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刪關稅還是貨物稅?台灣進口/國產汽車現行稅制全解析!

台灣汽車稅賦層層疊加,包含關稅、貨物稅、營業稅及奢侈稅等多項費用,結構複雜。 記者趙駿宏/攝影

台灣汽車市場的稅賦結構,長期以來是影響車輛售價的關鍵因素。根據財政部與海關稅則規範,國內針對小客車徵收的稅項包含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推廣貿易服務費等,其中針對高價車款,還須課徵俗稱「奢侈稅」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此外,政府亦為推動電動車發展提供一系列稅務減免措施。本文將針對進口與國產車稅率結構進行梳理,並探討未來改革可能的方向。

台灣汽車稅賦層層疊加,包含關稅、貨物稅、營業稅及奢侈稅等多項費用,結構複雜。 圖/Bing AI生成
台灣汽車稅賦層層疊加,包含關稅、貨物稅、營業稅及奢侈稅等多項費用,結構複雜。 圖/Bing AI生成

進口車:一台車,課五種稅

當一輛車從海外運進台灣,政府會依照「完稅價格」(也就是車子本身的價格加上運費和保險)開始課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關稅 17.5%:就是進口商品基本要繳的稅。

貨物稅 25% 或 30%:根據引擎排氣量大小來決定,2,000cc 以下是 25%,以上則是 30%。

營業稅 5%:這個稅不是直接對車價課,而是加在前兩項稅後的總和上。

推廣貿易費 0.04%:比例很小,但還是要繳。

奢侈稅 10%:如果車子賣價或成本達到 300 萬元以上,就會被當成「奢侈品」來課稅。

如果你買一台完稅價格為 100 萬元的進口車(2,000cc 以下),光是各種稅就要繳超過 54 萬元,等於買一台車,要多花一半以上的錢給政府。若是 2,000cc 以上,稅金會飆到大約 60 萬元。

進口車因需額外課徵關稅及推廣貿易服務費,總體稅率明顯高於國產車。。 圖/Bing AI生成
進口車因需額外課徵關稅及推廣貿易服務費,總體稅率明顯高於國產車。。 圖/Bing AI生成

國產車:雖然沒有關稅,但還是逃不掉重稅

你以為國產車比較便宜就沒什麼稅嗎?其實也不輕鬆,雖然不用繳整車的關稅,但因為很多零件還是從國外進口,像變速箱、引擎等,也得繳 0%~17.5% 不等的零組件關稅。

主要稅項如下:

貨物稅:同樣是 25% 或 30%,依排氣量分級。

營業稅 5%:跟進口車一樣,算在總價上。

奢侈稅 10%:車價達到 300 萬元,也逃不掉。

一台國產 2,000cc 以下的車,扣除關稅後稅負還是接近 31%;如果是 2,000cc 以上,稅就變成約 36%。如果是認證的「客貨兩用車」,貨物稅可以降為 15%,整體稅負才會相對輕一點。

貨物稅依排氣量分級課徵,高於2000cc稅率較高;車價達300萬更需加徵10%奢侈稅。 圖/Bing AI生成
貨物稅依排氣量分級課徵,高於2000cc稅率較高;車價達300萬更需加徵10%奢侈稅。 圖/Bing AI生成

電動車稅務優惠

為推動新能源車輛,政府訂定電動車稅務優惠,至2025年底前新領牌的電動小客車可享貨物稅減免:

完稅價格在140萬元以下者:可免徵原本應課之25%或30%貨物稅。(動力211.8匹馬力以下為25%)

完稅價格超過140萬元者:減半徵收 15%。(動力211.8匹馬力以下為12.5%)

例如,一輛完稅價格135萬元、馬力為210匹的電動車,即可享有全額貨物稅免除。若價格為180萬元則需減半徵收15%。然而,高價電動車如售價超過300萬元,仍須繳納奢侈稅。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政策提供優惠,但實際上只有中小型電動車能完全受惠,高價進口電動車仍面臨一定稅負壓力。

為鼓勵電動車普及,政府提供貨物稅減免優惠,有效降低電動車購車門檻(優惠至2025年底)。。 圖/Bing AI生成
為鼓勵電動車普及,政府提供貨物稅減免優惠,有效降低電動車購車門檻(優惠至2025年底)。。 圖/Bing AI生成

