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車子都是一個樣子 10台奇葩車設計讓你看眼界

10款奇葩車款,打破你對車子的印象。 圖/AI生成

一般人可能都覺得,車子看來看起都長一個樣子,了不起只因為車型不同而有一些造型變化。但其實在汽車史上,有許多具有實驗性或是天馬行空的設計,即使是最大型的主流車廠,偶爾也會推出一些特立獨行的車款,讓人驚喜或傻眼,雖然最終結果不一定都是好的,但確實讓人記憶深刻,以下特別選出十款奇葩車款,保證讓你難以遺忘。(以下內容節錄翻譯自Autocar:The biggest oddballs ever made in the car world)

Alfa Romeo SZ(1989-1991)

Alfa Romeo 向來以設計優美著稱,但 SZ(Sprint Zagato)跑車是個例外。它是基於 75 四門房車打造,線條剛硬、外型野蠻,因而被暱稱為「il mostro」(義大利語的「怪物」)。即使如此,它也成為了品牌另類魅力的代表。次年推出的 RZ 敞篷版本更進一步延續這種風格。

Alfa Romeo SZ。 摘自各品牌
Alfa Romeo SZ。 摘自各品牌

Aston Martin Cygnet(2011-2013)

這輛車完全不像傳統的 Aston Martin。它本質上就像是Toyota這類國民品牌的豪華版,換上 Aston 的水箱護罩與高檔內裝後,搖身一變成為「有錢人用來代步的城市小車」。然而它價格過高,市場接受度低,只賣了兩年便宣告失敗。如今少數收藏迷反而推高了二手行情。

Aston Martin Cygnet。 摘自各品牌
Aston Martin Cygnet。 摘自各品牌

BMW i3(2013–2022)

BMW i3 是品牌史上外型最奇特的小車之一,自 2013 年推出以來,即便到了今天,依然辨識度極高。它之所以被歸類為「奇葩車」,可不只外型怪——它的車體結構也相當罕見,採用了大量鋁合金與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複雜。

作為品牌電動車的先行者,獨特設計放在今日依然不顯落伍,對開式車門及充滿環保意識的內裝,整體設計概念依然相當新穎。

BMW Z1(1989–1991)

BMW Z1 雖保有品牌經典的設計語彙,但其獨特程度仍足以讓人回頭多看兩眼。這款雙座敞篷跑車最具話題性的特色,莫過於「垂直下滑式車門」,門板會直接滑入車側下方,看起來就像車門「消失」了一樣。

Z1 同時也搭載了當時先進的空氣力學設計,以及日後在量產車上廣泛使用的多連桿後懸吊。更狂的是:車身採用塑膠外殼,可快速拆卸更換。理論上,你只要換個顏色的外殼,就能讓鄰居以為你又買了一台新車!這種「變裝式跑車」概念,在當年堪稱前衛到不行。

Chevrolet SSR(2003–2006)

在 2000 年代初期掀起的「復古風潮」中,Chevrolet SSR 無疑是其中最奇特的一員。這款車融合了跑車、敞篷車與皮卡元素,不僅具備電動硬頂敞篷設計,還搭載了 5.3 公升(後期為 6.0 公升)的 V8 引擎,性能與造型都極具戲劇性。

SSR 的設計靈感來自 1940 至 50 年代的 Chevrolet Advance Design 與 GMC New Design 卡車,將復古外觀與現代技術融合得相當大膽。雖然僅生產短短四年,仍是品牌在「懷舊實驗」中留下的重要足跡之一。

Fiat Multipla(1998–2010)

Fiat Multipla 的名字最早出現在1950年代,當時是基於小巧的 Fiat 600 所打造的六人座版本,造型奇特。而 1998 年推出的現代版 Multipla,延續了這份「另類」血統——外型依舊怪異,尤其是那段突起的前擋玻璃下緣與高高隆起的前車鼻,被不少人戲稱為「外星人小巴」。

不過,它的內部設計其實相當實用且開創先例,採用前後各三座的「3+3」布局,適合家庭使用;也具備1950年代老款所沒有的車頭潰縮區,安全性更佳。

Honda Insight(第一代:1999–2006)

