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級空間能者!小改款Skoda Fabia Combi質感、機能更出色

小改款Skoda Fabia Combi不僅實用,在同級中更是唯一的旅行車選項。 記者張振群/攝影

捷克汽車品牌Skoda汽車近年在台灣市場相當火熱,除有售價及安全配備周全的7人座休旅Kodiaq外,尚有都會休旅Karoq廣受歡迎所致。不過旗下還有一款能見度也相當高的小車Fabia,不僅在進口同級小車中保有價格優勢,旅行車型更是同級中唯一選項。趁著這次小改款Skoda Fabia在台上市,就再次回顧Combi旅行車的產品特色。

小改款Skoda Fabia Combi旅行車空間表現優異,低稅賦優勢更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大誘因。 記者張振群/攝影
小改款Skoda Fabia Combi旅行車空間表現優異,低稅賦優勢更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大誘因。 記者張振群/攝影

順應原廠策略小改款Skoda Fabia無論五門掀背還是旅行車,台灣市場都只提供1.0L TSI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動力,同時也全數調整為單一車型。今日試駕的Skoda Fabia Combi旅行車,售價為74.9萬且是在12月底前的WRC 2奪冠慶祝價,到了明年將會調整到83.3萬的建議售價,不過就算如此Skoda Fabia Combi仍是台灣最便宜的旅行車。

小改款Skoda Fabia五門掀背及旅行車,現在台灣市場都只提供1.0L TSI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動力。 記者張振群/攝影
小改款Skoda Fabia五門掀背及旅行車,現在台灣市場都只提供1.0L TSI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動力。 記者張振群/攝影

在現行第三代Skoda Fabia於2015年導入台灣市場時,仍舊搭載1.2L TSI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直到今年才全面換裝新引擎並在小改款後刪去1.6L自然進氣引擎選項。或許這在售價上出現不小波動,但新1.0L TSI渦輪引擎的整體表現不僅比1.2L TSI渦輪引擎更出色,同時也帶來19.8km/L平均油耗表現(Fabia Combi)。

新1.0L TSI渦輪引擎的整體表現不僅比1.2L TSI渦輪引擎更出色,更具備19.8km/L的平均油耗表現。 記者張振群/攝影
新1.0L TSI渦輪引擎的整體表現不僅比1.2L TSI渦輪引擎更出色,更具備19.8km/L的平均油耗表現。 記者張振群/攝影

這具已經廣泛用於福斯集團旗下的1.0L TSI渦輪引擎,搭載於Fabia Combi老實說比過往1.2L TSI渦輪引擎還要順暢許多,一來是有更飽滿的峰值扭力輸出表現(1.0L TSI為17.9kgm、1.2L TSI為20.4kgm),二來起步時的反應也比舊引擎積極,契合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的調節,市區輕快靈活、定速巡航也恰到好處。

在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的傳遞下,不僅讓Skoda Fabia Combi在市區輕快靈活,更能顧及巡航時的平順表現。 記者張振群/攝影
在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的傳遞下,不僅讓Skoda Fabia Combi在市區輕快靈活,更能顧及巡航時的平順表現。 記者張振群/攝影

相比Skoda Fabia掀背車型,Combi旅行車優勢就是在後置物空間,除基本擁有530L的容積表現外,若將後排椅背全數打平下還能可擴充到1395L,且下隔板還能依據物品高度進行兩段調整。同時因為Fabia Combi比掀背車型更重,駕馭起來的感受比掀背車沉穩許多,面對不平路面與坑洞時也能降低碎震的傳遞。

Skoda Fabia Combi旅行車的優勢就是後廂空間,基本就擁有530L的容積表現外,若將後排椅背全數打平下還能可擴充到1395L。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Fabia Combi旅行車的優勢就是後廂空間,基本就擁有530L的容積表現外,若將後排椅背全數打平下還能可擴充到1395L。 記者張振群/攝影

行李箱下隔板還能依據物品高度進行兩段調整。 記者張振群/攝影
行李箱下隔板還能依據物品高度進行兩段調整。 記者張振群/攝影

近年ACC主動式定速巡航跟車及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已經成為新車重點配備之一。小改款Skoda Fabia掀背、旅行車都將這兩項系統列為標配並附有車側盲點偵測系統。其中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包含Front Assist前方輔助系統,當前方車輛速驟降或有障礙物時會先警示駕駛,最終才會介入煞車輔助。

