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wn 動力系統移植確認 Toyota 新世代Grand Highlander預告明年二月亮相

圖 / Toyota USA

因應 SUV 級距當道,尤其以北美市場為主軸的大型休旅競爭更是激烈的情況下,Toyota 透過自駕官方平台正式對外宣告將於 2023 年 2 月所舉行的芝加哥車展中,正式發表新世代七座休旅 Grand Highlander,同時,釋出的首張預告圖也披露本車將搭載與 Crown 相同的 Hybrid Max 油電複合動力系統。

Highlander 這條產品線在 Toyota 其實已經存在相當多年,最早可回朔至 2001 年,並且在歷經 20 年後的今天,正式定位在正三排七座大型休旅範疇。

圖 / Toyota USA
圖 / Toyota USA

圖 / Toyota USA
圖 / Toyota USA

雖然目前能夠知悉的資訊不多,但依照 Hybrid Max 的車型名牌來看,估計這輛全新 Grand Highlander 將搭載 2.4 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並且輔以兩具電動馬達,將峰值輸出拉抬至 340 匹馬力水準,所搭配的變速箱則為六速自排機制,不過,在動力數據上在 Highlander 或會有不同調整。

不過,Hybrid Max 應為 Highlander 的旗艦規格配置,依照品牌的傳統,設定在價格親民、較為入門的作品,或會裝配自然進氣引擎,來試圖擴增更大的消費受眾。

引擎

V8英倫猛獸歸來,Aston Martin發表有史以來最強悍的Vantage S!

V8英倫猛獸歸來,Aston Martin發表有史以來最強悍的Vantage S!

提供彈性動力選項!BMW將持續開發內燃機動力

提供彈性動力選項!BMW將持續開發內燃機動力

沒這麼快啦!Ford Kuga/Escape將在北美市場續推26年式新車!

沒這麼快啦!Ford Kuga/Escape將在北美市場續推26年式新車!

延伸閱讀

法系休旅乘勝追擊 Peugeot 3008/5008升級油電動力價位更親民

法系休旅乘勝追擊 Peugeot 3008/5008升級油電動力價位更親民

第六代 Forester Hybrid 節能實力大公開 「一桶油,凸全台灣」千里長征再出發

第六代 Forester Hybrid 節能實力大公開 「一桶油,凸全台灣」千里長征再出發

V8英倫猛獸歸來,Aston Martin發表有史以來最強悍的Vantage S!

V8英倫猛獸歸來,Aston Martin發表有史以來最強悍的Vantage S!

PGO發表全台首款油電機車「威力125」!創新科技引領節能新標竿

PGO發表全台首款油電機車「威力125」!創新科技引領節能新標竿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Nissan 第三代 e-POWER 技術發表!率先搭載於歐規 Qashqai 改善油耗與靜肅性

Nissan 第三代 e-POWER 技術發表!率先搭載於歐規 Qashqai 改善油耗與靜肅性

沒這麼快啦!Ford Kuga/Escape將在北美市場續推26年式新車!

沒這麼快啦!Ford Kuga/Escape將在北美市場續推26年式新車!

Mazda第三代CX-5終於現身!油電動力、無實體按鍵數位介面上身!

Mazda第三代CX-5終於現身!油電動力、無實體按鍵數位介面上身!

不公平?川普猛批日本不買美國車!石破茂冷回:左駕又耗油很難賣

不公平?川普猛批日本不買美國車!石破茂冷回:左駕又耗油很難賣

這次又是A柱出來扛? IIHS:車輛盲點每年都在變大

這次又是A柱出來扛? IIHS:車輛盲點每年都在變大

新世代 CLA 接單超乎預期 Mercedes-Benz 調整產線應對需求

新世代 CLA 接單超乎預期 Mercedes-Benz 調整產線應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