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車檢制度大曝光 ARTC 檢測之旅撞給你看!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83.jpg&x=0&y=0&sw=0&sh=0&sl=W&fw=930&exp=3600)
繼先前有立委建議車商公布車輛撞擊測試結果並比照國外 NCAP 建立星等評價制度後(建立新車評鑑制度 交通部:樂觀其成),許多網友對於我國車輛法規測試仍然相當疑惑。為此,ARTC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日前特別邀請媒體南下彰濱工業區,針對台灣現行車輛管理制度與撞擊測試內容進行說明,並於現場實際進行車輛撞擊測試。
![位於彰濱工業區的 ARTC,是國內外 53 家車輛安全檢測機構之一。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576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77.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體制面:
首先從組織架構來看,我國車輛管理屬於行政院轄下,並分跨交通部、環保署、經濟部能源局等部會,而欲在台灣販售的新車皆須通過車輛安全、排汙、噪音、耗能等四項認證才能到監理所辦理領牌。此次在民眾關心的車輛安全/撞擊測試部分,主要是以 ARTC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下稱 ARTC)與 VSCC 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下稱 VSCC)兩者為主。
![我國車輛管理屬於行政院轄下,並分跨交通部、環保署、經濟部能源局等部會,而欲在台灣販售的新車皆須通過車輛安全、排汙、噪音、耗能等四項認證才能到監理所辦理領牌。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247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此次在民眾關心的車輛安全/撞擊測試部分,主要是以 ARTC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下稱 ARTC)與 VSCC 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下稱 VSCC)兩者為主。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247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整個新車製造/進口來台的流程為:車商可選擇國內外 53 家檢測機構進行 79 項零組件檢測(ARTC 為其中一家檢測單位),並提供檢測報告 → 隨後再由車商拿著檢驗報告向 VSCC 申請合格證,經 VSCC 審驗並核發後才能向監理單位申請領牌。簡言之,在車輛領牌前,車商須先將車輛送測,再由 VSCC 審核發放領牌合格證照。
![簡言之,在車輛領牌前,車商須先將車輛送測(國內外 53 家檢測機構),再由 VSCC 審核,才能至監理機關辦理領牌。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247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247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法規面:
當然,大家關心的是,為何 ARTC 無法公開撞擊測試成績?首先,從前述流程中,可看出 ARTC 是受車商委託進行測試的單位,因此並不具有公開撞測成績的權利(成績公開與否在於車商);再者,此處的法規測試乃針對領牌前車輛進行,測試結果僅有「符合」與「不符合」,與外界討論的 NCAP 星等評價制度有別(NCAP 是針對販售中的車輛進行撞測)。至於未來是否能朝向星等評鑑方式,則還需與交通部進行討論。
![在法規測試階段,未上市車輛須通過檢驗才能上市,且測試結果僅有符合與不符合兩種判別。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11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目前國內並無類似 NCAP 制度,因此消費者對於無從得知已上市車輛的撞擊測試優劣。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2474.pn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此次 ARTC 檢測之旅也公開我國現行法規測試的相關流程,除了比較各國制度差異外,並於現場自費進行撞擊測試,讓外界一窺車輛撞擊測試全貌。首先,在歐美先進國家的碰撞法規上,以美國 1971 年最早實施,其次是日本(1985 年)與歐洲 ECE(1995 年),台灣則是於 2008 年開始實施,整體制度則以歐規為主。
不過,眼尖的網友可發現,雖說台灣目前以歐規為主,但從表格中可看出兩者仍有差距,像在前撞測試項目中台灣並無全寬測試、側撞項目中則無立柱測試,同時後撞測試則還在研擬中,與現行歐規測試相較之下,仍有一段進步空間。
![雖說台灣目前以歐規為主,但從表格中可看出兩者仍有差距,像在前撞測試項目中台灣並無全寬測試、側撞項目中則無立柱測試,同時後撞測試則尚在研議中。與歐規相較之下,仍有一段學習空間。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2473.pn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043.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車輛撞擊測試作業流程:
至於在撞擊測試的前置作業上,在整備階段會先將測試車輛進行 90% 的油水抽換,同時針對車輛前、後軸重進行測量,並適時配重至法定送驗規格。整個測試流程需由 5-10 人小組進行,並耗時 5-10 個工作天數才能完成。
![整備階段會先將測試車輛進行 90% 的油水抽換,同時針對車輛前、後軸重進行測量,並適時配重至法定送驗規格。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11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在撞擊測試後,首先將檢視受測車輛是否達到「車門不得開啟」、「車門不得上鎖」、「燃油洩漏率 ≤ 30kg/min」等項目,以及受測車輛是否可讓救護人員徒手將車內傷員救出為標準,後續再結合車上人偶傷害指數的高低進行判別。若受測車量達到前述救援標準並在人偶傷害指數基準內,則符合撞測標準;反之則否。
