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の後驅哲學!CX-60試後有感,鎖定市場非典型買家

中型運動休旅不缺新秀!但,Mazda CX-60以操控見長的後驅底盤平台,目標德系豪華車廠而來。 記者張振群/攝影

日本Mazda汽車於2021年10月宣布「Large Product Group」大型商品群產品計畫,將採用全新開發的後驅底盤平台與新動力架構,進一步擴大中、大型車款陣容。如今2023年,Mazda Large Product Group計畫首款新車CX-60登台開賣,不僅帶來品牌獨有的日式哲學,還將全球最暢銷敞篷小跑車Mazda MX-5的操控精隨注入其中。

Mazda CX-60保有獨特的日式哲學之外,還將全球最暢銷敞篷小跑車Mazda MX-5操控精隨注入其中。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保有獨特的日式哲學之外,還將全球最暢銷敞篷小跑車Mazda MX-5操控精隨注入其中。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在台灣提供兩種動力、六款車型銷售陣容,搭載SKYACTIV-G 2.5L自然進氣汽油引擎共有三車型,分別為25S Elite售價118.9萬、25S Elite Plus為129.9萬元以及25S AWD Exclusive的139.9萬元;至於e-SKYACTIV-G 3.3L直六渦輪引擎的33T AWD Exclusive Sport售價為168.9萬元,並加價3萬元可升級為Premium Sport或Premium Modern(接單生產)特仕車內裝。

Mazda CX-60在台灣提供兩種動力、六款車型銷售陣容,價格帶自118.9萬起,最貴車型為搭載3.3T渦輪動力的171.9萬元(Premium Sport、Premium Modern)。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在台灣提供兩種動力、六款車型銷售陣容,價格帶自118.9萬起,最貴車型為搭載3.3T渦輪動力的171.9萬元(Premium Sport、Premium Modern)。 記者張振群/攝影

試駕車款為銷售主力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為SKYACTIV-G 2.5L動力中唯一具備i-ACTIV AWD智慧四輪驅動系統的車型。從大眾消費者角度來分析,縱使Mazda不斷強調CX-60搭載後驅底盤平台的產品特性,但高階以上車型卻全數標配i-ACTIV AWD智慧四輪驅動系統,那到底使用後驅平台的意義為何?

試駕車款為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為SKYACTIV-G 2.5L動力中唯一具備i-ACTIV AWD智慧四輪驅動系統的車型。 記者張振群/攝影
試駕車款為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為SKYACTIV-G 2.5L動力中唯一具備i-ACTIV AWD智慧四輪驅動系統的車型。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不斷強調CX-60搭載後驅底盤平台產品特性,但高階以上車型卻全數標配i-ACTIV AWD智慧四輪驅動系統,用意為何?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不斷強調CX-60搭載後驅底盤平台產品特性,但高階以上車型卻全數標配i-ACTIV AWD智慧四輪驅動系統,用意為何? 記者張振群/攝影

簡單來說,後驅平台就是採用縱置引擎佈局,優點在於有更好的車身配重與鮮明的操控特性,並且就算是有四輪驅動系統,前後動力傳輸比例也會較偏向後軸;反之市場常見橫置引擎平台,是能最有效利用空間(包括引擎室、車艙)的佈局模式,並且前輪驅動為主的特性也會對燃油經濟性有所幫助,亦為市場熱賣休旅中的主流。

後驅平台即為採用縱置引擎佈局,優點在於有更好的車身配重與鮮明的操控特性,並且就算是有四輪驅動系統,前後動力傳輸比例也會較偏向後軸。 記者張振群/攝影
後驅平台即為採用縱置引擎佈局,優點在於有更好的車身配重與鮮明的操控特性,並且就算是有四輪驅動系統,前後動力傳輸比例也會較偏向後軸。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當然不是反其道而行!因為競爭激烈的汽車產業中,Mazda一直以「愉悅的駕馭」在每一款新車上提供與對手不同的特質。Mazda CX-60就是在這樣的堅持理念下誕生,但不是要追求最極致操控或最頂尖性能,只是要在普羅大眾的休旅陣線中,提供一款讓駕駛能隨心所欲,就算只是路口轉彎也能會心一笑的駕駛感受。

