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取自蝙蝠俠?Automobili Pininfarina推出B95、Battista跑車作品!

圖/Pinifarina

曾經設計一系列為人津津樂道作品的 Pininfarina,這次又再度出手,直接表明以蝙蝠俠真實身份 Bruce Wayne 為靈感,推出了 B95、Battista 兩款作品,若對於蝙蝠俠漫畫或電影作品有所熟識的車迷,應該會相當有吸引力。

圖/Pinifarina
圖/Pinifarina

圖/Pinifarina
圖/Pinifarina

首先,品牌針對設計面向總計推出兩個版本,一為 Gotham 高譚市,另一款則為 Dark Knight 黑暗騎士。前者配有深黃色的皮革鋪陳,連同縫線材料都是運用相同色彩堆疊。Dark knight 則順應其名,全車鑲嵌有黑色麂皮面料,連同皮革等等皆然,對比色澤採用金色線材來創造視覺張力。每一個版本均會延伸出兩種車型:B95 以及 Battista。

圖/Pinifarina
圖/Pinifarina

圖/Pinifarina
圖/Pinifarina

Battista 高譚市版本方面係以 Argento Vittorio 高光澤漆面為主,車頂則為 Nero Torino 黑色,並且用上大量鋁質面料進行裝飾,全車採用前 20 後 21 吋圈胎式樣。B95 則與 Battista 相去不遠。

圖/Pinifarina
圖/Pinifarina

圖/Pinifarina
圖/Pinifarina

歸因於本車採用純電動力,故搭載 120 kWh 鋰離子電池,並且採用四馬達動力,最大馬力上達 1,900 匹,百公里加速兩秒內即可達成。有趣的是,車內數位介面均已韋恩企業的形象來塑造,語音也是模仿蝙蝠俠的助理阿福。

蝙蝠俠

入主再送《蝙蝠俠》交車禮 Nissan Kicks、X-Trail「夜行版」限量登場!

入主再送《蝙蝠俠》交車禮 Nissan Kicks、X-Trail「夜行版」限量登場!

不只台灣要推蝙蝠俠特仕車 Nissan英國也推JUKE Kiiro限量車型

不只台灣要推蝙蝠俠特仕車 Nissan英國也推JUKE Kiiro限量車型

來跟周杰倫當車友 樂高推提姆波頓電影版蝙蝠車

來跟周杰倫當車友 樂高推提姆波頓電影版蝙蝠車

延伸閱讀

Mansory攜手潮流藝術家 地產大亨主題敞篷 G-Class 竟然超帥

Mansory攜手潮流藝術家 地產大亨主題敞篷 G-Class 竟然超帥

全新改款BMW iX3科技大躍進!將搭載AI駕駛輔助系統

全新改款BMW iX3科技大躍進!將搭載AI駕駛輔助系統

經典Škoda Favorit變身純電五門掀背車!

經典Škoda Favorit變身純電五門掀背車!

全新Mazda EZ-6 Sport Edition特仕車上市!起價只要66萬新台幣

全新Mazda EZ-6 Sport Edition特仕車上市!起價只要66萬新台幣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