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路口改善計畫 居然有87處事故不減反增
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行政院提出四年400億元「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將盤點一千處易肇事路口列行人交通安全設施優先改善項目,但交通部早已進行四十期「易肇事路段改善計畫」,聯合報調查發現,2015年至2019年的382處路口改善成效,卻有87處事故件數不減反增,逾三成更未明顯減少或惡化,甚至有路口改善後事故件數暴增48件。
交通部自1980年起實施「易肇事路段改善計畫」,至今已達第四十期,從2018年至2022年,共花費1億5,283萬元,改善311個路口。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逐年追蹤三年前的改善路口成效,2015年至2019年改善的382處路口中,事故件數不減反增,或未減少者為87處,減少件數少於3件、屬無顯著改善的路口,也有35處,兩者合計占逾三成。
以2017年改善的路口為例,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及中央路口,2016年肇事件數20件,經「改善後」,2019年卻暴增至68件。彰化市的大埔路與中興路口,2016年肇事件數34件,2019年增加至47件。
事實上,行政院此次「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盤點的易肇事路口,與交通部的盤點方式雷同,都是針對道路交通事故資料,參考相對嚴重度指標及相對頻率指標,篩選出優先改善路段,並函送各縣市研提改善方案。但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的統計資料也顯示,近五年路口肇事件數逐年增加,2018年為18萬3491件,去年更增至21萬4124件,連新冠疫情期間,也呈現增加趨勢,顯然效果不彰。
路政及道安司表示,各路口事故樣態不同,改完後需分析原始目標是否改善、事故件數增加是否為不同肇事類型。至於以往易肇事路段改善計畫,劃定各縣市分配幾處,再由地方自行評比路口;此次的四百億元計畫是以全國進行排序,評選指標也設定為行人事故,並有補助要點,改善後也會追蹤成效。
各地方預計10月起提報改善計畫,採隨到隨審,11月前要全數提報完成,主管機關12月底前核定,明年1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