Mazda一直以「愉悅的駕馭」在每一款新車上提供與對手不同的特質,CX-60就是希望在普羅大眾的休旅陣線中,提供一款就算只是路口轉彎也能會心一笑的獨特駕駛感受。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一直以「愉悅的駕馭」在每一款新車上提供與對手不同的特質,CX-60就是希望在普羅大眾的休旅陣線中,提供一款就算只是路口轉彎也能會心一笑的獨特駕駛感受。 記者張振群/攝影

今日試駕的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雖然沒有渦輪加持並且只有馬力192ps、扭力26.6kgm輸出表現,但嶄新的SKYACTIV-DRIVE 8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一如像先前六速變速箱的傳輸效能令人印象深刻,就算i-ACTIV AWD四驅系統將動力分攤,但起步時以及再加速的推力仍有感,高速巡航時亦有足夠的氣度。

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雖然沒有渦輪加持,但傳輸優越的SKYACTIV-DRIVE 8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仍使車輛加速有感且高速巡航時氣度足夠。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雖然沒有渦輪加持,但傳輸優越的SKYACTIV-DRIVE 8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仍使車輛加速有感且高速巡航時氣度足夠。 記者張振群/攝影

不過Mazda CX-60賣點不是加速或直線,而是過彎時營造的「流暢感」。何謂流暢?就是那種車頭指性向明確、重心沒有全壓在車頭、修正路線時車身不會過度偏擺的高階品牌駕馭回饋感。這讓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就算是四驅,但還是能明顯感受到過彎時後軸較為積極的反應,就像是駕駛一輛高底盤跑車般自在。

Mazda CX-60賣點不是加速或直線,而是過彎時營造的「流暢感」。就是車頭指性向明確、重心沒有全壓在車頭、修正路線時車身不會過度偏擺的高階品牌駕馭回饋感。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賣點不是加速或直線,而是過彎時營造的「流暢感」。就是車頭指性向明確、重心沒有全壓在車頭、修正路線時車身不會過度偏擺的高階品牌駕馭回饋感。 記者張振群/攝影

原廠提及Mazda CX-60也導入與MX-5相同的KPC車身平衡控制技術,當車輛過彎橫向G值超過0.3時,系統就會針對內側輪施加輕微制動,來抑制車身側傾並提升過彎穩定性。不過實際駕馭起來,雖然系統介入限值不高,但幾乎不會刻意明顯改變過彎軌跡,甚至速度已經快於一般休旅,還是覺得「這彎怎麼可以過的這麼流暢!」。

Mazda CX-60導入與MX-5相同的KPC車身平衡控制技術,當車輛過彎橫向G值超過0.3時,系統就會針對內側輪施加輕微制動,來抑制車身側傾並提升過彎穩定性。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導入與MX-5相同的KPC車身平衡控制技術,當車輛過彎橫向G值超過0.3時,系統就會針對內側輪施加輕微制動,來抑制車身側傾並提升過彎穩定性。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能擁有別於同級休旅的過彎動態表現,除了後驅底盤平台之外,硬體方面也是下足功夫,包括採用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獨立懸吊系統,以及避震塔頂採用鋁合金強化材質,使輪胎在各種狀態下都能有最佳抓地面積且保有路感。不僅如此,懸吊連桿與車架的接點亦採用大型橡膠來強化NVH和乘坐舒適性。

Mazda CX-60採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獨立懸吊系統,能使輪胎在各種狀態下都能有最佳抓地面積且保有路感。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採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獨立懸吊系統,能使輪胎在各種狀態下都能有最佳抓地面積且保有路感。 記者張振群/攝影

比較讓人訝異的是,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採用操控較鮮明的後驅底盤平台,並具備可適應更多路況的i-ACTIV AWD四驅系統,還提供Off-Road行車模式能選用,但竟然只有5.4m的迴轉半徑表現。這數字很誇張嗎?以自家Mazda CX-5為例,迴轉半徑為5.5m,而相同採用後驅平台的歐系豪華休旅車更是都超過5.9m。

沒想到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就算有i-ACTIV AWD四驅系統,迴轉半徑竟然只有5.4m的表現。 記者張振群/攝影
沒想到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就算有i-ACTIV AWD四驅系統,迴轉半徑竟然只有5.4m的表現。 記者張振群/攝影

