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開始測試革命性電動馬達!路試計畫即將啟動

圖/截自Carscoops

BMW正在和DeepDrive高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測試一款採用雙轉子技術的革命性新型電動馬達。BMW表示,此技術正在為動力強大且具有超高效能的電動車的出現而鋪路。

摘自carscoops
摘自carscoops

兩家公司都沒有透露太多細節,但表示其道路測試是在成功的先導計劃之後進行的,該計畫更展現出令人滿意得的結果。研發團隊將把各種版本的電動馬達安裝在BMW集團的車型上。

摘自carscoops
摘自carscoops

雖然BMW汽車沒有發布電動馬達的性能規格,但表示DeepDrive有效地將兩個電動馬達融合成一個單元,創造出一種極其緊湊的驅動器,它既節能又具有高力矩密度。在傳統電動馬達中,定片只會在移動內部或外部轉子,而DeepDrive的定片能同時驅動兩個轉子。

BMW表示該裝置設計緊湊、重量輕,可實現輪內驅動系統,其中每個輪轂都有自己的電動馬達。該技術還可用於傳統的集中式馬達驅動系統。具體細節尚未公布,但BMW表示輪轂馬達將需要更少的空間,並且更節能、更輕且成本更低並且可能擁有高度的可擴展性,使其成為各種車型的絕佳選擇。

摘自carscoops
摘自carscoops

Carscoops的間諜攝影師曾於本月早些時候拍攝到一輛搭載Neue Klasse新世代底盤平台的Coupe雙門轎跑原型車路試圖片。外傳該款Coupe雙門原型車搭載了DeepDrive團隊所研發的新世代電動馬達。而從間諜照看來,神秘原型車沒有搭載煞車卡鉗,並且在黑色輪圈後面配置了銀色輪轂馬達。

摘自carscoops
摘自carscoops

電動馬達

保留操控感受又多了電馭樂趣 Honda HR-V e:HEV試駕

保留操控感受又多了電馭樂趣 Honda HR-V e:HEV試駕

拒絕Turbo+油電?Bugatti總裁不解混合動力的存在意義!

拒絕Turbo+油電?Bugatti總裁不解混合動力的存在意義!

試探面對非鋪裝路面的可能性,Renault 4 Savane 4x4 Concept概念亮相!

試探面對非鋪裝路面的可能性,Renault 4 Savane 4x4 Concept概念亮相!

延伸閱讀

Honda正在打造「全球最高效」油電動力技術

Honda正在打造「全球最高效」油電動力技術

重返主流視野的電動承諾 第三代 Nissan Leaf 全面革新登場!

重返主流視野的電動承諾 第三代 Nissan Leaf 全面革新登場!

全新Mazda EZ-6 Sport Edition特仕車上市!起價只要66萬新台幣

全新Mazda EZ-6 Sport Edition特仕車上市!起價只要66萬新台幣

保留操控感受又多了電馭樂趣 Honda HR-V e:HEV試駕

保留操控感受又多了電馭樂趣 Honda HR-V e:HEV試駕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全球只有19輛 連R34 GT-R看到它都只能跪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有批Rolls-Royce好便宜?原來是中國自製豪車尊界S800!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最暢銷的奧迪要大改款了!新世代Audi Q3跨界休旅即將現身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你所不知的中國新車隱性成本!折舊率高於對手?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

Nissan全新油電系統將登陸美國 性能媲美電動車但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