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至上!Audi將不再推以駕馭樂趣為優先的產品!

圖/Audi

細數目前 Audi 旗下的產品陣列,有約莫 12 款車都隸屬於休旅級距,從 Q2 到 Q8,各種車格尺碼的休旅產品一應俱全。不過,根據海外媒體日前分享的內容指出,品牌往後將不會推出諸如 TT 或 R8 等強調樂趣優先的作品了!

海外媒體引用的 Audi 澳洲分公司產品經理 Peter Strudwieke 的意見,他指出,全球市場趨勢仍舊是 SUV 休旅為先,而目前的態勢也顯示這個需求仍舊在成長當中。相反地,強調運動化、駕馭樂趣的性能車市場則持續萎縮,故品牌貌似無意再花錢投資以填補此市場空缺。

圖/Audi
圖/Audi

Peter 持續表示,Q 休旅陣容雖然有試圖透過 Sportback 的推行來強調較為跑格、運動化的面相,但這些產品終究還是無法脫離休旅調性,無法真正成為 TT、R8 的替代品。

聚焦回品牌目前在全球各市場的戰略佈局,下一代 Q5 車系已經蓄勢待發,目前正整備產線並且逐步投放至各市場,將瞄準 BMW X3 等休旅車而來。不過,某些 SUV 則名運多舛,諸如 Q2 僅推出一個世代便面臨停產命運,而 Q8 e-tron 車系也歸因於需求低迷而停止生產。

圖/Audi
圖/Audi

中國方面,日前本站也曾分享過 Audi 與上汽集團合作推出 AUDI 純電子品牌,明年將率先發表三款車型,不過這也是中國國內事務,基本上與我們無關。

圖/Audi
圖/Audi

從筆者角度來看,Audi 會專注在休旅產品的研發推行,主因在於品牌目前遭受到環境經濟的衝擊,高層確實需要慎選產品級距來投資研發。從數據來看,品牌截至九月銷量下降了 10.9%,第三季度利潤也暴跌超過 90%,再加上集團目前都緊鑼密鼓地在實施成本削減計劃,故想要在現階段看到樂趣為先的 Audi 車款,恐怕是不可能了。

Audi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涼夏安心玩!台灣奧迪啟動 2025 夏季健診  免費冷氣檢查 零件、輪胎享優惠

涼夏安心玩!台灣奧迪啟動 2025 夏季健診 免費冷氣檢查 零件、輪胎享優惠

隔壁發生火災快燒到你的展間 你會先逃生還是先救愛車?

隔壁發生火災快燒到你的展間 你會先逃生還是先救愛車?

延伸閱讀

保留操控感受又多了電馭樂趣 Honda HR-V e:HEV試駕

保留操控感受又多了電馭樂趣 Honda HR-V e:HEV試駕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涼夏安心玩!台灣奧迪啟動 2025 夏季健診  免費冷氣檢查 零件、輪胎享優惠

涼夏安心玩!台灣奧迪啟動 2025 夏季健診 免費冷氣檢查 零件、輪胎享優惠

始祖級MPV改款有譜?Volkswagen Touran傳轉純電!

始祖級MPV改款有譜?Volkswagen Touran傳轉純電!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BMW X1將迎敵手?Audi發表全新第三代Q3車系!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