向性及車身穩定度也較Alphard穩定,但受限於車身重心的先天劣勢,如果依較快速度過彎時,依然會有不小側傾感,但基本上這種車款本來也不是用來跑山的,與其要開著這台車追求極致的駕馭快感,還是坐到後座享受大老闆的尊榮感更為實在。
在豪華旗艦房車逐步轉向,從過往的後座買家訴求轉變為自駕也很棒的設定後,LM車系成為另一種更面向後座買家需求的車款,乘車不僅只是A點到B點的移動過程,而是一個讓人極度放鬆的私人空間,如此特別卻又精準的訴求,勢必將吸引注重個人隱私及獨特品味的層峰人士入主。
延伸閱讀
當熱血玩家成為酷老爸 MINI JCW Countryman ALL4試駕
可貴的是設計巧思!露營車福斯商旅T6.1 California Ocean不費腰體驗
日本原裝雙動能SUV 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試駕
CP值強大全面小休旅 KIA Stonic 1.0T智慧油電驚豔版試駕
不僅務實更是科技新貴!小改款福斯Tiguan 280 TSI Elegance試駕
科技、安全與幸福滿載而歸 TOYOTA SIENNA鉑金版試駕
亮點即為「亮點」!小改款Audi Q5 45 TFSI quattro Edition One試駕
親愛的家人們請上車 Honda Odyssey登峰版七人座
200萬內擁有源自GT-R的V6雙渦輪 Infiniti Q50 300GT Silver Sport試駕體驗!
價差40萬,還能載重1,480kg!台灣特規日野Hino 200三噸半貨車試駕
看過、聽過還不如實際騎過!Gogoro VIVA Mix騎乘感想之細節為重
一人享受、三人滿足、七人樂融融 Ford Tourneo Connect旅玩家試駕
自成一格的跨界旅行車 Volvo V90 Cross Country B5 Momentum試駕
旗艦就是不一樣!小改款福斯商旅T6.1 Multivan Highline 4MOTION試駕
安全配備再強化!小改款Subaru XV與新年式Forester同步體驗
披上跨界外衣的靈巧都會小車 Kia Picanto X-LINE試駕
硬底子帥氣日系跑旅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S-AWC旗艦型試駕
恰到好處的力與美展現 Volkswagen Arteon 330 TSI Elegance Premium試駕體驗!
不只大鼻孔搶眼,還有它的操駕 BMW M440i xDrive試駕
成熟舒適大器的總和 LEXUS LS 500h試駕
張牙舞爪科技小獅王 Peugeot 2008 GT Cielo試駕
傳承的是精神,不是型態!新世代Land Rover Defender初嘗體驗(下)
一身戶外勁裝跨出眼界 Ford Focus Active任性版試駕
傳承的是精神,不是型態!新世代Land Rover Defender初嘗體驗(上)
不只是墊高,身手也更全面了! Ford Focus Active試駕
挑戰經典韻味、不失科技質感!小改款Jaguar F-Type Coupe衝擊試駕
配備誠意優於售價漲幅!小改款Suzuki Swift輕油電動力試駕
60萬級距最超值進口小車 KIA Picanto GT-LINE試駕
發表隔天就能環島!保時捷Taycan 4S北、高長途深度體驗
不管什麼車都給我來點跨界 TOYOTA SIENTA CROSSOVER試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