如今油電車已司空見慣,但在1990年代末,這類車款仍被視為「另類科技怪胎」。其中,第一代 Honda Insight 更是其中最「怪」的一位——不只因為它是全球最早的量產油電混合車之一,更因為它的外觀設計幾乎就是為空氣力學而生。

Insight 的流線造型極具辨識度,尤其是那覆蓋後輪的輪拱罩(rear wheel fairings),目的就是降低風阻、提升效率。相比之下,幾乎同期問世的第一代 Toyota Prius 雖然也有點特立獨行,但明顯沒 Insight 來得「超前時代」。

Lamborghini LM002(1986–1993)

在 Urus 成為當今豪華高性能 SUV 的代表之前,Lamborghini 早就玩過更瘋的越野怪獸——LM002。這台有「Rambo Lambo」之稱的車,是品牌唯一一款真正量產的越野卡車,完全脫離人們對義大利超跑製造商的既定印象。

LM002 外觀稜角分明、霸氣外露,車體下藏著一具 V12 引擎(與 Countach 同源),搭配四輪驅動,性能野性十足。別忘了,Lamborghini 原本就是造農用拖拉機起家的品牌。所以說,做卡車他們也不是第一次,只是這次是給土豪玩的。

Renault Avantime(2001–2003)

Renault 在 21 世紀初的「狂放時期」推出了不少設計大膽的車款,而 Avantime 無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奇葩之作。由 Matra 開發與生產,這台車被官方定位為「雙門轎跑(coupé)」,但事實上它是建立在 Espace MPV 底盤上的超大兩門車,開起來的感覺完全不像跑車,倒像在開一台未完成的太空艙。

Avantime 擁有類箭頭的未來感造型,搭配極重的雙軸鉸鏈側開式車門,設計感爆棚。誠然,它展現出極高的創意與前衛精神,甚至可說是 Renault 有史以來最「敢衝」的一款量產車。

然而,市場完全無法理解這樣的產物。銷售慘淡,加上定位模糊,最終在僅僅 兩年內(2003 年)停產收場,成為設計過頭卻不被接受的經典法式車界怪咖。

Toyota Previa(第一代:1990–2000)

第一代 Toyota Previa(又稱 Estima)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整個大空間直接裝上四個輪子。這樣的設計雖然造型科幻又前衛,但實際上車室超級寬敞實用,堪稱 199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 MPV 之一。

它在機械結構上也相當大膽:搭載一具傾斜安裝在前座下方的引擎,動力傳輸可選後輪驅動或四輪驅動。這種設計對維修與散熱來說雖稍顯複雜,但在當年可說是前所未見的工程創新。

雖然後續的 Previa 外型更為現代、流線,但與這位「太空艙鼻祖」相比,反而顯得保守許多。第一代 Previa 至今仍被不少車迷懷念為 Toyota 最具實驗精神的家用車之一。

車型

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再次小改款 新面貌仍難掩年紀

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再次小改款 新面貌仍難掩年紀

Subaru Rex導入增程式油電動力 成為超省油SUV!

Subaru Rex導入增程式油電動力 成為超省油SUV!

全新Toyota Land Cruiser油電版登場 史上最強悍動力

全新Toyota Land Cruiser油電版登場 史上最強悍動力

延伸閱讀

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再次小改款 新面貌仍難掩年紀

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再次小改款 新面貌仍難掩年紀

賣車的人要更懂車!TOYOTA會長豐田章男御駕親征 領軍征戰2025紐柏林24h耐久賽

賣車的人要更懂車!TOYOTA會長豐田章男御駕親征 領軍征戰2025紐柏林24h耐久賽

Subaru Rex導入增程式油電動力 成為超省油SUV!

Subaru Rex導入增程式油電動力 成為超省油SUV!

台中高鐵特區車禍 疲勞駕駛擦撞護欄再追撞 所幸無人傷亡

台中高鐵特區車禍 疲勞駕駛擦撞護欄再追撞 所幸無人傷亡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原廠改,沒煩惱!Volkswagen發表Golf GTI 50週年限定版,EA888三百匹達成!

原廠改,沒煩惱!Volkswagen發表Golf GTI 50週年限定版,EA888三百匹達成!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Toyota GR Supra最終版登場 歐洲與日本專屬車型曝光

Toyota GR Supra最終版登場 歐洲與日本專屬車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