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RAV4 Prime好厲害 純電模式可行駛70公里!

摘自Toyota

身為全球中型SUV市場重要角色的Toyota RAV4,目前已邁入第五代車款,上市後也立即獲得不少好評,而面對電能動力的趨勢以及節能減碳的環保面向,新世代車款的主力銷售款式也轉移至油電動力上頭。

摘自Toyota
摘自Toyota

除了維持原先的汽油與油電動力之外,Toyota在第五代RAV4中,追加了plug-in hybrid插電式油電動力,並命名為RAV4 Prime。於今年五月底才正式全球發表的RAV4 Prime,擁有18.1kWh的電池模組,根據原廠提供的數據,在EV mode純電模式的可行駛里程高達67.6公里,幾乎高過所有的同級產品表現,且由於電動馬達的加持,0-100km/h加速僅需5.7秒,兼具了節能與動力需求。

美國能源局(EPA)目前正式發布了RAV4 Prime的能耗測試結果,在EV模式底下的續航里程如同原廠數據,為42英里(約67.6公里),綜效總續航里成為驚人的965公里;油耗部分,美國是以MPG(英里每加侖)計算,RAV4 Prime若以純電模式行駛,擁有94MPGe的表現,若為一般hybrid模式,油耗則為38MPG,而未搭載油電系統的RAV4 AWD車款則為27MPG,有著相當顯著的差距。

摘自Toyota
摘自Toyota

與在美國市場的同級競爭對手Ford Escape(Kuga) PHEV相比較,Toyota RAV4 Prime的純電續航里程較Escape PHEV高出5英里,總行駛里程則多出70英里。這樣優異的節能表現也讓RAV4 Prime一推出即熱銷,全球市場目前皆處於一車難求的狀況,Toyota估計該車要到2021年以後才能穩定供應。

摘自Toyota
摘自Toyota

油電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拒絕Turbo+油電?Bugatti總裁不解混合動力的存在意義!

拒絕Turbo+油電?Bugatti總裁不解混合動力的存在意義!

Kia Sportage歐規小改款突襲登場!台灣今年底前能否見客?

Kia Sportage歐規小改款突襲登場!台灣今年底前能否見客?

延伸閱讀

Kia卡旺K2500逆勢成長再創銷售佳績!通路升級拓展打造優質服務

Kia卡旺K2500逆勢成長再創銷售佳績!通路升級拓展打造優質服務

預見電動車發展停滯 Toyota將持續大力推行插電式油電車款

預見電動車發展停滯 Toyota將持續大力推行插電式油電車款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拒絕Turbo+油電?Bugatti總裁不解混合動力的存在意義!

拒絕Turbo+油電?Bugatti總裁不解混合動力的存在意義!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