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運動休旅 BMW X4 M40i試駕

BMW X4 M40i。 記者陳威任/攝影

在休旅當道的年代裡,身邊還是有很多朋友打死不想嘗試休旅車,扣除掉少部分是因為沒載人需求、不需要買大車的人外,蠻多數的人不想買休旅車主要是因為覺得太過笨重,少了點駕馭的快感。休旅車的高重心或許是原罪,但也不是每台休旅都是如此,BMW X4 M40i就是最好證明,休旅車也能非常帶勁非常好玩。

針對新世代的X4,BMW總代理汎德引進X4 xDrive30i M Sport、X4 xDrive30i運動版、X4 xDrive20i運動版以及性能擔當X4 M40i共四款車型,9月份的公辦試駕已經嘗試過X4 xDrive30i M Sport,這次則是直接進階到隸屬於MPA(M Performance Automobiles)一員的X4 M40i。

BMW X4 M40i。 記者張振群/攝影
BMW X4 M40i。 記者張振群/攝影

相較於搭載M SPORT套件、本來就很有跑格風格的X4,X4 M40i全車流露出更濃厚M式美學,頭燈部分則升級為進階LED主動轉向頭燈,以類六角形的造型取代經典雙圓設計;張狂又不失質感的前保桿進氣壩、水箱護罩與後視鏡蓋等皆採用M Performance專屬鈰灰(Cerium Grey)塗裝,搭配上全車空力套件、21吋M款雙輻式輪圈及M款跑車化排氣系統,光是外型就足以讓人買單。

張狂又不失質感的水箱護罩採用M Performance專屬鈰灰(Cerium Grey)塗裝。 記者張振群/攝影
張狂又不失質感的水箱護罩採用M Performance專屬鈰灰(Cerium Grey)塗裝。 記者張振群/攝影

頭燈部分則升級為進階LED主動轉向頭燈,以類六角形的造型取代經典雙圓設計。 記者張振群/攝影
頭燈部分則升級為進階LED主動轉向頭燈,以類六角形的造型取代經典雙圓設計。 記者張振群/攝影

21吋M款雙輻式輪圈。 記者張振群/攝影
21吋M款雙輻式輪圈。 記者張振群/攝影

BMW X4 M40i擁有更加張狂的外觀。 記者陳威任/攝影
BMW X4 M40i擁有更加張狂的外觀。 記者陳威任/攝影

M款煞車套件。 記者張振群/攝影
M款煞車套件。 記者張振群/攝影

車尾輪廓同樣有著新世代X4的雙尾翼造型,搭配上3D立體曲面的全新LED尾燈,左右映襯搭配上中央的BMW藍白廠徽,呈現出充滿流線的運動感受,雙出排氣尾管從圓形改為類梯形,則彰顯出X4 M40i天生好動的態度。

3D立體曲面的全新LED尾燈。 記者張振群/攝影
3D立體曲面的全新LED尾燈。 記者張振群/攝影

出排氣尾管從圓形改為類梯形,則彰顯出X4 M40i天生好動的態度。 記者張振群/攝影
出排氣尾管從圓形改為類梯形,則彰顯出X4 M40i天生好動的態度。 記者張振群/攝影

走進車艙內,駕駛人導向的座艙設定,更可以感受到MPA車型營造的戰鬥感,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含換檔撥片、M款駕駛座踏板組都為BMW X4 M40i注入強烈的跑格元素,紅色縫線則更加讓人熱血沸騰。

走進車艙內,駕駛人導向的座艙設定,更可以感受到MPA車型營造的戰鬥感。 記者張振群/攝影
走進車艙內,駕駛人導向的座艙設定,更可以感受到MPA車型營造的戰鬥感。 記者張振群/攝影

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含換檔撥片。 記者張振群/攝影
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含換檔撥片。 記者張振群/攝影

M款駕駛座踏板組。 記者張振群/攝影
M款駕駛座踏板組。 記者張振群/攝影

在兇悍的外表之下,全新BMW X4 M40i同時也是一台科技滿載的未來跨界跑旅,搭載智慧型螢幕鑰匙、手勢控制功能、手機無線充電裝置等多項領先車壇的創新科技;此外,更配備車況抬頭顯示器、12.3吋多重行車模式儀錶板及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等,舉凡一切必須的智慧科技,在這台車上都應有盡有。