行車輔助系統方面,Mazda CX-60各車型皆有i-ACTIVSENSE主動安全技術,並且達到Level 2駕駛輔助等級;自Mazda CX-60 25S Elite Plus起配有360度環景輔助、See Through View超廣角影像輔助;25S AWD Exclusive起多了具備標記行人功能的ALH進階智慧型頭燈,以及FCTA前方橫向車流警示功能;至於Driver Monitoring Camera駕駛面部偵測攝影機則是33T動力車型才會有。

Mazda CX-60各車型皆有i-ACTIVSENSE主動安全技術,並達到Level 2駕駛輔助等級。不過Driver Monitoring Camera駕駛面部偵測攝影機,則是要買到33T動力車型才會有。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各車型皆有i-ACTIVSENSE主動安全技術,並達到Level 2駕駛輔助等級。不過Driver Monitoring Camera駕駛面部偵測攝影機,則是要買到33T動力車型才會有。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 25S與Mazda CX-60 33T外觀最大的差異,就是水箱護罩樣式以及車身同色環車護板,25S採用耐磨的霧黑色材質,亦可從前葉子版上的「INLINE 6」專屬銘牌來辨別33T身份。至於試駕車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則有20吋星芒分割式輪框,LED頭燈/LED日行燈皆為標準配備,25S Elite Plus起升級LED尾燈。

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環車護板採用耐磨的霧黑色材質,並配有20吋星芒分割式輪框,LED頭尾燈/LED日行燈皆為標準配備。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環車護板採用耐磨的霧黑色材質,並配有20吋星芒分割式輪框,LED頭尾燈/LED日行燈皆為標準配備。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採用後驅底盤平台會有較長的車頭比例之餘,透過後窗線條滑落的勾勒下,靜態擺放時會有種向前躍動的姿態。或許就是因為如此,原廠不打算讓車頂行李廂架破壞美感,所以全車型皆無配備。同時,Mazda最擅長使用車身鈑件造型,來刻畫出移動時的光影流動變化,可惜試駕車為白色,較不容易看出此精彩畫面。

後驅底盤平台會有較長的車頭比例之餘,Mazda CX-60透過後窗線條滑落的勾勒下,靜態擺放時會有種向前躍動的姿態。 記者張振群/攝影
後驅底盤平台會有較長的車頭比例之餘,Mazda CX-60透過後窗線條滑落的勾勒下,靜態擺放時會有種向前躍動的姿態。 記者張振群/攝影

雖然發表會上車艙內採Kakenui日式懸浮縫合工藝,搭配白楓木實木飾板和星砂白日式織布飾板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但卻是要加價選配的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Modern車型獨有。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則是務實的黑色軟質面板鋪陳,但還是有透過類碳纖維飾板,以及霧面金屬飾板(車門、中船)來稍微點綴質感。

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內裝鋪陳為黑色軟質面板為首,並透過類碳纖維飾板,以及霧面金屬飾板(車門、中船)來點綴質感。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內裝鋪陳為黑色軟質面板為首,並透過類碳纖維飾板,以及霧面金屬飾板(車門、中船)來點綴質感。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車艙科技配備方面原廠也很有誠意,全車型標配12.3吋全數位多功能儀錶以及12.3吋中央資訊顯示幕,並且維持多功能控制旋鈕模式,讓駕駛可以不用身體靠前調控,能使用相當直覺就手方式來調整選單,並且自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起,就標配投射面積達12.3吋的大型前擋投影式全彩抬頭顯示器。

Mazda CX-60全車型標配12.3吋全數位多功能儀錶以及12.3吋中央資訊顯示幕,自25S AWD Exclusive起,標配投射面積達12.3吋的大型前擋投影式全彩抬頭顯示器。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全車型標配12.3吋全數位多功能儀錶以及12.3吋中央資訊顯示幕,自25S AWD Exclusive起,標配投射面積達12.3吋的大型前擋投影式全彩抬頭顯示器。 記者張振群/攝影

稍嫌可惜,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並沒有大型全景天窗,要買到33T動力車型才會有。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以為縱置引擎平台會使車艙空間表現不夠出色,但實際上無論前座的腿部空間或後排乘客的膝部空間,還有幾乎平坦化的後地板都超出預期,甚至後車門達90度的開啟幅度,能讓後座乘客更輕鬆地進出。

