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韓國油品大戰波及 中油擬刪「亞鄰最低價」條件?
韓國油品大戰,意外波及中油。由於韓國汽油價格殺紅眼,中油為維持「亞洲鄰國最低價」,下周可能連續第三周無法按照公式調漲油價,估計光是每周就得自行吸收多達2.25億元。
依照浮動油價機制,中油本周汽油每公升原本應調漲0.8元,但實際卻是調降0.1元,令不少趕著提前排隊加油的民眾大罵,其中原因,就出在為了維持亞洲鄰國最低價。
中油總經理李順欽昨(21)日表示,2007年訂定油價公式時,就有加入一條維持亞洲鄰國(日本、韓國、香港)最低價的條件,由於過去台灣的油價比起鄰國少一截,很少碰到類似狀況,過去只有兩次曾觸抵亞洲鄰國最低價,時間都只有一周。
但這次包括2月10日和17日公布的連續兩周油價,都觸抵亞鄰最低,而且目前看起來,本周日(24日)即將公布的下周油價,恐怕會連續第三周觸抵,不只汽油、連柴油也會碰到,將創下紀錄。
在不考慮亞鄰競爭國最低價的條件,推估下周汽油每公升應調漲1.5元,柴油每公升調漲0.7元。但如果碰到亞鄰最低價,變成「沒辦法漲」。
中油估算,汽油每凍漲0.1元,中油每周就得自行吸收1,500萬元,如果1.5元都不能漲,換算每周就得吸收2.25億元。 如果短期還好,長期下去肯定吃不消。
據了解,中油內部正在討論檢討「亞鄰最低價」限制。唯油價公式仍依經濟部決議為準。
中油油品行銷事業部執行長羅博童表示,以前韓國油價沒有那麼便宜過,但從去年7、8月開始,韓國煉油廠有新產能開出,各油品公司為了爭奪市占率,掀起油品大戰,價格殺紅眼。
加上韓國油品以外銷為導向,連動新加坡Mops油價,由於最近亞洲汽油市場供過於求,也造成汽油價格走低。
不過3月亞洲有多個煉油廠將密集歲修,供給減少,有助油價提升,希望能化解亞鄰最低價的緊箍咒。
中油去年稅前大賺423億元,表現突出。不過受到去年底國際油價暴跌影響,中油認列庫存跌價損失,去年12月大虧77億元,今年元月再虧損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