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 記者張振群/攝影
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 記者張振群/攝影

12.3吋多重行車模式儀錶板。 記者張振群/攝影
12.3吋多重行車模式儀錶板。 記者張振群/攝影

配備手機無線充電裝置。 記者張振群/攝影
配備手機無線充電裝置。 記者張振群/攝影

雖然注定是一台駕駛人會比乘客更開心的車款,但在提升乘坐質感上也絲毫不妥協,除了採用Vernasca真皮內裝、環艙氣氛燈組及迎賓光毯,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則讓室內空間變得更加明亮開闊,讓後座也有屬於自己的一片風景。

X4 M40i後座表現以一般成年男性而言算是不錯。 記者陳威任/攝影
X4 M40i後座表現以一般成年男性而言算是不錯。 記者陳威任/攝影

harman/kardon 高傳真音響系統。 記者張振群/攝影
harman/kardon 高傳真音響系統。 記者張振群/攝影

全景天窗設定。 記者張振群/攝影
全景天窗設定。 記者張振群/攝影

搭載40/20/40分離可傾倒後座椅背,透過可傾倒後座與平整化設計,後廂載物空間可視需求從原有的525公升擴充至1,430公升,下方隔板也可提供物品放置功能,後座椅背亦可隨時調整傾斜角度,兼顧寬敞空間與實用機能。

後廂載物空間可視需求從原有的525公升擴充至1,430公升。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廂載物空間可視需求從原有的525公升擴充至1,430公升。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廂載物空間可視需求從原有的525公升擴充至1,430公升。 記者陳威任/攝影
後廂載物空間可視需求從原有的525公升擴充至1,430公升。 記者陳威任/攝影

稍稍可惜的是,X4 M40i定位為更偏向性能的跑車型休旅,又搭載著BMW經典的六缸引擎,為了讓車價不致於太過高不可攀,這台車在安全科技上犧牲掉部分配備,例如可實現半自動駕駛的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系統、主動車道維持系統及壅塞交通輔助功能,雖然稍微可惜,但會買到這種定位車款的駕駛人,更在意的應該是性能及駕馭,所以也就無傷大雅了。

雖然少了部分進階主動安全科技,但不代表這台車的安全性就打了折扣,配備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HDC 陡坡緩降系統、360度環景輔助攝影及主動防撞輔助系統及行人偵測。並配備了xDrive智慧型可變四輪傳動系統及Servotronic車速感應轉向輔助,在盡情駕馭的過程當中,也可以透過電子配備的協助提升安全性。

主動防撞輔助系統及行人偵測。 記者張振群/攝影
主動防撞輔助系統及行人偵測。 記者張振群/攝影

360度環景輔助攝影。 記者張振群/攝影
360度環景輔助攝影。 記者張振群/攝影

X4 M40i的最大賣點,莫過於是絕佳的性能輸出,相較於車系中其他搭載四缸引擎的車款,雖然開起來同樣輕快有勁,但始終就是少了點渾厚的聲浪及更猛暴的輸出,如果想要追求這樣的感覺,最終還是只能在X4 M40i身上找到。

BMW X4 M40i搭載一具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六缸雙渦輪雙渦流增壓汽油引擎,360匹德制馬力與500牛頓米的狂暴扭力一觸即發,搭配上Steptronic運動化八速手自排,造就4.8秒完成0-100 km/h加速的驚人實力。踩下油門踏板的瞬間,除了加速貼背感所造成的感官衝擊之外,透過M款跑車化排氣系統發出的引擎咆哮聲浪更令人激發腎上腺素。

BMW X4 M40i搭載一具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六缸雙渦輪雙渦流增壓汽油引擎。 記者陳威任/攝影
BMW X4 M40i搭載一具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六缸雙渦輪雙渦流增壓汽油引擎。 記者陳威任/攝影

