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行車水花濺濕騎士至少罰600 機車族傻眼:怎麼舉證?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1/26/0/15580037.jpg&s=Y&x=98&y=10&sw=1148&sh=765&sl=W&fw=930&exp=3600)
台灣地狹人稠且多雨,行人與馬路上的車流距離較近,若遇到雨天,許多人都有在人行道上因車輛疾駛而過,慘遭水花濺滿一身的經驗。但你可知道,這種情況其實是有罰則的嗎?
日前,安全帽品牌「SOL Helmets」在臉書粉絲專頁上向機車騎士宣導,雨天行車若遇到路面積水,一定要減速慢行,不僅是為了安全,也是避免濺起水花潑濕路人和其他騎士,因為若弄髒他人衣物,依法可處新台幣600至1800元罰鍰。
此罰則是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1-6規定,駕駛人若「行經泥濘或積水道路,不減速慢行,致污濕他人身體、衣物」,執法機關可依法開立罰單。
許多網友看到此規定都感到意外,因為幾乎沒看過警察會抓這項違規,也認為潑濺是一瞬間的事,很難認定,「這條根本沒用,我就問要如何舉證身上水漬是對方濺起的」、「這條法則根本很難蒐證,我走在路上難不成還能預測下一秒自己要被濺濕了,趕快先拿手機或是GoPro出來拍」、「法規寫好看的,去年不知道有沒有開過一張勒」、「跟故意不故意無關,就是小不小心的問題,當然警察根本不敢罰啦」、「行人身上要裝行走記錄器的意思」。
還有不少人提出質疑,「為什麼我被潑,政府在收錢?」、「這就跟科技執法一樣,道路規劃設計不良也拿人民開刀」、「台灣的道路那麼爛,排水那麼差,有時根本無法判斷積水多寡,貿然減速有被後車追撞的風險」。不過有網友指出,若水花濺得很高,代表車速並未放慢,跟道路是否積水無關。
也有苦主分享自己附上影片舉發,結果仍失敗例子,警方回覆道:「影像無法辨識該車是否有減速行為,另致汙濕他人身體及衣物部分,亦難判斷,認不予舉發。」印證前述網友所說的「舉證困難」。
車訊最前線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
熱門新聞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