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製造「最理想的內燃機」?Mazda Skyactiv-Z開發中!

圖/Mazda

去年 11 月,Mazda 正式對外公布了 Skyactiv-Z 全新世代內燃機技術的開發計劃,按照原廠規劃,預計率先搭載此引擎的車型,將會是 2027 年全新推出的次世代 CX-5,本體為 2.5 升直列四缸汽油引擎,輔以 Mazda 完全自主開發的油電複合動力系統。據悉,目前這具四缸體引擎正緊鑼密鼓地開發測試當中,以符合將來歐盟七期等嚴苛至極的排放法規。

圖/Mazda
圖/Mazda

圖/Mazda
圖/Mazda

Mazda 宣稱 Skyactiv-Z 相較於目前泛用的 G 系列、以及聲量較小的 X 系列引擎有著更高的熱效率,兩款內燃機所累積針對熱效率轉換的技術經驗,將會擴大運用到往後六缸體引擎的開發上。有趣的是,市場傳出品牌仍不願放棄過往經典的轉子科技,想將目前內燃機的技術經驗挪用到這項科技的重新調校與強化上。

圖/Mazda
圖/Mazda

針對科技技術而言,Skyactiv-X 雖然沒有取得品牌期望的市場聲量與成功,但如何擴大 SPCCI 燃燒範圍始終是內燃機技術研發的重要命題,如何允許引擎以兩種燃燒方式來達到更高效的運轉效果,是 Mazda 目前戮力開發的過程。

圖/Mazda
圖/Mazda

而 Skyactic-Z 的終極目標,便是要達到燃燒閥值的極限,簡單來說,就是要把空氣與燃料完善融合與燃燒,透過最好的比例分配燃燒,進而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產出。隨著 Skyactiv-Z 引擎的出現,Mazda 旗下引擎編成與種類將會進行縮編,在不犧牲動力為前提下,擁有更好的排放與節能表現。

圖/Mazda
圖/Mazda

Mazda

全新Mazda EZ-6 Sport Edition特仕車上市!起價只要66萬新台幣

全新Mazda EZ-6 Sport Edition特仕車上市!起價只要66萬新台幣

Mazda CX-3終於有後繼車了!將提供新Hybrid動力?

Mazda CX-3終於有後繼車了!將提供新Hybrid動力?

Mazda首款電動車MX-30 正式於歐洲停售

Mazda首款電動車MX-30 正式於歐洲停售

延伸閱讀

Honda正在打造「全球最高效」油電動力技術

Honda正在打造「全球最高效」油電動力技術

全新Mazda EZ-6 Sport Edition特仕車上市!起價只要66萬新台幣

全新Mazda EZ-6 Sport Edition特仕車上市!起價只要66萬新台幣

Mazda CX-3終於有後繼車了!將提供新Hybrid動力?

Mazda CX-3終於有後繼車了!將提供新Hybrid動力?

All-new HR-V e:HEV電油科技馭動新未來  純燃油79.9萬元、e:HEV 89.9萬起

All-new HR-V e:HEV電油科技馭動新未來 純燃油79.9萬元、e:HEV 89.9萬起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