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與Nissan合併談判推遲至二月中旬 Mitsubishi傾向獨立發展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HondaNissan自去年底爆出合併談判後,便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然而,這場可能重塑日本車市格局的交易似乎並不如外界預期順利。原定於一月底公布的合併細節,如今已被推遲至二月中旬,而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轉而尋求更靈活的合作模式。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據悉,Honda在推進合併之前,仍對Nissan的財務與營運狀況抱持觀望態度。Nissan近年來深陷財務困境,為了自救,該公司已宣布大規模裁員,計劃全球徹裁9,000個職位,並削減20%的產能。此外,Nissan也在美國三座工廠推行提前退休計劃,以期降低營運成本。然而,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Honda認為Nissan的現行改革力度仍不足,並要求其採取更積極的成本削減措施。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前Nissan與Renault集團總裁戈恩(Carlos Ghosn)則進一步爆料,指出Honda捲入這場談判可能並非完全出於自願。他認為,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正在幕後施壓,促成Honda與Nissan的合併,以確保Nissan能夠存續下去。如果戈恩的說法屬實,這將使合併案的動機變得更加複雜,也讓外界更關注Honda是否真心願意與Nissan攜手。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Mitsubishi的態度:合作可以,合併免談

在這場談判中,Mitsubishi的角色較為模糊。作為Nissan-Renault-Mitsubishi聯盟的一員,Mitsubishi是否會加入合併仍未有定論。然而,業界消息顯示,Mitsubishi更傾向於維持獨立上市地位,而非完全融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相較於併購,Mitsubishi更願意透過戰略合作的方式,與Honda及Nissan在特定領域展開聯盟,例如電動車技術與供應鏈整合等。預計Mitsubishi將在本月內對其未來發展方向做出最終決定。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Mitsubishi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Mitsubishi

Nissan面臨的巨大挑戰

若Nissan希望在暫定的2026年8月合併期限前達成目標,財務狀況的改善勢在必行。根據Nissan財報,該公司在2026財年需創造約4,000億日圓的營收,才能符合合併條件。然而,這對於近年來盈利表現疲軟的Nissan而言,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Nissan的營業利潤已從3367億日圓暴跌至僅329億日圓,而2024財年前半年更出現淨利潤暴跌93.5%的慘烈數據,從2962億日圓驟降至192億日圓。

Honda總裁兼執行長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對此態度明確:「如果Nissan與Honda要整合,前提是雙方必須是能夠獨立運營的企業。」換言之,Honda並不願意接手一個仍處於動盪中的合作夥伴,而是希望Nissan能夠站穩腳跟,證明自己仍具有市場競爭力。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合併前景未明,業界持續關注

Honda與Nissan的合併談判無疑是日本汽車產業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事件之一。然而,在財務與營運問題尚未解決、政府可能介入施壓、Mitsubishi態度未明的情況下,這場談判的最終結果仍然充滿變數。隨著二月中旬的關鍵節點逐漸逼近,外界將密切關注Honda與Nissan的下一步動作。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傳出Mitsubishi則可能選擇保持獨立,不進入Honda與Nissan的合併架構。 圖/Nissan

Nissan

與日產汽車保持距離?Mitsubishi未來不再使用Nissan平台技術?

與日產汽車保持距離?Mitsubishi未來不再使用Nissan平台技術?

Nissan日產汽車社長內田誠確認3月底卸任!繼任者Ivan Espinosa 4月正式上任

Nissan日產汽車社長內田誠確認3月底卸任!繼任者Ivan Espinosa 4月正式上任

美國最具性價比的二手車出爐 Honda Fit 耐用、妥善率佳奪冠!

美國最具性價比的二手車出爐 Honda Fit 耐用、妥善率佳奪冠!

延伸閱讀

Mitsubishi久違的新車今年底量產!中華汽車自主研發電動商用車ET35將上市

Mitsubishi久違的新車今年底量產!中華汽車自主研發電動商用車ET35將上市

Mercedes-Benz數位工廠成形  AI人形機器人與突破性電動馬達,開啟汽車製造新篇章

Mercedes-Benz數位工廠成形 AI人形機器人與突破性電動馬達,開啟汽車製造新篇章

Honda怎麼躲川普的進口關稅?向Toyota買電池!

Honda怎麼躲川普的進口關稅?向Toyota買電池!

Toyota推出電動Yaris有譜 但仍需時間準備

Toyota推出電動Yaris有譜 但仍需時間準備

最新文章

非美製車款無一倖免!川普正式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連汽車零件都入列

非美製車款無一倖免!川普正式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連汽車零件都入列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非美製車款無一倖免!川普正式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連汽車零件都入列

非美製車款無一倖免!川普正式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連汽車零件都入列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Toyota推出全新日規Crown Estate 擁有專屬野餐配備!

Toyota推出全新日規Crown Estate 擁有專屬野餐配備!

誓言製造「最理想的內燃機」?Mazda Skyactiv-Z開發中!

誓言製造「最理想的內燃機」?Mazda Skyactiv-Z開發中!

想買到全新Ford四門轎車嗎?中東與中國限定!

想買到全新Ford四門轎車嗎?中東與中國限定!

川普調高非美製汽車關稅  分析師:馬自達、GM可能虧損、豐田少賺30%

川普調高非美製汽車關稅  分析師:馬自達、GM可能虧損、豐田少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