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全數比照 Folgore!瑪莎拉蒂GranCabrio EV 傳於 2023 年發表

圖 / Maserati

睽違已久,Maserati 日前正式以全新世代 GranTurismo 踏入 GT 跑車領域,官方甚至確認本車會供應純電車型,以符合目前汽車工業的主流態勢。在相關議題被討論得沸沸揚揚一段時日後,市場則有聲音指出,純電動力將會被運用在未來即將發表的敞篷車型,估計本車即未來的 GranCabrio。

圖 / Maserati
圖 / Maserati

相關訊息出自於海外媒體 Autocar 於日前採訪 Maserati 現任全球產品負責人 Massimo Capaldi 的專訪當中。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從內容來看,他基本上確認品牌在未來的敞篷GT 跑車將以電池作為主要驅動來源。

圖 / Maserati
圖 / Maserati

雖然目前所能知道的訊息不多,但這輛所謂 GranCabrio 的敞篷跑車,在規格編制上,會完全比照 GranTurismo,這也意味著燃油車型將搭載 3.0 升雙渦輪增壓引擎,供應 489 匹最大馬力、以及 600 牛頓米峰值扭力;倘若對比旗艦的 Trofeo 車型,則輸出將進一步提升至 550 匹 / 650 牛頓米水位。

至於純電版本,則是比照Folgore以雙電動馬達模組構成,擁有 750 匹最大馬力及1,350 Nm 峰值扭力,2.8秒即可完成百公里加速,但若是敞篷版本,預計性能數據上會稍弱一些。

圖 / Maserati
圖 / Maserati

根據目前所蒐得的資訊,GranCabrio 預計將於明年上半年正式投放市場,屆時或許會連同 Grecale 純電式樣一同發表,以創造另一波聲量,這也意味著品牌將在 2023 年結束前,發表至少三款純電作品。

圖 / Maserati
圖 / Maserati

敞篷跑車

市場需求依舊強勁,BMW將繼續生產Z4!

市場需求依舊強勁,BMW將繼續生產Z4!

誰說車子都是一個樣子 10台奇葩車設計讓你看眼界

誰說車子都是一個樣子 10台奇葩車設計讓你看眼界

絕美尊貴雙座敞篷跑車 Mercedes-Maybach SL 680 Monogram優雅登場

絕美尊貴雙座敞篷跑車 Mercedes-Maybach SL 680 Monogram優雅登場

延伸閱讀

保留操控感受又多了電馭樂趣 Honda HR-V e:HEV試駕

保留操控感受又多了電馭樂趣 Honda HR-V e:HEV試駕

力圖存活可能!Alfa Romeo將與Maserati深化合作!

力圖存活可能!Alfa Romeo將與Maserati深化合作!

市場需求依舊強勁,BMW將繼續生產Z4!

市場需求依舊強勁,BMW將繼續生產Z4!

不往上探索,BMW短期內無Hyper Car超跑推出規劃!

不往上探索,BMW短期內無Hyper Car超跑推出規劃!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