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安全不如行車安全」?消失的保險桿與主動安全系統的連結!

摘自BMW
摘自BMW

突出的保險桿!只要於西元2000年前出生的朋友一定會對這個傳統的汽車構造有深刻的印象,70-90年代大部分的車輛總是在車頭的部分有突出車身保險桿,若是美規車型的話,保險桿的體積又更為厚實。時至今日,為何這些保險桿設計都消失了呢?

1985的Mercedes-Benz 300保險桿仍然是金屬製。 摘自Merce...
1985的Mercedes-Benz 300保險桿仍然是金屬製。 摘自Mercedes

其實關於保險桿的起源,網路上就能找尋到許多資料,這邊就不加以贅述,總而言之,汽車保險桿一開始設計出來的原意就只是為了保護車身因為擦撞受損,所以最早期的金屬製保險桿可說是又粗又大,雖然能保護車身,但也因為太突出在撞到行人時也會讓其受到較大的傷害。

1951年的Mercedes-Benz 300的金屬保險桿相當有氣勢。 摘自Me...
1951年的Mercedes-Benz 300的金屬保險桿相當有氣勢。 摘自Mercedes

1975 BMW 3-Series的保險桿相當突出。 摘自BMW
1975 BMW 3-Series的保險桿相當突出。 摘自BMW

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金屬製保險桿的成本花費較大,於是自1970年代後,逐漸改為塑膠材質,並在其內部包覆內鐵與保麗龍材質,既能達到防護車身的功用,又能對行人產生緩衝作用,又能降低生產成本,於是保險桿漸漸從金屬材質轉變為較軟性的塑膠保險桿。

1980年的Volkswagen Passat已經開始採用塑膠包覆的保險桿。 摘...
1980年的Volkswagen Passat已經開始採用塑膠包覆的保險桿。 摘自Volkswagen

1987年的Volvo 780雖然還是採用金屬保桿,但造型已經向內縮。 摘自Vo...
1987年的Volvo 780雖然還是採用金屬保桿,但造型已經向內縮。 摘自Volvo

當保險桿進化到此時,也為了因應各地市場法規的不同,歐規、美規、日規車型的車身造型也各有差異,尤其是美規車為了對應美國較嚴苛的撞擊法規,因此保險桿和車身結構通常會比其他市場來的粗壯許多,因此在8、90年代許多人特別喜愛穩重的美規車型。

圖上:第六代Toyota Corolla美規與日規保桿差異 圖下:第一代Golf...
圖上:第六代Toyota Corolla美規與日規保桿差異 圖下:第一代Golf GTI美規與歐規保桿差異。 摘自Toyota、Volkswagen

進入21世紀後,保險桿漸漸融入車身的造型當中,而讓「保桿造型」直接消失的罪魁禍首,大家一致公認就是2004年發表的Audi A6(C6),直接讓水箱罩包覆保險桿,以換來更好的進氣效率與空氣力學,在車頭造型上也更加美觀,對行人的傷害也進而減少。自此之後,各家車廠紛紛將自家車款的保險桿包覆在車頭造型裡。

圖上:為Audi A6(C5)前保桿的造型還在 圖下:到了下一代Audi A6(...
圖上:為Audi A6(C5)前保桿的造型還在 圖下:到了下一代Audi A6(C6)就包覆在車頭裡。 摘自Audi

歷代BMW 7 Series的保險桿演變。 摘自BMW
歷代BMW 7 Series的保險桿演變。 摘自BMW

回歸保險桿原本的意義,本身就是為了保護車身不要因為撞擊受到傷害,改為包覆在車頭的形式後,雖然在造型、行人安全上有達到加分作用,但由於沒有保險桿的保護,現代的車款在車頭直接撞擊後,通常水箱、風扇、大燈甚至葉子板等等都會受到傷害,相對給車主帶來更大的金錢損失。

現代的車款在車頭直接撞擊後,通常水箱、風扇、大燈甚至葉子板等等都會受到傷害,相對...
現代的車款在車頭直接撞擊後,通常水箱、風扇、大燈甚至葉子板等等都會受到傷害,相對給車主帶來更大的金錢損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此一個全新的概念就誕生了!「車子安全不如行車安全」如果能在第一時間避免碰撞的發生,那麼沒有保險桿所造成的影響就能減到最小,同時也能預防車對物、車對人的碰撞,減少人身財物的損失。於是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等等的主動安全配備就慢慢的配備在現代的汽車上。