![在撞擊測試後,首先將檢視受測車輛是否達到「車門不得開啟」、「車門不得上鎖」、「燃油洩漏率 ≤ 30kg/min」等項目,以及受測車輛是否可讓救護人員徒手將車內傷員救出為標準,後續再結合車上人偶傷害指數的高低進行判別。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114.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法定的傷害指數約莫在中重度傷害以下。 ARTC 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39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在AIS傷害等級中,中重度傷害約像是複合性骨折或脫臼,致死機率為 8-10%。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9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值得一提的是,ARTC 也公開測試人偶 Dummy 的相關細節,除了依性別、身形比例外,也有嬰兒或針對安全帶功能使用的測試人偶。這些 Dummy 測試人偶不僅在每次測試前須進行校正外,在保存方面也相當講究,全年皆處於 22 度恆溫恆濕的存放環境,同時造價也高達新台幣 350 - 480 萬,可說是身價不斐。
![圖為測試人偶 Dummy 的儲存/校正室,由圖的左方起,分別為一般身型、嬰兒、大尺寸、女性與安全帶測試人偶,其中僅安全帶測試人偶為單隻腳設計。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55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每支 Dummy 測試人偶造價不斐,感測器越多也就越昂貴,售價高達新台幣 350 - 480 萬元。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569.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每支人偶在測試前皆須通過校正,才能測量出正確的傷害指數。圖片即是胸部撞擊測試校正台。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56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真槍實彈撞擊測試:
在詳述相關法規與作業流程後,此趟 ARTC 檢測之旅的重頭戲當然是真槍實彈的撞擊測試。由於測試成本相當昂貴,ARTC 特地找來一部 BMW E36 來進行 50km/hr 側面撞擊測試,並依照標準檢測流程呈現於媒體面前。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7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因測試成本相當昂貴,ARTC 特地找來一部 BMW E36 進行 50km/hr 側面撞擊測試。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8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8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一般攝影機:側撞測試(左後方視角)
高速攝影機:側撞測試(左後方視角)
高速攝影機:側撞測試(上方視角)
在測撞結束後,工作人員也開始依照前述「車門不得開啟」、「車門不得上鎖」、「燃油洩漏率 ≤ 30kg/min」等標準進行檢測。不過當天除了無法得知 Dummy 測試人偶的傷害指數外,現場工作人員可徒手將車內人偶拖出車外,因此在前面的救援流程上可說是符合測試標準。
![工作人員也開始依照前述「車門不得開啟」、「車門不得上鎖」、「燃油洩漏率 ≤ 30kg/min」等標準進行檢測。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89.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9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93.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9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至於在另一項 56km/hr 前撞偏置測試方面,雖然當天僅以展示的方式呈現,但透過現場人員的解說,以及後續的Q&A 提問,讓與會媒體了解撞擊測試過程以及 ARTC 的組織淵源。
![記者林鼎智/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5/99/336669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會後 Q&A 節錄:
Q1: ARTC 是否偏向官方?或是偏向汽車產業?
A1: ARTC 為財團法人定位,旨在協助車輛產業發展,雖有相關車廠進行 Donate 捐贈,但在捐贈後並無全干涉資金運用的權利,且 ARTC 自籌比超過六成,車廠也非 ARTC 的股東。
Q2: 若發生與撞測相似的車禍事故,在人體上的傷害程度為?
A2: 約在 AIS 3的傷害等級中,約莫中重度傷害(含)以前。
Q3: 民眾是否可自行送驗車輛?
A3: 法規上並無不可,但送驗方須知道車輛的 R 點位置,以及原廠的車輛規格。
Q4: 車輛撞擊測試的檢測費用為?
A4: 不包含受測車輛,單次檢測費用為新台幣 50 萬元。
小結:
僅管此次 ARTC 檢測之旅旨在對外說明國內法規測試與外界提倡的 NCAP 測試差異,但對每一位消費者而言,無非希望自己所購買的車輛在安全上是無庸置疑的。因此,即使 ARTC 與他國法規測試(針對未上市車輛)的結果都只有符合與不符合的判定,但對消費者來說,最在乎的是在購車前瞭解各車款的撞測優劣差異,才能作為未來購車時的考量。
因此,除了建議交通部盡快針對法規測試部分(未上市車輛)納入正面全寬撞測、側面立柱撞測以及後方撞擊測試外,未來更應盡快建立針對「已上市車輛」進行星等評鑑的撞擊測試,才能讓消費者在購車前有更多的保障。
車訊最前線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
熱門新聞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