Steptronic運動化八速手自排。 記者張振群/攝影
Steptronic運動化八速手自排。 記者張振群/攝影

雖然說MPA車款是將M Car賽道性能與BMW一般車款舒適實用之間,取得兼具性能操控又不過於硬派的設定,但是以台灣路面的實際感受來說,除非是非M POWER不買的頂級性能玩家,不然BMW X4 M40i其實在性能表現上已經可以滿足。此外,配備M款跑車化電子懸吊,可根據動態行車模式調整最佳的阻尼設定,即便在台灣道路上仍稍嫌彈跳明顯,但依然是可以接受的範圍;M款跑車化差速器採用電子控制,反應速度更加靈敏、即時,並使用多片式離合器同步左、右後輪的轉速,不僅能減少動力耗損且提供更優異的轉向操控。

BMW X4 M40i。 記者張振群/攝影
BMW X4 M40i。 記者張振群/攝影

360匹馬力畢竟不是擺著好看的,無論是起步、加速或再加速,其實都相當游刃有餘,搭配上換檔撥片和動態模式調整,更可以找到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調性,如果認真催起油門來,瞬間貼背感也相當讓人滿意,如果真的要說跟M POWER之間的差別,應該就是這股力量並不是一股腦地湧出,也不會像脫韁野馬般難以掌控駕馭。

定價368萬的BMW X4 M40i與X4 xDrive30i M Sport之間有著70多萬的價差,說多其實不多,說少也是一台國產房車的價格,雖然對於頂級客層而言,或許並不算什麼,但直上與否或許重點不在於是否有財力,更應該是要追求什麼樣的駕馭感受。

BMW X4 M40i。 記者陳威任/攝影
BMW X4 M40i。 記者陳威任/攝影

對於筆者而言,X4 xDrive30i M Sport已經是相當能夠感受SAC(Sports Activity Coupe跑車型休旅)特色的車款。至於BMW X4 M40i,不僅只是帳面數據上的動力進階,而是一種對於BMW對於駕馭及性能的實踐,六缸動力的迷人,還是需要懂它的人來入主。

BMW X4 M40i。 記者張振群/攝影
BMW X4 M40i。 記者張振群/攝影

休旅車

不需要遠行,只需要一台剛好的Ford Kuga,就能找回自己

不需要遠行,只需要一台剛好的Ford Kuga,就能找回自己

比WRX STI還快的Subaru!Trailseeker究竟是SUV還是碗公?

比WRX STI還快的Subaru!Trailseeker究竟是SUV還是碗公?

三排座休旅?Lamborghini: 「不可能!」

三排座休旅?Lamborghini: 「不可能!」

延伸閱讀

BMW全新品牌概念店「FREUDE by BMW」 盛大進駐台北信義A19

BMW全新品牌概念店「FREUDE by BMW」 盛大進駐台北信義A19

不需要遠行,只需要一台剛好的Ford Kuga,就能找回自己

不需要遠行,只需要一台剛好的Ford Kuga,就能找回自己

Subaru將重振 STI 但方式會與你想像中不一樣

Subaru將重振 STI 但方式會與你想像中不一樣

一次撞毀五輛警車!哪輛BMW這麼兇?

一次撞毀五輛警車!哪輛BMW這麼兇?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狂野不羈的紐柏林最速旅行車,卻又出乎意料的適合日常! BMW M3 Touring Competition試駕

狂野不羈的紐柏林最速旅行車,卻又出乎意料的適合日常! BMW M3 Touring Competition試駕

純電化的硬派越野旗艦 Mercedes-Benz G 580 Edition One試駕體驗

純電化的硬派越野旗艦 Mercedes-Benz G 580 Edition One試駕體驗

小改款Hyundai Tucson L 1.6T試駕體驗!韓系國產休旅產品力大升級

小改款Hyundai Tucson L 1.6T試駕體驗!韓系國產休旅產品力大升級

不需要遠行,只需要一台剛好的Ford Kuga,就能找回自己

不需要遠行,只需要一台剛好的Ford Kuga,就能找回自己

小改款Kia Picanto試駕體驗!更具個性化且實惠的進口小車選擇

小改款Kia Picanto試駕體驗!更具個性化且實惠的進口小車選擇

進化從「平台」開始: Audi Q6 e-tron新世代試駕體驗!

進化從「平台」開始: Audi Q6 e-tron新世代試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