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款、大革新!新Ford Ranger冠上「運動皮卡」可非等閒之輩
過往說到皮卡車(Pick up)消費者理當會直接和「功能性」聯想,例如承載、拖曳、越野表現並歸類在特殊環境用車。只是隨著休閒生活盛行,都會休旅車早就無法滿足重度玩家的使用需求,加上皮卡車有著較出色的拖曳與載重能力,全家出遊冒險更具有實質上的加乘效果,這些都使皮卡車在台灣逐漸火熱起來。
台灣皮卡車市場連續4年銷售冠軍的Ford Ranger,順著年初國外規格調整在日前導入小改款車型,算一算這已經是Ford Ranger二次小改,不過更動規模卻比上次還要廣泛許多,包括引擎、變速系統、駕乘感受、車艙寧靜度、內裝質感等皆有感進化,同時這次台灣發表時還冠上了「運動休旅皮卡」之名。
穩固耐用取向的皮卡車,怎麼想都不會和「運動」二字相連,不過在發表會當下透過Ford總代理福特六和汽車規劃的體驗關卡後,發現原來皮卡車其實也能有和一般乘用車相同的駕乘與行路感受,消除皮卡車就是「硬漢」的既有印象。當然強悍的越野能力也沒有就此缺少,讓車主行經惡劣路面時有更高的穿越信心。
在On Road體驗項目中共有起步/加速、過彎、斜坡起步、跳動/顛簸路面及綜合路駕體驗等關卡。小改款Ford Ranger替換新2.0L Bi-Turbo柴油雙渦輪引擎,許多人對小排氣量引擎、大動力的輸出調性,都會有鮮明的「衝勁」脾氣印象。不過藉由雙渦輪佈局與嶄新10速變速系統的調配下,在這幾個關卡中展現的平順輸出讓人印象深刻。
在斜坡起步體驗中使用HSA斜坡起步輔助系統,能在車輛上坡暫停再起步時介入煞車防止車輛向下滑動。不過當轉換到油門時,緊張的駕駛會容易重踩油門,導致車輛突然衝刺。小改款Ford Ranger在引擎轉速2,000rpm時就能輸出峰值扭力,讓駕駛不用急於加深油門,只要輕輕含住就能順利將車輛帶起。
皮卡車為滿足承載、越野需求,彈跳鮮明的行路感受與硬梆梆轉向,相信會讓許多想入手的買家卻步。不過現在造車科技進步,在皮卡車本質不變的架構下小改款Ford Ranger藉由較輕的方向盤回饋,以及更精進的懸吊設定於繞錐和跳動/顛簸路面關卡中,展現與乘用車或休旅車近似的駕駛感受,大幅減少乘客或駕駛的緊繃情緒。
較能應付惡劣路況的皮卡車,使用環境比休旅車還要廣泛許多,如綜合路駕體驗中已荒廢多年的遊樂園,其實路面狀況完全不理想。但皮卡車的優勢在於,看到坑洞與不平路面直接穿越的信心比休旅車高出許多,再仗著較高的底盤離地高度,行經落差較大的坑洞也無須在意,輕鬆就能在園區內穿梭自如。
台灣或許沒有像歐洲、東南亞地區有著較多的Off Road路況,不過當車主遇到陡坡、高落差坑洞,或需要行徑路面低磨擦力的長下坡路段時,除基礎駕駛能力外,皮卡車自身配有的輔助裝置也很重要。對此,在Off Road關卡中就模擬穿越倒木、險降坡、長陡坡/長緩降坡以及砲彈坑等體驗路段,來展現Ford Ranger的越野能力。
穿越倒木關卡最大重點並非是動力,而是車輛進入、穿越與離去角的設定。就以台灣目前有販售的同級皮卡車來看,Ford汽車表示Ranger不僅有最高237mm底盤離地高度,其29度進入角、22度穿越角及26離去角都優於對手設定。因此,對於這關刻意設計的交錯障礙物路面,小改款Ford Ranger不費力地就能輕鬆過關。
反倒是長陡坡這關,不僅需要倚靠電子式加力箱將模式調整到低速四驅(4L)輔助,駕駛心態也很重要,嚴禁重踩油門加速想盡快駛離,這只會讓車輛在行進間出現更多不安定狀況,進而影響行車安全。相對在佈滿砂石的長下坡路段,若無HDC陡坡緩降系統輔助來控制車速,也會增添許多危險,這些都是駕駛不能大意的地方。
對許多越野玩家來說,高低落差鮮明的砲彈坑是基礎項目,不過對於少接觸這路況的駕駛來說,看到某側輪胎懸空難免會緊張而選錯路線。這時候教練就提醒,除了調整電子式加力箱到4L模式選項外,若能鎖定後軸差速器,也能幫助車輛更順利通過高落差坑洞路況,同時兩項功能在小改款Ford Ranger上都列為標準配備。
就以台灣路面環境來說,消費者可能會認為皮卡車能發揮實力的場合太少,用車環境會較偏向荒野路況。不過透過這次小改款Ford Ranger的試駕體驗,發現在不變的越野能力下,原廠加強許多On Road的適應性,讓皮卡車不再只限制在特殊狀況下使用,完全明瞭福特六和用「運動皮卡」定義小改款Ford Ranger的精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