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出問題?美國區Alfa Romeo經銷商平均每月賣不到7輛車!

Alfa Romeo Tonale。 Alfa Romeo提供

根據Reddit社群論壇r/cars的貼文指出,今年迄今為止,美國Alfa Romeo經銷商平均每月僅售出約5輛汽車。r/cars根據一份舊統計數據獲得的資訊顯示,Alfa Romeo在美國擁有135 家經銷店,但據Alfa Romeo品牌發言人表示,這一數字自2022年以來已下降至110家。因此美國Alfa Romeo經銷商每月實際平均銷售數量應該是7輛以下。

Alfa Romeo提供
Alfa Romeo提供

Alfa Romeo今年的銷量與幾乎所有其他Stellantis品牌一樣都出現了下滑,這讓經銷商感到不安。Alfa Romeo今年第三季銷量下降了29%,前9個月的銷量下降了10%,至6,826輛。

Alfa Romeo提供
Alfa Romeo提供

新推出的Tonale跨界休旅銷量雖佔Alfa Romeo整體銷售的一半以上,但它仍無法彌補Giulia和Stelvio車型分別下滑36%和41%的銷量。從7月到9月,Giulia和Stelvio兩款車的總銷量不到1,000輛。Alfa Romeo今年稍早也已宣布,將於2024年後停止在美國市場提供Giulia和Stelvio的Quadrifoglio性能車型。

Alfa Romeo提供
Alfa Romeo提供

除了Alfa Romeo之外,Stellantis集團旗下許多品牌也正面臨銷售的挑戰。執行長Carlos Tavares曾給該集團旗下14個品牌各10年的時間推出新產品,但由於銷售量和收入大幅下滑,Carlos Tavares也已突然辭職。該汽車製造商上季淨收入下降27%,出貨量下降 20%。

Alfa Romeo

力圖存活可能!Alfa Romeo將與Maserati深化合作!

力圖存活可能!Alfa Romeo將與Maserati深化合作!

朗格以時計之名 從科莫湖到泰根湖 禮讚古董車黃金年代

朗格以時計之名 從科莫湖到泰根湖 禮讚古董車黃金年代

重溫當時的美好! 2025年Villa d’Este古董車展的經典完美車款

重溫當時的美好! 2025年Villa d’Este古董車展的經典完美車款

延伸閱讀

EV6、EV9銷量雪崩式下滑無礙!Kia燃油房車雙雄前五月銷售已近10萬輛

EV6、EV9銷量雪崩式下滑無礙!Kia燃油房車雙雄前五月銷售已近10萬輛

台灣賓士高層異動 賴恩凱9月接任台灣賓士總裁 金恩中調任韓國賓士

台灣賓士高層異動 賴恩凱9月接任台灣賓士總裁 金恩中調任韓國賓士

力圖存活可能!Alfa Romeo將與Maserati深化合作!

力圖存活可能!Alfa Romeo將與Maserati深化合作!

英國人愛電動車 卻不再是Tesla?全球銷售走勢再現警訊!

英國人愛電動車 卻不再是Tesla?全球銷售走勢再現警訊!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