刪減貨物稅 或許是較合理且平衡的改革方向

根據上述分析,若希望合理降低車價,同時避免打擊本土汽車產業,刪減「貨物稅」將會是相對穩妥且具公平性的選擇。

首先,進口車與國產車皆須繳納貨物稅,僅差異在於進口車還需額外負擔關稅與推廣貿易費等。因此,若針對貨物稅進行調降,不僅能同步讓國產車與進口車受惠,也避免因削減關稅而造成國產車競爭力下滑的情況。

單純刪除關稅會明顯降低進口車價格,對國產品牌形成壓力,並不利於本地產業的永續發展。

其次,貨物稅的課徵邏輯仍停留在依排氣量分類的時代,與現代車輛多元的動力技術不符,尤其在電動車、油電車逐漸普及的今日,調整貨物稅制度也有助於更合理反映現代車輛效能。

刪減貨物稅被視為較平衡的改革方向,能同步降低進口車與國產車的稅負,惠及整體汽車市場。 記者趙駿宏/攝影
刪減貨物稅被視為較平衡的改革方向,能同步降低進口車與國產車的稅負,惠及整體汽車市場。 記者趙駿宏/攝影

貨物稅

保留操控感受又多了電馭樂趣 Honda HR-V e:HEV試駕

保留操控感受又多了電馭樂趣 Honda HR-V e:HEV試駕

調降貨物稅與關稅議題遲遲未明朗 台灣5月車市直直落

調降貨物稅與關稅議題遲遲未明朗 台灣5月車市直直落

4月台灣車市掛牌3.2萬 Ford Kuga登上國產中型休旅銷售冠軍

4月台灣車市掛牌3.2萬 Ford Kuga登上國產中型休旅銷售冠軍

延伸閱讀

Nissan N7純電轎車中國上市!頂規只要62萬新台幣

Nissan N7純電轎車中國上市!頂規只要62萬新台幣

Volkswagen未來電動車技術 可能來自有力廠家供應?

Volkswagen未來電動車技術 可能來自有力廠家供應?

EV6、EV9銷量雪崩式下滑無礙!Kia燃油房車雙雄前五月銷售已近10萬輛

EV6、EV9銷量雪崩式下滑無礙!Kia燃油房車雙雄前五月銷售已近10萬輛

全新改款BMW iX3科技大躍進!將搭載AI駕駛輔助系統

全新改款BMW iX3科技大躍進!將搭載AI駕駛輔助系統

最新文章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真的賣不動了?Mitsubishi漸遭經銷商淘汰,並且專注二手市場尋商機!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影/911竟然換了Honda的引擎?保時捷鐵粉憤怒了!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讓對手望塵莫及!2025 年賓士 GLC 如何成為台灣 SUV 市場的最佳投資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Mercedes-Benz 電動策略轉向 EQ 命名淡出 燃油與電動並行發展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J SPACE翻轉戰局奪回輕型商用車冠軍 台灣2月車市年增4.8%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停車再開騎士「雙腳未著地」遭罰引民怨!警回覆:這是規定

autos-loading

熱門新聞

191萬元起! 2025年式Audi Q3 與Q5 車系同步登場 探索都會與豪華移動新風格

191萬元起! 2025年式Audi Q3 與Q5 車系同步登場 探索都會與豪華移動新風格

大改款Škoda Superb大器登場!五門斜背、Combi雙車型售價129.8萬元起上市

大改款Škoda Superb大器登場!五門斜背、Combi雙車型售價129.8萬元起上市

僅美系進口車有望受惠 關稅、貨物稅若降國產車會被打趴?

僅美系進口車有望受惠 關稅、貨物稅若降國產車會被打趴?

台灣賓士高層異動 賴恩凱9月接任台灣賓士總裁 金恩中調任韓國賓士

台灣賓士高層異動 賴恩凱9月接任台灣賓士總裁 金恩中調任韓國賓士

大改款Volkswagen Tiguan正式上市!暢銷德系休旅帶來四種車型售價139.8萬元起

大改款Volkswagen Tiguan正式上市!暢銷德系休旅帶來四種車型售價139.8萬元起

All-new HR-V e:HEV電油科技馭動新未來  純燃油79.9萬元、e:HEV 89.9萬起

All-new HR-V e:HEV電油科技馭動新未來 純燃油79.9萬元、e:HEV 89.9萬起