小改款Skoda Fabia掀背、旅行車不僅將ACC主動式定速巡航跟車及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列為標配,還都有車側盲點偵測系統。 記者張振群/攝影
小改款Skoda Fabia掀背、旅行車不僅將ACC主動式定速巡航跟車及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列為標配,還都有車側盲點偵測系統。 記者張振群/攝影

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包含Front Assist前方輔助系統,當前方車輛速驟降或有障礙物時會先警示駕駛,最終才會介入煞車輔助。 記者張振群/攝影
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包含Front Assist前方輔助系統,當前方車輛速驟降或有障礙物時會先警示駕駛,最終才會介入煞車輔助。 記者張振群/攝影

試駕過許多配有ACC主動式定速巡航系統新車,發現Skoda Fabia的配置與調整方式是最好上手的。因為專屬獨立出來的撥桿,只需上、下撥動就能迅速調節巡航速度,且小撥桿更能快速設定前方車輛距離,一切就緒後只要按下撥桿旁的按鈕就能啟動ACC系統。直覺化的調整模式讓駕駛不用研究太久就能立即上手使用。

ACC專屬撥桿,只需上、下撥動就能迅速調節巡航速度,更能快速設定前方車輛距離。直覺化的調整模式讓駕駛不用研究太久就能立即上手使用。 記者張振群/攝影
ACC專屬撥桿,只需上、下撥動就能迅速調節巡航速度,更能快速設定前方車輛距離。直覺化的調整模式讓駕駛不用研究太久就能立即上手使用。 記者張振群/攝影

小改款Skoda Fabia著重於外在的改變,例如新式立體六角水箱護罩、大面積頭燈是最鮮明的特徵,這些特點在Combi旅行車亦同。現在Skoda汽車也順應許多品牌銷售模式,提供多元選配套件,如能將頭燈升級為LED(附遠近光功能)、升級16吋輪框(國外最高可到18吋)、雙色車頂、全景玻璃車頂或選擇炫采紅車色等。

新式立體六角水箱護罩。 記者張振群/攝影
新式立體六角水箱護罩。 記者張振群/攝影

新式大面積造型頭燈。 記者張振群/攝影
新式大面積造型頭燈。 記者張振群/攝影

車主也能透過選配方案,將輪框升級到16吋大小。 記者張振群/攝影
車主也能透過選配方案,將輪框升級到16吋大小。 記者張振群/攝影

例如這次試駕的Skoda Fabia Combi就選配價值7萬台幣的「魅力套件」,外觀包含升級LED頭燈(附光感應啟閉功能)、雨滴式感應雨刷、16吋輪圈,以及內裝鈦銀刷色飾板、麂皮包覆布紋座椅、平把跑車方向盤等。比較特別是,如實用的前中央扶手和後中央頭枕則也列入魅力套件之內,表示原本就並非為標配項目。

試駕車選配價值7萬台幣的「魅力套件」,在內裝方面升級鈦銀刷色飾板、麂皮包覆布紋座椅以及平把跑車方向盤。 記者張振群/攝影
試駕車選配價值7萬台幣的「魅力套件」,在內裝方面升級鈦銀刷色飾板、麂皮包覆布紋座椅以及平把跑車方向盤。 記者張振群/攝影

選配裝麂皮包覆布紋座椅後,質感大幅提升。 記者張振群/攝影
選配裝麂皮包覆布紋座椅後,質感大幅提升。 記者張振群/攝影

特別的是,前中央扶手和後中央頭枕則也列入魅力套件之內,表示原本就不是標配項目。 記者張振群/攝影
特別的是,前中央扶手和後中央頭枕則也列入魅力套件之內,表示原本就不是標配項目。 記者張振群/攝影

簡潔、實用一直是Skoda給予台灣消費者最大的品牌印象,Fabia小改款後中控台整體架構不變,排列整齊的按鍵佈局和中規中矩的冷氣出風口,在視覺感受上相當舒適。不過標配的6.5吋多功能彩色資訊螢幕,以及儀表中央的行車資訊顯示螢幕,在小改款後內容顯示仍舊是英文並沒有中文化,稍嫌可惜一點。

