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標2025年燃料電池車達5萬輛 並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
中國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目標到2025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每年10到20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每年100到200萬噸,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明顯提升。
中國大陸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明確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
「規劃」提出,第一,要創新引領,自立自強。積極推動技術、產品、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集中突破氫能產業技術瓶頸,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第二,強化氫能全產業鏈重大風險的預防和管控;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嚴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氫。
第三,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探索氫能利用的商業化路徑;引導產業規範發展。
第四,統籌考慮氫能供應能力、產業基礎、市場空間和技術創新水準,積極有序開展氫能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示範,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哄而上。
「規劃」要求,到2025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每年10到20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每年100到200萬噸;到2030年,形成較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到2035年,形成氫能多元應用生態,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明顯提升。
「規劃」還要求,有序推進氫能多元化應用,包括交通、工業等領域,探索形成商業化發展路徑。
「規劃」也提到,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但相較於國際先進水準,仍存在產業創新能力不強、技術裝備水準不高,產業發展形態和發展路徑尚需進一步探索等問題與挑戰。「同時,一些地方盲目跟風、同質化競爭、低水平建設的苗頭有所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