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路口再添安全設施 Z字綠斑馬現身經國路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5/19/realtime/7901885.jpg&x=0&y=0&sw=0&sh=0&sl=W&fw=930&exp=3600)
新竹市政府近期在經國路實施號誌纜線地下化工程,透過減量、整併提升因桿子林立、牌面雜亂、型如蜘蛛網的天際線景觀,同步進行號誌最佳化調整,讓該路段不僅暢通好行、景觀簡潔,下雨天也不再塞車;其中「Z字型行人二段式穿越道」更成為亮點,透過行人穿越道的退縮,拉長轉彎車輛與行人間的安全視距,中央分隔庇護島則提供給來不及通過路口的民眾安全的等待空間。
![市府向營建署爭取超過5千6百萬元經費施作「天空纜線地下化」、「標誌共桿」,一次整理經國路,提升市容與安全。圖/新竹市政府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5/19/realtime/7901884.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
市長林智堅表示,經國路是往返新竹縣市的要道,沿線有學校、醫院、社區、工廠,該路雖有30米寬,尖峰時刻每小時約有3000輛車湧入,交通行為複雜,通勤通學量大,常造成塞車。台灣號誌桿、路牌、標誌規劃未統一,一個路口會有好幾個桿子擠在一起,天空電纜線更影響市容與安全,因此,市府向營建署爭取超過5千6百萬元經費施作「天空纜線地下化」、「標誌共桿」,一次整理路口亂象。
市府交通處指出,本工程共有三大重點,包括將路口雜亂的桿件、牌面、線路統一做整理;並將路口較大行人較多的地點設置中央分隔庇護島,提供給來不及通過路口的民眾安全的等待空間,更試辦全市第一個Z字型行人穿越道線,透過行穿線的退縮,讓轉彎車輛與行人之間有更好更多的安全視距,提升行人安全;最後再進行號誌線路地下化整理,一併調校沿線路口號誌設計。
交通處表示,目前線路地下化、新式號誌桿設立及夜間會發光的標誌牌面都已完成,也一併調校經國路號誌時制最佳化,經近日下雨天上班時段實測,和以往相較已確實減少塞車情形,整體旅行時間從竹北到市區約縮短近3分鐘。近期將於全面性刨鋪路面完成路平,提供民眾一條更優質的上下班通勤路廊。
車訊最前線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
熱門新聞
![autos-loading autos-loading](/img/auto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