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抵制、供應鏈受擾 Toyota、Honda暫停出貨至俄羅斯

豐田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工廠是為俄國市場生產RAV4和Camry。 摘自Toyota Russia

日本車廠豐田(Toyota)和本田Honda)加入福特汽車、埃克森美孚等國際企業撤出俄羅斯的行列,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選擇不在俄羅斯做生意。

日經新聞報導,豐田汽車宣布,從3月4日起旗下位於聖彼得堡的工廠暫停生產,同時將停止汽車出貨至俄羅斯;本田將暫停將零件出貨至俄羅斯一家工廠。

豐田的聖彼得堡工廠是為俄國市場生產RAV4和Camry車款。豐田表示,暫停生產和出貨將持續維持,直到進一步通知。豐田暫停俄廠生產的理由是供應鏈受干擾。

本田表示,在俄羅斯的經銷和財務方面面臨挑戰,一旦情勢恢復正常,將恢復出貨。本田在俄羅斯沒有工廠,每年從美國廠出貨約1,500輛休旅車至俄羅斯。

日本兩大車廠迅速採取的行動,擴大國際企業抵制俄羅斯的情況,這些抵制範圍從手機、服飾、汽車到石油。蘋果公司和Nike在1日已宣布暫停在俄羅斯銷售,埃克森美孚也宣布退出俄羅斯業務。

豐田宣布自3月4日起暫停位於聖彼得堡的生產作業,並因俄烏戰爭導致供應鏈受阻,也將同時暫停出貨車輛至俄羅斯。 圖/節自Toyota Global Newsroom
豐田宣布自3月4日起暫停位於聖彼得堡的生產作業,並因俄烏戰爭導致供應鏈受阻,也將同時暫停出貨車輛至俄羅斯。 圖/節自Toyota Global Newsroom

俄烏戰爭

這台俄羅斯設計的Amber應該是世界上最醜的電動車吧?

這台俄羅斯設計的Amber應該是世界上最醜的電動車吧?

Volkswagen正式從俄羅斯撤退 經銷商接手所有廠房設備

Volkswagen正式從俄羅斯撤退 經銷商接手所有廠房設備

德國交通部長:高速公路沒有必要設速限 用路人要對自己負責!

德國交通部長:高速公路沒有必要設速限 用路人要對自己負責!

延伸閱讀

TOYOTA GAZOO Racing Corolla Cup統規賽第二站完賽! 總冠軍爭奪即將進入最終關鍵時刻~

TOYOTA GAZOO Racing Corolla Cup統規賽第二站完賽! 總冠軍爭奪即將進入最終關鍵時刻~

影/新世代個人移動載具? Honda UNI‑ONE預定在日本小規模推出

影/新世代個人移動載具? Honda UNI‑ONE預定在日本小規模推出

Toyota 迷你 Land Cruiser 有望明年春季登場

Toyota 迷你 Land Cruiser 有望明年春季登場

再捲嘛?中國18家上市車廠利潤總和還不到Toyota的4成!

再捲嘛?中國18家上市車廠利潤總和還不到Toyota的4成!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Audi、Volvo排名末班車是怎麼回事?J.D.Power釋出新車品質評估報告!

Audi、Volvo排名末班車是怎麼回事?J.D.Power釋出新車品質評估報告!

Nissan 第三代 e-POWER 技術發表!率先搭載於歐規 Qashqai 改善油耗與靜肅性

Nissan 第三代 e-POWER 技術發表!率先搭載於歐規 Qashqai 改善油耗與靜肅性

沒這麼快啦!Ford Kuga/Escape將在北美市場續推26年式新車!

沒這麼快啦!Ford Kuga/Escape將在北美市場續推26年式新車!

Mazda第三代CX-5終於現身!油電動力、無實體按鍵數位介面上身!

Mazda第三代CX-5終於現身!油電動力、無實體按鍵數位介面上身!

Toyota 迷你 Land Cruiser 有望明年春季登場

Toyota 迷你 Land Cruiser 有望明年春季登場

新世代 CLA 接單超乎預期 Mercedes-Benz 調整產線應對需求

新世代 CLA 接單超乎預期 Mercedes-Benz 調整產線應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