可惜的是,6.5吋多功能彩色資訊螢幕以及儀表中央的行車資訊顯示螢幕,小改款後內容顯示仍舊是英文還是沒有中文化。 記者張振群/攝影
可惜的是,6.5吋多功能彩色資訊螢幕以及儀表中央的行車資訊顯示螢幕,小改款後內容顯示仍舊是英文還是沒有中文化。 記者張振群/攝影

曾打出「聰明的就懂」廣告口號的Skoda汽車,除售價與配備的優勢外,車內空間應用設計也是這品牌的強項。例如最基本的排檔座前方、車門兩側置物空間外,前座椅兩側還有小網袋設計,能夠讓車主將手機、卡片等物品放置在裡面。此外,後廂兩側也規劃數個可放置小物的空間、便捷掛勾以及12V充電孔等。

車內空間應用設計是Skoda汽車的強項,如前乘客座下方收納盒、後廂兩側規劃數個空間以及便捷掛勾以及12V充電孔等。 記者張振群/攝影
車內空間應用設計是Skoda汽車的強項,如前乘客座下方收納盒、後廂兩側規劃數個空間以及便捷掛勾以及12V充電孔等。 記者張振群/攝影

前座椅兩側有小網袋設計,能夠讓車主將手機、卡片等物品放置在裡面。 記者張振群/攝影
前座椅兩側有小網袋設計,能夠讓車主將手機、卡片等物品放置在裡面。 記者張振群/攝影

就以一輛車長僅4,262mm的都會車來說,Skoda Fabia Combi不僅具備旅行車出色的承載能力,空間機能及安全配備方面也都有超值表現。不過像是中央扶手、後座USB插槽或倒車顯影系統等需要選配的項目就有點令人不解,因為這似乎是屬於比較基本的配備,若能列為標準配備相信就能讓Skoda Fabia Combi更加完美。

Skoda Fabia Combi具備旅行車出色的承載能力外,空間機能及安全配備方面也都有超值表現。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Fabia Combi具備旅行車出色的承載能力外,空間機能及安全配備方面也都有超值表現。 記者張振群/攝影

Skoda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國道1號桃園段上演「碰碰車」資源回收車連環追撞 現場慘不忍睹!

國道1號桃園段上演「碰碰車」資源回收車連環追撞 現場慘不忍睹!

Škoda Taiwan推出Enyaq Coupe兩天一夜試駕體驗活動!加碼再送66大順骰子吊飾

Škoda Taiwan推出Enyaq Coupe兩天一夜試駕體驗活動!加碼再送66大順骰子吊飾

延伸閱讀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和泰汽車發出Alphard與Sienna 及Camry Hybrid召回公告

和泰汽車發出Alphard與Sienna 及Camry Hybrid召回公告

嫌Toyota Land Cruiser還不夠硬? 要不要試試這台裝甲版本的?

嫌Toyota Land Cruiser還不夠硬? 要不要試試這台裝甲版本的?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變胖被人嫌?BMW表示沒有預料到M5會因為車重而廣受議論!

變胖被人嫌?BMW表示沒有預料到M5會因為車重而廣受議論!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小改後更超值Audi A3 Sportback 35 TFSI advanced德系四環掀背試駕體驗

小改後更超值Audi A3 Sportback 35 TFSI advanced德系四環掀背試駕體驗

用外型與空間實用性取勝!福斯商旅Volkswagen ID. Buzz Pro S長軸版試駕體驗

用外型與空間實用性取勝!福斯商旅Volkswagen ID. Buzz Pro S長軸版試駕體驗

換心可以重新出發嗎? 2025 INFINITI QX60 2.0t 旗艦版試駕

換心可以重新出發嗎? 2025 INFINITI QX60 2.0t 旗艦版試駕

我可靠又帥氣的柴油硬漢!25.5年式JLR Defender 110 D300 X-Dynamic HSE試駕體驗

我可靠又帥氣的柴油硬漢!25.5年式JLR Defender 110 D300 X-Dynamic HSE試駕體驗

你最適合哪一種新能源車款? NISSAN來測試就知道!

你最適合哪一種新能源車款? NISSAN來測試就知道!

Porsche Taiwan Media EV Day體驗保時捷電車的賽道魅力 紐北最速電車Taycan Turbo GT同步登台

Porsche Taiwan Media EV Day體驗保時捷電車的賽道魅力 紐北最速電車Taycan Turbo GT同步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