Mazda CX-60無論前座的腿部空間或後排乘客膝部空間,還有幾乎平坦化的後地板都超出原本空間表現預期,甚至後車門達90度的開啟幅度,能讓後座乘客更輕鬆地進出。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無論前座的腿部空間或後排乘客膝部空間,還有幾乎平坦化的後地板都超出原本空間表現預期,甚至後車門達90度的開啟幅度,能讓後座乘客更輕鬆地進出。 記者張振群/攝影

台灣馬自達並無提及Mazda CX-60後廂空間表現,但從國外網站查詢為基本570L、第二排椅背打平後增加至1,726L,裝載能力並沒有甚麼挑剔之處。重點是後行李箱底板之下的BOSE重低音喇叭,相信是許多Mazda車主最在意的。而自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起就標配BOSE環繞音響系統,並且全車揚聲器更是多達12支。

Mazda CX-60後廂空間基本570L、第二排椅背打平後增加至1,726L,並且自25S AWD Exclusive起就標配BOSE環繞音響系統,且全車揚聲器多達12支。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後廂空間基本570L、第二排椅背打平後增加至1,726L,並且自25S AWD Exclusive起就標配BOSE環繞音響系統,且全車揚聲器多達12支。 記者張振群/攝影

若以稅金、空間等常規熱賣休旅的框架來看,Mazda CX-60確實難以在台灣市場獲得「全正面」肯定,畢竟能滿足這兩項訴求的休旅選項已經太多。不過Mazda的出發點就是要滿足非典型買家,藉由駕馭感較鮮明的後驅底盤平台,持續傳遞「人馬一体」品牌初衷,而且還不需要買到德系豪華豪華品牌休旅車就可以擁有!

Mazda CX-60藉由後驅底盤平台持續傳遞「人馬一体」的品牌初衷,而且還不需要買到德系豪華豪華品牌休旅車,就可以擁有更暢快的駕馭感受!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CX-60藉由後驅底盤平台持續傳遞「人馬一体」的品牌初衷,而且還不需要買到德系豪華豪華品牌休旅車,就可以擁有更暢快的駕馭感受! 記者張振群/攝影

Mazda

誓言製造「最理想的內燃機」?Mazda Skyactiv-Z開發中!

誓言製造「最理想的內燃機」?Mazda Skyactiv-Z開發中!

用馬自達研發的新油電!大改款Mazda CX-5預計於數月內正式亮相

用馬自達研發的新油電!大改款Mazda CX-5預計於數月內正式亮相

MAZDA MX-5 35 週年紀念版火速售罄!3 月入主 MAZDA3 / CX-30 享限時購車禮遇

MAZDA MX-5 35 週年紀念版火速售罄!3 月入主 MAZDA3 / CX-30 享限時購車禮遇

延伸閱讀

Audi 首款PPE平台純電車款 Q6 e-tron 265 萬元起台灣上市

Audi 首款PPE平台純電車款 Q6 e-tron 265 萬元起台灣上市

MG ZS 1.5L旗艦版恢復販售 售價76.9萬

MG ZS 1.5L旗艦版恢復販售 售價76.9萬

2025美規Audi RS3再次漲價 但帶來更多好料!

2025美規Audi RS3再次漲價 但帶來更多好料!

2025年美規Volkswagen Tiguan登場 小幅漲價帶來滿滿升級

2025年美規Volkswagen Tiguan登場 小幅漲價帶來滿滿升級

最新文章

非美製車款無一倖免!川普正式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連汽車零件都入列

非美製車款無一倖免!川普正式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連汽車零件都入列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強而有力的大棕熊!全新世代Škoda Kodiaq 2.0 TSI 4x4試駕體驗

小改後更超值Audi A3 Sportback 35 TFSI advanced德系四環掀背試駕體驗

小改後更超值Audi A3 Sportback 35 TFSI advanced德系四環掀背試駕體驗

用外型與空間實用性取勝!福斯商旅Volkswagen ID. Buzz Pro S長軸版試駕體驗

用外型與空間實用性取勝!福斯商旅Volkswagen ID. Buzz Pro S長軸版試駕體驗

換心可以重新出發嗎? 2025 INFINITI QX60 2.0t 旗艦版試駕

換心可以重新出發嗎? 2025 INFINITI QX60 2.0t 旗艦版試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