主動防護與相互串連的安全系統讓行車安全性變得更好。 摘自Volvo
主動防護與相互串連的安全系統讓行車安全性變得更好。 摘自Volvo

市區的各種預警系統可壁面任何不必要的碰撞。 摘自Volvo
市區的各種預警系統可壁面任何不必要的碰撞。 摘自Volvo

而科技的進步,也讓這些預防性的主動安全輔助系統漸漸下放到一般車輛,車廠也漸漸將潰縮區放大吸收衝擊力,並輔以高強度鋼材打造車室結構,讓真正受到撞擊的車輛雖然車頭全毀,但仍然能保持車室的完整,保障車內人員的生命安全。

車廠以高強度鋼材打造車室結構。 摘自Volvo
車廠以高強度鋼材打造車室結構。 摘自Volvo

安全氣囊對於緩衝人體的撞擊相當重要。 摘自Volvo
安全氣囊對於緩衝人體的撞擊相當重要。 摘自Volvo

此種造車觀念的成長,讓沒有配備這些主動安全輔助系統的一些超跑、性能車上,常常也能看見出車禍後,雖然車輛前後都撞爛了,但車室內的人員通常還能存活下來。

受到撞擊的車輛雖然車頭全毀,但仍然能保持車室的完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受到撞擊的車輛雖然車頭全毀,但仍然能保持車室的完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此可見,擁有高強度的車身結構搭配上主動安全輔助系統,才能落實「車子安全不如行車安全」這個觀念,即便不幸發生撞擊,高強度的車身與安全氣囊也能保護人員周全,兩者缺一不可。

預防性的主動安全與車身結構強度缺一不可。 摘自Infiniti
預防性的主動安全與車身結構強度缺一不可。 摘自Infiniti

延伸閱讀

預接單破2千張 國民入門休旅TOYOTA YARiS CROSS售價71萬起

預接單破2千張 國民入門休旅TOYOTA YARiS CROSS售價71萬起

同級唯一純電跑旅Volvo C40 Recharge 攜手新生代女演員王淨展現獨特魅力

同級唯一純電跑旅Volvo C40 Recharge 攜手新生代女演員王淨展現獨特魅力

賓士越野之王Mercedes-Benz G-Class 即將推出縮小版?

賓士越野之王Mercedes-Benz G-Class 即將推出縮小版?

大雨打滑台南賓士C43自撞電線桿 夫妻雙亡後座乘客3傷

大雨打滑台南賓士C43自撞電線桿 夫妻雙亡後座乘客3傷

最新文章

影/想體驗越野沙灘感!一家4口開車衝苗栗沙灘不僅受困 其中1輛慘遭海水滅頂

影/想體驗越野沙灘感!一家4口開車衝苗栗沙灘不僅受困 其中1輛慘遭海水滅頂

連中央山脈都有!台灣「測速照相」設置點全台環繞密度爆表

連中央山脈都有!台灣「測速照相」設置點全台環繞密度爆表

高雄婦人騎車A到BMW i8油電跑車 竟然怕賠不起就逃跑

高雄婦人騎車A到BMW i8油電跑車 竟然怕賠不起就逃跑

獨/三鶯大橋斥資23億元改建 汽機車分流再匯流引批評「死亡交匯」

獨/三鶯大橋斥資23億元改建 汽機車分流再匯流引批評「死亡交匯」

影/特斯拉不想排隊等紅燈 逆向超車被逼退!

影/特斯拉不想排隊等紅燈 逆向超車被逼退!

見過此字母嗎?這組罕見字母竟是傳說中「勝利車牌」!

見過此字母嗎?這組罕見字母竟是傳說中「勝利車牌」!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買藍龜殼丟起來?F1七冠王Lewis Hamilton東京買瑪利歐賽車周邊被捕捉! 

買藍龜殼丟起來?F1七冠王Lewis Hamilton東京買瑪利歐賽車周邊被捕捉! 

見過此字母嗎?這組罕見字母竟是傳說中「勝利車牌」!

見過此字母嗎?這組罕見字母竟是傳說中「勝利車牌」!

影/想體驗越野沙灘感!一家4口開車衝苗栗沙灘不僅受困 其中1輛慘遭海水滅頂

影/想體驗越野沙灘感!一家4口開車衝苗栗沙灘不僅受困 其中1輛慘遭海水滅頂

影/駭人畫面曝光!BMW超車釀禍4車車損、Jimny翻滾多圈所幸車內乘客皆無大礙

影/駭人畫面曝光!BMW超車釀禍4車車損、Jimny翻滾多圈所幸車內乘客皆無大礙

在美國大電池跟二手車價差不多!Toyota Camry Hybrid 要修還是換車?

在美國大電池跟二手車價差不多!Toyota Camry Hybrid 要修還是換車?

區間測速路段「僅700公尺」惹議?目的可能不是為了抓超速!

區間測速路段「僅700公尺」惹議?目的可能不是為了抓超速!

autos-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