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簡入繁:來看看 F1 方向盤的進化過程吧!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6/11/29/99/2890786.jpg&x=0&y=0&sw=0&sh=0&sl=W&fw=930&exp=3600)
F1 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最早是從 1950 年代開始,可說是一項相當古老的運動賽事。眾所周知許多現代的車用科技都是由 F1 賽車衍生而來,方向盤就是一個經典案例。〈Donut Media〉就在 Youtube 上公佈精彩的剪輯影片,完美闡釋了 F1 方向盤從 1957 年的三幅木質方向盤到現今佈滿電控按鈕的進化過程。
![F1 最早的方向盤:1957 年的 Stirling Moss 三幅木質方向盤。之後才陸續新添快拆設計、換檔撥片、手控離合器等設計。 摘自 Youtube](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6/11/29/99/289078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從影片中可發現,大約在 1980 年末期,F1 的方向盤開始有了變化。除了出現按鈕與旋鈕外,還包括了換檔撥片、檔位顯示燈,以及手控離合器與數位時速表等功能。
![影片中也註明了該年度的冠軍車手,如圖即為 1984 年車神洗拿(Ayrton Senna)使用的 F1 方向盤。 摘自 Youtube](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6/11/29/99/2890787.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到了 2000 年後,F1 方向盤變得更加複雜,出現了:引擎工作狀況(engine mapping)、前後煞車分配(brake bias)、差速設定、無線電通信、循跡系統、pit 維修區限速功能等控制按鈕。而近期的 F1 方向盤還增加了可控制尾翼開啟角度的減阻系統(Drag reduction system,DRS)與動能回收系統(Energy recovery system,ERS),整個方向盤上佈滿各式各樣的控制按鍵,不僅考驗著車輛本身的調教功力,也考驗著車手的操作熟悉度。
![圖為 1995 年 Michael Schumacher 所使用的 F1 方向盤。 摘自 Youtube](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6/11/29/99/289079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另外,現行的 F1 賽車也配置一條可連接到車手頭盔內的管子,另一端則連著袋裝的水或其他液體,只要車手按下方向盤上的 “Drink” 鍵,即可在激烈的賽事中補充水分,避免因高溫脫水而影響比賽表現,相當的人性化。
F1 方向盤除了改變外型與增添更多功能外,在基礎材質上也有所不同。現在的 F1 方向盤皆由 Carbon 碳纖維材質打造,結合大量按鈕與時速顯示錶後,整體重量僅有 1.3 公斤,輕量化的十分徹底。
至於一個現代化 F1 方向盤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呢?答案是:大約 5 萬美元(折合台幣約 159 萬),相當於一輛Mercedes-AMG C43 房車的北美售價。
F1 方向盤進化史:
車訊最前線
F1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
熱門新聞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